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前茶
icon
搜索文档
茶叶鲜味流失,原来跟这种成分有关!
南方农村报· 2025-05-13 08:31
茶叶鲜味成分研究 - 茶叶中含有特有的"鲜味精灵"茶氨酸,具有类似味精的鲜味并能平衡苦涩味 [5][6] - 茶氨酸是茶叶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在早春茶中占干重的1%至2% [6][7][8][9][10] - 明前茶因茶氨酸含量高而滋味鲜爽,市场价格可达上千元 [11] 茶氨酸流失机制 - 清明节后气温升高导致茶氨酸含量骤降,降幅可达50%以上 [12] - 线粒体载体蛋白CsTHS1负责将茶氨酸从细胞质运输到线粒体 [14][15][16] - 茶氨酸水解酶CsGGT2在线粒体中降解茶氨酸 [17] - 温度升高会显著增加CsTHS1和CsGGT2的数量,加速茶氨酸分解 [18][19][20] 研究成果应用前景 - 研究揭示了茶树茶氨酸代谢的完整过程 [22] - 为作物风味改良提供新思路,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3] - 可研发保持茶氨酸含量的专用肥料或遮光技术实现智慧栽培 [24]
欸乃一声新茶绿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茶叶生产与工艺 - 皖南山区春茶采摘始于4月,清明前完成准备工作,包括竹篮、簸箕、篾烘等工具以及炒茶木柴和烘茶木炭的准备[1] - 明前茶采摘标准严格,芽苞紧裹,采用两叶一尖制作工艺,冲泡后状如兰花,茶汤呈淡淡琥珀色,无涩苦[1][2] - 春末生产的"条茶"采用叶阔、质老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烘烤工序,状如发丝,色如青雾,又称"云雾"[2] - 条茶产量高但身价较低,适合日常饮用,具有醇厚口感和利湿解渴功效[2] 茶叶品质与特色 - 皖南春茶具有独特风味,源于使用新篾竹器采摘和杂木炭火烘烤工艺,带有竹篾和木头香气[1] - 当地茶农经验丰富,能通过触摸判断鲜叶老嫩干湿,通过嗅觉辨别鲜叶产地,精准掌握杀青火候和时间[1] - 明前茶因细嫩品质高,通常作为高档茶品,而条茶因产量大价格亲民,适合日常消费[1][2] 茶叶消费习惯 - 当地家庭对明前茶十分珍惜,通常不舍得自饮,而选择饮用价格更实惠的条茶[2] - 茶具选择体现对茶叶的重视,冲泡明前茶时会使用干净透亮的玻璃杯以展示茶形,有时还会添加蜜糖提升口感[1] - 劳动人群偏好条茶,因其能快速解渴,常大杯温热饮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