特医食品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圣桐特医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4:15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要求圣桐特医补充说明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瑕疵 [1] - 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历史融资协议对2024年业绩考核股份奖励的具体约定及实际控制人张亮指定圣元香港认购奖励股份的合规性 [1] - 需核查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圣元香港是否存在入股对价异常的情况 [1] - 要求就公司设立及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出具结论性意见 [1] 股权激励与业务合规 - 需评估发行上市后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是否合法合规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1] - 要求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保健食品销售的具体情况、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及是否取得必要资质许可 [1] - 需核查经营范围及实际业务是否涉及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领域 [1] 财务与分红情况 - 要求说明近三年分红内部决策情况以及税费缴纳、外汇管理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 [2] - 需结合公司负债等情况说明实施分红的合理性 [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圣桐特医是中国领先的特医食品提供商之一 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3] - 以2024年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品牌榜首 并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为6 3% [3] - 在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稳居本土品牌榜首 并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为9 5% [3]
国内首款苯丙酮尿症配方特医食品在京东健康全网独家首发
中金在线· 2025-07-24 16:26
7月23日,圣元集团旗下特医食品牌圣桐特医两款新品"稚爱启瑞"和"特爱本佳"在京东健康全网独家首 发,其中,"特爱本佳"是国内首款通过特医注册的国产苯丙酮尿症配方特医食品,可为有特殊营养需求 的婴幼儿群体提供科学、充足、优质的营养补充。此次在京东健康首发上线,将进一步发挥京东健 康"全球健康新品线上首发平台"的能力优势,提升新品的可及性,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特医食品,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 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 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两大类。 自2005年成立以来,圣桐特医始终致力于为特殊营养需求人群提供专业的营养解决方案,现已稳居中国 特医食品市场本土品牌首位。此次在京东健康首发的两款新品分属不同类别,"稚爱启瑞"为1-10岁全营 养配方粉,配方具备高能量密度、优质蛋白质配比,包含37种营养成分,可为存在进食受限、消化吸收 障碍、代谢紊乱等问题的儿童提供全面营养供给。 "特爱本佳"则面向6-12月龄的苯丙酮尿症婴儿。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 ...
圣桐特医赴港上市,单一产品贡献9成收入;上市前大额分红4.67亿,2.44亿进入创始人口袋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50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是一家特医食品提供商,主要从事特医食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旗下有5大产品线:过敏防治产品、早产儿产品、无乳糖产品、全营养产品及代谢障碍产品 [5] - 公司已推出14款主要特医食品产品,另有16款主要新产品正在研发中 [8] - 公司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作为圣元国际集团旗下圣元营养的特医食品事业部成立,2011年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产品的企业 [1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91亿、6.54亿和8.34亿,3年间增长1.7倍 [8] - 毛利率长期维持在71%,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71.8%、71.0%及71.0% [8] - 净利率较低,2024年仅为11.3% [16]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84亿、1.7亿及0.94亿 [15] 业务结构 - 收入严重依赖单一产品,过敏防治产品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85.5%增长至2024年90.3% [8][9] - 其他产品线收入占比均未超过10%,早产儿产品、无乳糖产品、全营养产品等占比逐年下降 [9] 研发与营销 - 研发投入不足,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51.1万、1081.2万、1330万,占营收比重均低于2% [13] - 营销费用高企,同期分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1.92亿、2.67亿、3.29亿,占营收比重约40% [13] 市场地位 - 在国内婴儿特医食品市场拥有9.5%的市场份额,位居市场第三名 [14] - 在整个国内特医食品市场中,公司是国内品牌第一,但市场份额仅为6.3%,前三名均为外企,合计占据近70%市场 [14] 运营效率 - 存货周转天数逐年增加,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4天、113天、155天,3年增长187.04% [14] 分红与募资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分红4.67亿,其中2024年及2025年股息尚有240万未支付 [15] - 控股股东张亮家族通过圣元香港等实体合计持有公司52.26%股权,分红中可获得2.44亿 [17] - 公司计划将上市募得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与前期低研发投入形成对比 [16] 上市背景 - 公司存在对赌协议,若未能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股东特殊权利将恢复效力 [18] - 控股股东张亮曾推动圣元国际在纳斯达克上市并私有化,旗下另一公司美泰科技也曾尝试资本市场运作 [17]
圣桐特医上市前大额分红:资金“提前起舞”,背后逻辑几何?
36氪· 2025-06-20 17:24
行业概况 -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特殊需求而专门加工的配方食品 [2] - 行业适用人群集中在婴幼儿及老年群体 老龄化趋势和慢性病增加推动需求刚性增长 同时家长对婴幼儿精细化养育趋势提升特医食品渗透率 [4] - 2024年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135亿元 占特医食品市场58.2% [4] 公司基本面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91亿、6.54亿、8.34亿元 2023-2024年同比增长33%、27% [5]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1.20亿、1.74亿、1.99亿元 2023-2024年同比增长45%、14% [5] - 2024年以零售额计市场份额6.3% 为国内品牌第一 但显著低于雀巢(44.2%)和达能(16.3%) [14][16] 业务结构 - 过敏防治产品占营收比重持续提升 从2022年85.5%增至2024年90.3% [7] - 其他产品线(早产儿/无乳糖/全营养)占比均低于10% [8] - 目前共推出14款产品 主要集中于婴幼童领域 银发经济布局存在短板 [26][27] 财务策略 - 2022-2024年分销及销售费用占比39.0%、40.9%、39.4% 同期研发费用占比均低于2% [20][21] - 报告期内累计宣派股息4.67亿元 相当于同期经调整净利润总和的94% [33][34][35] - 控股股东通过一致行动人持股52.26% 可获得分红约2.44亿元 [36][38] 竞争格局 - 行业具有高门槛特征 需兼顾研发与营销 国际巨头雀巢/达能合计市场份额超60% [16][18] - 产品矩阵决定护城河深度 如雀巢"速熠素"为肿瘤专用型特医食品市场唯一产品 [26] - 药企与乳企加速布局该领域 如正大丰海已取得相关产品注册审批 [29] 运营挑战 - 流动负债净额持续扩大 2022-2024年分别为1.7亿、2.37亿、4.045亿元 [38] - 独立运营后品牌力不足 与2000多家医院建立合作但仍面临院内营销压力 [12][24] - 新产品研发周期长(1-2年)且成本高 参照雀巢单产品研发投入达1亿元 [27][28]
特医食品现IPO选手,圣桐特医欲上市,被质疑重营销轻研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9:26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是本土特医食品龙头企业,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过敏防治、早产儿、无乳糖、全营养及代谢障碍等五类产品线 [1] - 公司由圣元集团创立,圣元集团是国内知名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创始人为张亮 [1] - 公司大股东是圣元香港,合计持有48.68%的股份,圣元香港的母公司为圣元国际有限公司,幕后大股东是张亮的妻子孟秀清,"张亮家族"共计持有公司52.26%股权 [2] - 公司机构股东包括高瓴、中金资本和创新工场等,在2025年5月的外部股东相关股权转让中,公司估值约26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91亿元、6.54亿元和8.34亿元,年度利润分别为8388.6万元、1.7亿元和9414.4万元 [4] - 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1.75亿元和1.99亿元,业绩保持增长态势 [4]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1.8%、71.0%及71.0%,维持在较高水平 [6] - 近三年派发大额分红,2022年至2024年分别分红1700万元、1.389亿元和2.01亿元,2025年3月又宣派1.098亿元的特别股息,分红共计约4.67亿元 [5]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已推出14款主要特医食品,另有16款新产品在研发中,持有的中国婴儿特医食品注册证书数量居中国特医食品品牌之首 [6] - 过敏防治产品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收入,2022年至2024年分别占总收入的85.5%、88.2%和90.3%,面临产品单一化风险 [6] - 2024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为232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531亿元,2024年-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 [7] - 婴儿特医食品产品占中国特医食品市场的最大份额,预计2029年将达到274亿元 [7] 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雀巢和达能两家外资企业合计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圣桐特医占比不足7% [1] - 以2024年零售额计,雀巢占比44.2%,达能占比16.3%,圣桐特医市场份额为6.3%,位列行业第四 [10][11] - 截至2024年底,约有60家企业在中国注册了特医食品产品,其中注册婴儿特医食品产品的企业不足20家 [12] 运营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拥有326家、346家和338家线下分销商,产品销售给700多家医院、产后护理中心及其他医疗机构,在超过17000个零售点销售 [4] - 公司面临重营销轻研发问题,2022年至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650万元、1080万元、133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不足1.7% [12] - 同期分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1.92亿元、2.67亿元及3.2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9.0%、40.9%及39.4% [12]
张亮家族控制的圣桐特医市场处于弱势 3年分红3.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16 08:2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特医食品提供商,专注于特医食品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已推出五条特医食品产品线:过敏防治产品、早产儿产品、无乳糖产品、全营养产品及代谢障碍产品 [1][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91.2百万元、654.2百万元、834.1百万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20.7百万元、175.0百万元、199.4百万元 [1][5]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108.9百万元、135.7百万元、156.1百万元 [1][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宣派股息17.0百万元、138.9百万元、201.0百万元,3年累计分红356.9百万元 [1][8] - 2025年3月公司宣派109.8百万元特别股息,截至2025年5月20日尚未全部派付 [2][9] 股权结构 - 圣元香港是公司最大股东,持股48.68%,圣元香港与张梦然合计持股52.26% [1][10] - 圣元香港由圣元国际全资拥有,圣元国际由BeamsPower全资拥有,BeamsPower由孟秀清全资拥有 [1][10] - 孟秀清与张亮为配偶关系,张梦然为其子,孟秀清、张亮、张梦然、BeamsPower、圣元国际及圣元香港构成公司控股股东 [1][10] - 张亮于1998年创立圣元国际,2005年通过反向收购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2017年通过私有化交易退市 [10][11] 业务表现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过敏防治产品,2022年至2024年该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5.5%、88.2%、90.3% [4][6] - 过敏防治产品收入由2022年419.9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577.3百万元(增长37.5%),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752.9百万元(增长30.4%) [4][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销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91.7百万元、267.4百万元、328.6百万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39.0%、40.9%、39.4% [2][1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6.5百万元、10.8百万元、13.3百万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3%、1.7%、1.6% [2][14]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位居本土品牌榜首,整体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6.3% [3][20] - 在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公司位居本土品牌榜首,整体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9.5% [3][20] - 雀巢以57%市占率位居中国特医食品市场第一,达能以18.4%紧随其后 [3][20] 财务状况 - 公司存货从2022年32.5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85.1百万元(增长162.1%),2024年进一步增至119.6百万元(增长40.5%) [2][15]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54天增至2023年113天,2024年进一步增至155天 [3][18][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404.5百万元,主要与金融负债相关 [21][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82.9百万元 [21]
这家“中国第一”冲刺上市,做特殊婴儿生意,毛利率达71%
IPO日报· 2025-06-16 08:01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是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的企业,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圣元集团成立的特医食品事业部[3][4] - 公司已推出14款主要特医食品,另有16款新产品在研发中,持有中国婴儿特医食品注册证书数量居行业之首[7] - 拥有五条主要产品线:过敏防治、早产儿、无乳糖、全营养及代谢障碍产品[6]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本土品牌排名第一,所有品牌排名第四,市场份额6.3%[7] - 婴儿特医食品市场本土品牌排名第一,所有品牌排名第三,市场份额9.5%[7] - 线下覆盖338家分销商、700多家医疗机构及超过1.7万个零售点[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91亿、6.54亿、8.34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30.3%[9] - 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21亿、1.75亿、1.9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28.5%[9] - 毛利率稳定维持在71%左右的高水平[10] 产品结构 - 过敏防治产品贡献主要收入,2024年占比达90.3%,销售收入7.53亿元[11] - 2024年中国过敏类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105亿元,占婴儿特医食品市场77.4%[11] - 今年1月获批两款代谢障碍新产品,均为中国首个针对特定病症的特医食品[6] 股东结构 - 张亮家族通过多层控股架构合计控制52.26%股份[13] - 获得弘晖基金、创新工场、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IPO前估值达26亿元[14] - 报告期内累计分红3.569亿元,2024年分红达2.01亿元[15]
这家“中国第一”冲刺上市,做特殊婴儿生意,毛利率达71%
IPO日报· 2025-06-15 19:25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是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的企业,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圣元集团成立的特医食品事业部[3][4] - 公司已推出14款主要特医食品,覆盖过敏防治、早产儿、无乳糖、全营养及代谢障碍五大产品线,另有16款在研产品[7][8] - 截至2024年底拥有338家线下分销商,覆盖700多家医院及1.7万个零售点,婴儿特医食品注册证书数量居行业首位[8]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本土品牌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6.3%),婴儿特医食品本土品牌第一(市场份额9.5%)[8] - 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外资品牌雀巢(57%)和达能(18.4%)合计占据75%份额,公司为本土品牌龙头[8] - 过敏类婴儿特医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105亿元,占婴儿特医食品市场的77.4%[1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91亿、6.54亿、8.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3%[10]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1.21亿、1.75亿、1.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8.5%,毛利率稳定在71%左右[10][11] - 过敏防治产品收入占比从85.5%提升至90.3%,2024年销售收入达7.53亿元[13] 股东结构 - 张亮家族通过Beams Power、圣元国际等实体合计控股52.26%,弘晖基金、高瓴创投等机构参与投资[15] - 公司IPO前投后估值达26亿元,报告期内累计分红3.569亿元[15][16] 行业背景 - 2016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6] - 2024年中国约30%婴儿存在过敏症状,其中6%患食物蛋白过敏,驱动过敏防治产品需求[13] - 公司近期获批中国首个针对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及苯丙酮尿症的特医食品[6]
转战港股,“张亮家族”控制的圣桐特医暗藏隐忧
北京商报· 2025-06-11 23:28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前身为圣元特医事业部,成立于2019年,是中国最早的特医食品专业部门之一[3] - 公司控股股东为圣元香港(持股48.68%),实控人为"张亮家族"(合计持股52.26%)[3] - 已获得弘晖基金、创新工场、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91亿元、6.54亿元、8.34亿元(CAGR 30.3%)[3][7] - 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1.75亿元、1.99亿元(CAGR 28.5%)[3][7] 产品与研发 - 已推出5条特医食品产品线,覆盖过敏防治、早产儿等细分领域[5] - 16款主要新产品正在研发中[5] -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651.1万元、1081.2万元、1333万元,占营收比例仅1.3%-1.7%[11] 市场与渠道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本土品牌中排名第一,整体排名第四(市场份额6.3%)[10] - 截至2024年底覆盖全国280个城市(覆盖率95%),拥有338家线下分销商[5][10] - 产品进入700多家医院及17000+零售点[5] - 2024年婴儿特医食品零售渠道规模达50亿元(预计2029年达93亿元,CAGR 13.2%)[8][9] 行业背景 - 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73亿元增长至2024年232亿元(CAGR 26.1%)[12] - 截至2025年4月全国获批特医食品258款,其中国产222款[12] - 目前雀巢(市占率57%)和达能(18.4%)主导市场[10] 上市与募资 - 拟港股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1] - 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品牌建设、产能扩张等[11]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首家国产特医食品上市公司[1]
从奶粉巨头到特医新兵,张亮低调推进圣桐特医IPO,递表前大额分红
36氪· 2025-06-11 07:55
行业概况 - 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73亿元增长至2024年2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1%,预计2029年达5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 [1] - 行业集中度高,前五名企业合计占78%市场份额,婴儿特医食品领域前五名占92.9%市场份额 [21] - 国内特医食品渗透率仅3%,远低于美国等成熟市场的4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26] 公司背景 - 圣桐特医成立于2019年,前身为2005年圣元集团旗下特医食品事业部,是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的企业 [3][5] - 控股股东为张亮家族通过圣元香港(48.68%)和张梦然(3.58%)合计持股52.26%,张亮虽未直接持股但通过一致行动协议保持控制力 [8][9][10] - 获得高瓴资本(3.8%)、创新工场(4.12%)、弘晖基金(9.61%)等机构投资,存在2026年底前完成IPO的对赌条款 [11][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4.91亿元增至8.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3%,毛利率稳定在71%左右 [14][15] - 调整后净利润从1.21亿元增至1.99亿元,但2024年年度利润同比下降44.7%至9414万元 [14][15] - 流动负债从3.84亿元增至7.16亿元,现金覆盖率从56%降至43%,总赤字从6264万元扩大至3.18亿元 [22] 业务结构 - 过敏防治产品贡献超90%营收(2024年7.53亿元),其他5类产品合计占比不足10% [17][18] - 2024年以15亿元零售额占6.3%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四,是前五名中唯一中国企业 [20][21] - 拥有14款在售产品和16款在研新品,婴儿特医食品领域市场份额9.5%排名第三 [17][21] 资本运作 - 2022-2025年累计分红4.67亿元(含1.1亿元特别股息),相当于同期调整净利润的94% [23][24] - 计划将IPO募资用于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但上市前大额分红与长期发展需求形成矛盾 [24][26] - 作为圣元国际2017年私有化后"圣元系"第二次资本尝试,此前美泰科技2021年上市辅导未果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