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S

搜索文档
海信视像(600060):618可圈可点,世俱杯赋能中期成长
东方证券· 2025-06-24 1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618期间表现可圈可点,通过“技术高端化+大屏场景垄断+产品矩阵精细化”战略,有望实现从规模领先到价值领先跃迁;世俱杯通过“技术合作+场景生态”,有望赋能中期成长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并引入2027年的盈利预测,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5、2.23、2.53元(原2025 - 2026年为2.26、2.56元),合理估值水平为2025年的15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9.25元 [3][11]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6.16亿、585.30亿、643.33亿、707.43亿、778.23亿元,同比增长17.2%、9.2%、9.9%、10.0%、10.0%;营业利润分别为27.64亿、28.64亿、32.49亿、37.13亿、42.21亿元,同比增长18.1%、3.6%、13.4%、14.3%、13.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96亿、22.46亿、25.46亿、29.08亿、33.04亿元,同比增长24.8%、7.2%、13.3%、14.2%、13.6% [5] 618表现 - 2025年618期间海信系电视全渠道销量占比24%、销额占比29%,MiniLED电视销量30%、销额32%,百吋大屏市场销量42%、销额49.6%,高端电视线上占有率34%,线下占有率45%;小墨E5Q Pro斩获全渠道销冠,85U7系列登顶线下畅销榜,大白闺蜜机、带鱼屏显示器等跻身品类TOP2;激光电视在行业和超百吋市场销量和销额占有率第一,线上渠道百吋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36%,抖音渠道销量同比增长663%,星光S1产品线上渠道同比增长56% [10] 世俱杯影响 - 技术层面,海信作为FIFA世俱杯首个VAR显示官方合作伙伴,为VAR技术提供屏幕支持;场景层面,围绕四大观赛全场景,打造“AI全景世俱杯体验”,推动产品高端化与套系化销售 [10] 行业可比公司估值 - 截至2025年6月23日,兆驰股份、视源股份、TCL电子、创维数字、康冠科技调整后平均市盈率2024A为18.43、2025E为15.14、2026E为12.69、2027E为10.84 [12]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比率分析 [15]
建设银行扬州分行:创新求质 向新而行 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
江南时报· 2025-06-09 11:26
战略部署与目标 - 建行扬州分行深入贯彻落实"科技金融"战略部署和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要求 [1] - 公司持续优化科创企业金融供给,为扬州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打造服务"好地方"的好银行 [1] 制度与机制建设 - 公司建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围绕扬州"613"产业体系,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集群 [2] - 已累计为超500户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2] - 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和科技金融服务团队,构建多层次、常态化联动机制 [2] - 成为扬州市科技特色网点建设唯一双试点入围银行,采用"园区+市级金融机构+基层网点"模式服务园区科技企业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建立"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围绕知识产权核心要素,针对不同技术领域建立差别化评价公式 [3] - 评价体系从技术转化力、研发稳定性、信贷政策、负面清单四个维度修正结果,运用大数据自动获取科创评价等级 [3] - "星光STAR"工具从专利战略布局、核心团队优势、研发投入强度等要素提升科技企业信用评级的全面性 [3] - "科技易贷"服务大中型科技企业,提供线上化、快捷化经营周转类融资服务 [4] - "善新贷"服务中小企业,依据科技资质定制线上贷款,覆盖专精特新客群 [4] - 科创系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聚焦工业母机、国产替代、"卡脖子"技术等领域,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融资额度 [4] - 成功发行首单科技制造业企业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3 9% [4] 政策落实与生态建设 - 公司深化科创企业精准服务,落实人民银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开展科技创新再贷款展期申报 [5] - 运用创新评价工具和产品有效识别和控制科创企业信用风险,实现科技信贷高质量发展 [5] - 积极扩大科创生态圈合作,拓展政府部门、高新园区、科研院所等渠道,联动科技创新生态圈资源 [5] - 截至4月末,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260亿元 [5]
海信发布行业首个“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
快讯· 2025-05-22 18:21
海信激光电视新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年度重磅新品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2026款 [1] - 探索X1系列首次将影院级放映技术融入家用场景 [1] - 探索X1 Ultra 120英寸首发价69999元 [1] - 探索X1 100英寸首发价49999元 [1]
全球激光显示技术迎来重大突破 海信激光电视探索X1 Ultra正式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16:29
新品发布概况 - 公司举办以"家的影院,巨幕呈现"为主题的年度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2026款激光电视 [1] - 新品聚焦家庭影院场景深度升级,通过将专业影院级技术融入家居环境,在画质、音效、护眼性能及家居适配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1] 探索X1系列技术亮点 - 旗舰机型探索X1 Ultra搭载双MCL39激光器与14.5°SST架构DMD芯片,这两项技术此前仅用于价值数百万元的激光影院放映机 [2] - DMD芯片微型镜面控光技术与激光器高效光输出相结合,使画面解析力、色彩还原度达到影院标准,动态画面流畅度与暗部细节表现显著提升 [2] - 纳米光谱选择屏Pro实现全屏稳定亮度1000nits,环境光遮蔽率达87%,120英寸机型折叠后包装长度仅1.7米 [2] - 首次在电视行业实现9.1.4声道音响系统,声场高度提升40cm,支持HDR10+、杜比视界、IMAX Enhanced等多格式解码 [3] 星光S1系列差异化特点 - 星光S1 2026款推出Pro版、标准版与纯享版三款机型,覆盖80-120英寸主流尺寸 [4] - Pro版搭载MCL39激光器与SST架构DMD芯片,单颗激光器光效为普通消费级产品的4倍,实现110%BT.2020电影工业级色域覆盖 [4] - 采用"0有害蓝光、0频闪、0眩光、0反光、0辐射"五重护眼标准 [4] 产品生态与市场表现 - 新品支持NAS家庭影像存储功能,用户可通过电视直接访问家庭局域网内的影视资源库 [4] - 激光电视产品开机率超行业平均水平1.5倍 [5] - 公司计划以"放映级"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迭代,通过更大尺寸、更高画质、更低能耗的产品布局满足用户需求 [5]
十年磨一“屏”,海信激光电视发布行业首个“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
环球网· 2025-05-21 10:00
全球超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市场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75英寸及以上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45.4% [1] - 75英寸及以上产品市场份额提升2.6个百分点至11.2% [1] - 98英寸及以上"百寸"产品合并出货量同比增长63.8% [1] 海信激光电视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2026款激光电视 [1][3] - 探索X1系列采用影院级放映技术,包含四大首创技术突破 [1] - 探索X1 Ultra配备双MCL39激光器与14.5° SST架构DMD芯片,实现1000nits全屏亮度 [1] - 探索X1系列环境光遮蔽率达87%,配备9.1.4声道音响系统及Hi-Res Audio认证 [1] 产品技术规格 - 星光S1系列2026款主打健康护眼,全系标配0有害蓝光技术 [3] - 星光S1 Pro 2026款实现110%BT.2020电影工业级色域 [3] - 星光S1系列采用五重护眼标准 [3] 产品定价与市场定位 - 探索X1 Ultra 120英寸首发价69999元 [5] - 星光S1 Pro 110英寸首发价35999元 [5] - 全系产品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并享受最高2000元国补 [5] - 新品巩固公司在高端影音领域的领先地位 [5]
智通港股早知道 港元低利率环境未必持续 哔哩哔哩(09626)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3.62亿元
金融界· 2025-05-21 08:02
香港货币政策与市场动态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港元拆息受美元利率和本地资金供求影响,当前资金供应充裕导致低利率环境,但未来港汇和港息走势存在变数,低利率可能不可持续 [1]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下跌,道指跌0.27%至42677.24点,纳指跌0.38%至19142.71点,标普500跌0.39%至5940.46点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65%,阿里巴巴涨1.8%,恒生指数ADR涨0.24%至23738.31点 [1] 政策与行业规划 -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IPv6部署工作要点,目标到2025年末建成全球领先体系,IPv6活跃用户达8.5亿,物联网连接数11亿,固定和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分别达27%和70% [2] 财政与金融数据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证券交易印花税535亿元同比增长57.8% [3] - 新华保险获批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将联合设立鸿鹄基金三期并计划提高港股配置比例 [3] 公司资本运作 - 兆易创新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4] - 中联重科拟以不低于16.27亿元收购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北京)81%股权 [10] 行业前景分析 - 中船防务总经理预计造船业景气周期将持续,受产能紧平衡、船队更新需求和减碳提速驱动 [4][5] - 协鑫科技表示颗粒硅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库存仅10余天,EBITDA一季度为正并保持稳定现金流 [5]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农夫山泉董事长称所有产品无法代工,因高度依赖水源地和定制化生产系统,已布局14大水源地和30余生产基地 [6] - 海信视像发布"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探索X1系列搭载IMAX级激光组件,120英寸售价69999元 [7] 医药与科技进展 - 和誉医药CSF-1R抑制剂匹米替尼获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用于治疗腱鞘巨细胞瘤 [8] - 上海医药利伐沙班片获美国FDA批准 [9] - 腾讯发布混元游戏视觉生成平台,为首个工业级AIGC游戏内容生产引擎,可提升设计效率数十倍 [9] 企业业绩表现 - 中通快递一季度净利润20.392亿元同比增长40.9%,包裹量增19.1% [10] - 高鑫零售年度收入715.52亿元同比减1.4%,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5亿元 [10] - 华住集团一季度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34.78%,收入53.95亿元 [11] - 哔哩哔哩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3.62亿元扭亏为盈,广告及游戏业务表现突出,日均活跃用户1.067亿 [12]
家用电视买多大合适?海信视像伍发明:“墙多大,电视就买多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22:50
行业趋势 - 家庭娱乐需求从"看得见"向"沉浸式体验"转变,电视大屏化成为不可逆的行业趋势 [1] - 7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市场成为全球品牌竞争的焦点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7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45.4%,市场份额提升2.6个百分点至11.2% [1] - 包括98英寸、100英寸、115英寸和116英寸在内的"百寸"产品合并出货量同比增长63.8% [1] 产品创新 - 电视尺寸选购逻辑从"视距"转向"墙有多大买多大",反映消费升级与影音娱乐需求爆发 [1] - 高能效电视产品销量和销额增长迅速,成为电视厂商突破存量的新方向 [2] - 大模型和生成式AI正在加速显示终端进化,为电视行业带来创新机遇 [2] 企业动态 - 海信激光电视发布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2026款,强调"墙多大电视买多大"的新消费理念 [1]
海信视像:发布行业首个“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
快讯· 2025-05-20 20:09
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年度新品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2026款 [1] - 探索X1 Ultra 120英寸首发价69999元,100英寸首发价49999元 [1] - 探索X1 100英寸首发价34999元,92英寸首发价21999元 [1] - 星光S1 Pro 110英寸首发价35999元 [1] 行业定位 - 公司发布行业首个"放映级"家庭影院设备 [1]
【上汽集团(600104.SH)】1Q25利润环比改善,重组+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20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8 17:13
2024业绩与1Q25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4%至6,1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2%至16.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转亏至-54.1亿元(2023年为盈利100.4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9.4% [3] - 1Q25营业收入同比微降0.9%/环比下降29.2%至1,376.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4%/环比转正至30.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4%/环比转正至28.5亿元,毛利率同比降0.7个百分点/环比降2.3个百分点至8.1% [3] - 业绩压力主要来自整车销量下滑及上汽通用亏损,MG印度股权转让带来非经常性损益波动;1Q25利润改善得益于整车产销回升(批售销量同比+13.3%至94.5万辆) [3] 合资品牌表现 - 2024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投资亏损13.3亿元(2023年盈利107.2亿元),1Q25投资收益同比降30.1%/环比转正至15.4亿元(4Q24亏损45.9亿元) [4] - 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降5.5%至114.8万辆,净利润增51.3%至47.4亿元(单车盈利+60.2%至0.41万元);2025年1-4月销量降8.6%至31.1万辆 [4] - 上汽通用:2024年销量骤降56.5%至43.5万辆,净亏损266.9亿元(单车亏损6.14万元 vs 2023年盈利0.25万元);2025年1-4月销量降6.3%至15.1万辆 [4] - 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销量降4.5%至134.0万辆,净利润增12.3%至10.4亿元(单车盈利+17.6%至0.08万元);2025年1-4月销量大增45.2%至50.4万辆 [4] 出口与自主品牌战略 - 2024年出口零售销量增2.6%至108.2万辆,通过欧洲市场HEV车型拓展及南非新市场应对欧盟反补贴调查;4/10欧盟与中国达成共识研究替代关税方案,出口业务或改善 [5] - 自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约60%,完成荣威与飞凡品牌融合,与华为合作的智选车品牌首款车型预计2025年秋季上市 [5]
上汽集团(600104):1Q25利润环比改善 重组+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32
风险提示:自主品牌发展不及预期;合资减亏幅度不及预期;关税波动风险。 长期我们看好公司品牌/技术/产业链优势带动自主品牌销量增长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合资仍面临转型困境,通用五菱成绩亮眼:2024 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3.3 亿元(vs. 2023 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07.2 亿元),1Q25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30.1%/环比转 正至15.4 亿元(vs. 4Q24 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亏损为45.9 亿元)。1)上汽大众:2024 年销量同 比-5.5%至114.8 万辆,净利润同比+51.3%至47.4 亿元(单车盈利同比+60.2%至0.41万元);2025 年1-4 月销量同比-8.6%至31.1 万辆。2)上汽通用:2024 年销量同比-56.5%至43.5 万辆,净亏损266.9 亿元 (单车亏损6.14 万元 vs. 2023年单车盈利0.25 万元);2025 年1-4 月销量同比-6.3%至15.1 万辆。3)上 汽通用五菱:2024 年销量同比-4.5%至134.0 万辆,净利润同比+12.3%至10.4 亿元(单车盈利同比 +17.6%至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