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结构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双汇深耕“三餐一桌”场景铸就增长新引擎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9 14:52
产品结构转型 - 公司加速推动产品向"年轻化、餐饮食材化、中式产品工业化"转型,聚焦"一碗饭、一顿饭、一桌菜"场景 [2] - 2021年成立餐饮事业部整合食材研发、生产、销售、门店运营与售后,覆盖肉、蛋、奶、菜、粮多领域 [2] - 2022年启动第三工业园建设专攻"三餐一桌"场景,开发中华菜肴"家庭化、餐桌化"产品 [2] 餐饮业务布局 - 第三工业园已投产,每日100吨中华菜肴发往全国,八大碗、家宴等菜肴礼盒成市场爆款 [2] - 形成预制切割、调理半成品、成品菜肴、方便速食、酱卤熟食五大产品群,围绕"八大菜系+豫菜"持续拓品 [3] - 计划2025年启动新型餐饮门店项目,一年新增100家社区店 [5] 产业链优势 - 拥有全国最大的猪肉及制品产业链,近年加码鸡产业形成完整链条 [3] - 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支持,300余人核心研发团队与2000多台套实验设备 [3] - 覆盖全国30个现代化生产基地、200万个销售终端,冷链物流实现"朝发夕至" [3] 渠道拓展 - B端为百胜、海底捞等头部餐饮连锁企业定制产品,与永辉等超市合作开设店中店和熟食专区 [4] - C端社区熟食门店全面焕新,线上借力传统电商与直播带货触达年轻群体 [5] - 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矩阵,实现"朝发夕至"的产品配送 [3][5]
双汇加快推进餐饮业务布局 新业务贡献新增量
第一财经· 2025-07-25 16:29
产品战略转型 - 公司围绕"一碗饭、一顿饭、一桌菜"加快产品结构转型,推动产品"进家庭、上餐桌",实现肉蛋奶菜粮结合的产品升级[1][3] - 2021年成立餐饮事业部,整合食材研发、生产、销售、门店运营全链条,覆盖肉蛋奶菜粮多领域,目标打造全国领先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3] - 2022年建设第三工业园开发中华菜肴产品,整合三大工业园资源打造新业态,目前日产能达100吨,八大碗等礼盒产品成为爆款[3][4] 产业链协同优势 - 公司依托全产业链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拥有猪肉制品和肉鸡养殖加工双产业链,为餐饮业务提供供应链基础[6] - 研发端配备300多人核心团队、2000多台套设备及国家级技术中心,建立行业领先的食品安全内控体系[6] - 冷链物流实现全国绝大部分省份朝发夕至,支撑五大产品群(预制切割、调理半成品、成品菜肴、方便速食、酱卤熟食)的快速配送[7] 渠道拓展策略 - B端与百胜、海底捞等头部餐饮连锁战略合作,同时通过商超店中店模式(如永辉)拓展熟食专区,推动销售额快速增长[9] - C端升级社区熟食门店形象与运营标准,2025年计划新增100家门店,并同步布局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触达年轻群体[9] - 线上线下全渠道网络覆盖30个生产基地及200万个销售终端,形成全域渗透的销售体系[9] 市场定位与产品创新 - 针对消费升级趋势,公司聚焦高品质便捷化餐饮需求,开发中式产品工业化解决方案,如蒜香排骨等调理类新品成为家庭餐桌新宠[1][3] - 产品线围绕"八大菜系+豫菜"持续创新,满足区域化饮食偏好,强化在菜肴类和调理类市场的竞争力[7] - 通过餐饮业务重新定义肉类消费场景,为行业贡献新增量,实现从传统屠宰加工向餐饮食材服务的转型[10]
中航重机(600765):在手订单充足叠加产能充沛 新老型号转型牵引长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5-08 18:24
财务表现 - 25Q1实现营收23.06亿,同比减少21.15%,归母净利润1.98亿,同比减少38.97%,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同比减少34.78% [1] - 25Q1营收环比增长13.58%,利润总额3.03亿,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目标115亿和13亿的20.05%和23.30%,较2024年全年营收及利润总额的20%分别增长11.36%、75.10%,利润总额超年度计划完成3.3个百分点 [2] - 25Q1销售毛利率为33.8%,同比提升4.1pcts,销售净利率为11.1%,同比降低1.1pcts,销售费用率1.0%(+0.2pcts),管理费用率8.5%(+2.0pcts),研发费用率5.4%(+0.2pcts),财务费用率0.6%(+0.1pcts) [2] 经营计划与需求复苏 - 公司按"2332"分季计划推进经营目标(20%、30%、30%、20%),25Q1实现首季"开门红"目标 [2] - 一季度环比增长或表征下游需求复苏,盈利能力在税改政策及价格调整压力下维持基本稳定 [2] 订单与产能 - 截至3月末商用工程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2.39%,4月子公司宏远、安大、景航公司与某客户签订17.07亿新订单 [3] - 在手订单充足叠加产能充沛,供需协同优势突出,依托6大区域协调中心和7大IPT团队(模锻、环锻、机载等)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3] - 模锻、环锻、机载专项成效显著,实现老型号向新型号迭代转型,产品结构向高价值领域转型 [3]
【上汽集团(600104.SH)】1Q25利润环比改善,重组+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20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8 17:13
2024业绩与1Q25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4%至6,1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2%至16.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转亏至-54.1亿元(2023年为盈利100.4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9.4% [3] - 1Q25营业收入同比微降0.9%/环比下降29.2%至1,376.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4%/环比转正至30.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4%/环比转正至28.5亿元,毛利率同比降0.7个百分点/环比降2.3个百分点至8.1% [3] - 业绩压力主要来自整车销量下滑及上汽通用亏损,MG印度股权转让带来非经常性损益波动;1Q25利润改善得益于整车产销回升(批售销量同比+13.3%至94.5万辆) [3] 合资品牌表现 - 2024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投资亏损13.3亿元(2023年盈利107.2亿元),1Q25投资收益同比降30.1%/环比转正至15.4亿元(4Q24亏损45.9亿元) [4] - 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降5.5%至114.8万辆,净利润增51.3%至47.4亿元(单车盈利+60.2%至0.41万元);2025年1-4月销量降8.6%至31.1万辆 [4] - 上汽通用:2024年销量骤降56.5%至43.5万辆,净亏损266.9亿元(单车亏损6.14万元 vs 2023年盈利0.25万元);2025年1-4月销量降6.3%至15.1万辆 [4] - 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销量降4.5%至134.0万辆,净利润增12.3%至10.4亿元(单车盈利+17.6%至0.08万元);2025年1-4月销量大增45.2%至50.4万辆 [4] 出口与自主品牌战略 - 2024年出口零售销量增2.6%至108.2万辆,通过欧洲市场HEV车型拓展及南非新市场应对欧盟反补贴调查;4/10欧盟与中国达成共识研究替代关税方案,出口业务或改善 [5] - 自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约60%,完成荣威与飞凡品牌融合,与华为合作的智选车品牌首款车型预计2025年秋季上市 [5]
周大生(002867):金价高企抑制需求,结构转型正当时
中泰证券· 2025-05-07 20: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价大涨冻结终端需求,加盟商进货意愿疲软放大公司业绩波动,短期需求面临压力,但积极的产品结构转型有望缓解行业压力 [5] -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金价压制因素,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40.1/151.3/159.1亿元,归母净利润10.7/12.0/12.8亿元,EPS为0.98/1.10/1.17元,对应PE为13.6/12.1/11.4 [5] - 24年及25Q1业绩表现低预期,整体符合大盘趋势,加盟模式放大利润表波动 [5] - 短期业绩增速有波动,中长期配置价值未改变,行业格局稳定,产品结构转型策略将减弱行业压力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1095.93百万股,流通股本1089.55百万股,市价13.27元,市值14542.94百万元,流通市值14458.32百万元 [1] 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290|13891|14012|15132|15911| |增长率yoy%|47%|-15%|1%|8%|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16|1010|1071|1203|1280| |增长率yoy%|21%|-23%|6%|12%|6%| |每股收益(元)|1.20|0.92|0.98|1.10|1.17| |每股现金流量|0.13|1.69|1.31|0.76|0.98| |净资产收益率|21%|16%|16%|18%|18%| |P/E|11.1|14.4|13.6|12.1|11.4| |P/B|2.3|2.3|2.2|2.1|2.0| [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9亿,同比下滑14.73%,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同比下滑23.25% [5] - 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3亿,同比下滑47.28%,实现归母净利润2.52亿,同比下滑26.12%,25Q1黄金首饰消费吨数下滑26.85% [5] 分渠道收入情况 - 线下自营渠道25Q1收入为5.27亿,同比下滑16.29% [5] - 线上渠道25Q1收入为5.34亿,同比下滑6.71% [5] - 加盟渠道25Q1收入为15.84亿,同比下滑58.63% [5] 分产品销售情况 - 25Q1加盟渠道、线下自营渠道黄金产品销售分别为12.8、4.85亿,同比下滑63.31%、19.12% [5] - 25Q1加盟渠道、线下自营渠道镶嵌销售分别为0.56、0.33亿,同比增长 - 9.24%、39.28% [5] 门店规模变化 - 2024、25Q1公司门店净减少98、177家 [5] 财务报表情况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1158|1361|1039|1094| |应收账款|291|327|353|371| |存货|4270|4296|4645|4878| |流动资产合计|6161|6430|6539|6872| |固定资产|31|21|65|45| |非流动资产合计|1675|1885|2106|2145| |资产合计|7836|8315|8645|9017| |短期借款|0|97|226|335| |流动负债合计|1399|1528|1696|1829| |非流动负债合计|86|86|86|86| |负债合计|1485|1614|1781|1915|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356|6706|6868|7107| |所有者权益合计|6351|6701|6863|7103| |负债和股东权益|7836|8315|8645|9017| [6]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13891|14012|15132|15911| |营业成本|11002|11069|11968|12569| |销售费用|1167|1233|1316|1368| |管理费用|111|141|148|150| |财务费用|22|-29|-22|-8| |营业利润|1283|1370|1539|1639| |利润总额|1291|1381|1551|1651| |所得税|289|310|348|371| |净利润|1002|1071|1203|12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10|1071|1203|1280| [6]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856|1434|836|1079| |投资活动现金流|-205|-315|-268|-100| |融资活动现金流|-1346|-916|-890|-924| [6]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4.7%|0.9%|8.0%|5.1%|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3.2%|6.1%|12.3%|6.4%| |毛利率|20.8%|21.0%|20.9%|21.0%| |净利率|7.2%|7.6%|7.9%|8.0%| |ROE|15.9%|16.0%|17.5%|18.0%| |ROIC|20.1%|19.4%|21.0%|21.5%| |资产负债率|18.9%|19.4%|20.6%|21.2%| |流动比率|4.4|4.2|3.9|3.8| |速动比率|1.4|1.4|1.1|1.1| |总资产周转率|1.8|1.7|1.8|1.8|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3|8|8|8| |存货周转天数|129|139|134|136| |每股收益(元)|0.92|0.98|1.10|1.17| |每股经营现金流|1.69|1.31|0.76|0.98| |每股净资产|5.80|6.12|6.27|6.49| |P/E|14|14|12|11| |P/B|2|2|2|2| |EV/EBITDA|108|105|94|87| [6]
周大生(002867):金价高企抑制需求 结构转型正当时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36
核心观点 - 金价大涨冻结终端需求,加盟商进货意愿疲软进一步放大公司业绩波动 [1] - 短期金价高位延续背景下公司需求仍将面临压力,但产品结构转型有望缓解行业压力 [1]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0 1/151 3/159 1亿元,归母净利润10 7/12 0/12 8亿元 [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8 9亿同比下滑14 73%,归母净利润10 1亿同比下滑23 25% [2] - 25Q1营业收入26 73亿同比下滑47 28%,归母净利润2 52亿同比下滑26 12% [2] - 25Q1黄金首饰消费吨数下滑26 85%,加盟模式放大利润表波动 [2] 渠道表现 - 25Q1加盟渠道收入15 84亿同比下滑58 63% [3] - 25Q1线下自营渠道收入5 27亿同比下滑16 29%,线上渠道收入5 34亿同比下滑6 71% [2] 产品表现 - 25Q1加盟渠道黄金产品销售12 8亿同比下滑63 31%,线下自营渠道黄金产品销售4 85亿同比下滑19 12% [3] - 25Q1加盟渠道镶嵌销售0 56亿同比下滑9 24%,线下自营渠道镶嵌销售0 33亿同比增长39 28% [3] 门店规模 - 2024年门店净减少98家,25Q1净减少177家 [4] 中长期前景 - 短期业绩受镶嵌乏力和金价高位抑制,但行业格局维持稳定 [4] - 公司产品结构转型策略有望减弱行业压力,当前估值下具备配置价值 [4]
上汽集团(600104):1Q25利润环比改善 重组+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32
2024年业绩及1Q25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 4%至6 140 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 2%至16 7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转亏至-54 1亿元(2023年为盈利100 4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0 8个百分点至9 4% [1] - 1Q25营业收入同比微降0 9% 环比下降29 2%至1 376 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 4% 环比转正至30 2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 4% 环比转正至28 5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0 7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 3个百分点至8 1% [1] - 2024年业绩压力主要来自整车销量下滑及上汽通用亏损 MG印度股权转让带来非经常性损益 1Q25利润改善得益于整车产销回升(1Q25批售销量同比增长13 3%至94 5万辆) [1] 合资品牌表现 - 2024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投资收益为-13 3亿元(2023年为107 2亿元) 1Q25投资收益环比转正至15 4亿元(4Q24亏损45 9亿元) [2] - 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下降5 5%至114 8万辆 但净利润增长51 3%至47 4亿元(单车盈利增长60 2%至0 41万元) 2025年1-4月销量下降8 6%至31 1万辆 [2] - 上汽通用2024年销量暴跌56 5%至43 5万辆 净亏损266 9亿元(单车亏损6 14万元 vs 2023年盈利0 25万元) 2025年1-4月销量下降6 3%至15 1万辆 [2] - 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销量微降4 5%至134万辆 净利润增长12 3%至10 4亿元(单车盈利增长17 6%至0 08万元) 2025年1-4月销量大增45 2%至50 4万辆 主要受益于星光S等新车型 [2] 出口及自主品牌发展 - 2024年出口零售销量增长2 6%至108 2万辆 公司通过欧洲市场新车抢运 HEV车型投放及拓展南非市场应对欧盟反补贴调查 4/10欧盟与中国达成共识 可能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关税 [3] - 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约60% 已完成荣威和飞凡品牌融合 与华为合作的智选车品牌尚界首款车型预计2025年秋季上市 [3] 盈利预测调整 - 因合资品牌转型压力 下调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35% 5%至80 5亿元 131 2亿元 新增2027E预测165 3亿元 [3]
上汽集团(600104):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1Q25利润环比改善,重组+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
光大证券· 2025-05-07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承压,1Q25利润环比改善,主要因2024年整车销量下滑和上汽通用亏损,1Q25受益于整车产销回升 [1] - 合资仍面临转型困境,通用五菱成绩亮眼,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面临产品结构转型问题,上汽通用五菱受益于新车型上市 [2] - 中欧电动车贸易破局出口或迎转机,重组+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出口业务预计迎来转机,自主品牌在重组和对外合作推动下将有新发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5.4%至61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88.2%至16.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转亏至-54.1亿元,毛利率同比-0.8pcts至9.4% [1] - 1Q25公司营业收入同比-0.9%/环比-29.2%至1376.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1.4%/环比转正至30.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34.4%/环比转正至28.5亿元,毛利率同比-0.7pcts/环比-2.3pcts至8.1% [1] 合资企业情况 - 2024年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3.3亿元,1Q25对联营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30.1%/环比转正至15.4亿元 [2] - 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同比-5.5%至114.8万辆,净利润同比+51.3%至47.4亿元,2025年1 - 4月销量同比-8.6%至31.1万辆 [2] - 上汽通用2024年销量同比-56.5%至43.5万辆,净亏损266.9亿元,2025年1 - 4月销量同比-6.3%至15.1万辆 [2] - 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销量同比-4.5%至134.0万辆,净利润同比+12.3%至10.4亿元,2025年1 - 4月销量同比+45.2%至50.4万辆 [2] 出口与自主品牌情况 - 2024年上汽出口零售销量同比+2.6%至108.2万辆,4/10欧盟宣布与中国达成共识,预计出口业务或迎转机 [3] - 2024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同比+5pcts至约60%,完成荣威和飞凡品牌融合,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智选车品牌尚界首款车型预计2025E秋季上市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26199|614074|643698|677919|714662| |营业收入增长率|0.72%|-15.44%|4.82%|5.32%|5.4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106|1666|8049|13118|1653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2.48%|-88.19%|383.02%|62.97%|26.02%| |EPS(元)|1.21|0.14|0.70|1.13|1.4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4.93%|0.58%|2.71%|4.22%|5.05%| |P/E|14|114|24|14|11| |P/B|0.7|0.7|0.6|0.6|0.6| [5]
中国人寿(601628):利润增速亮眼,产品转型成效明显
华西证券· 2025-04-30 19: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人寿2025年一季报显示归母净利润增速亮眼,产品转型成效明显,但投资表现承压,继续看好公司负债端质态持续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1.77亿元,同比-8.9%;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39.5%;加权平均ROE同比+1.22pp至5.53%;NBV在可比口径下同比+4.8%;归母净利润增速亮眼主要系加强承保管理和市场利率上行,保险服务业绩同比+123.9%至259.13亿元 [2] 分析判断 - NBV同比+4.8%,产品结构转型成效明显,新单保费同比-4.5%至1074.34亿元,长险新单保费同比-15.1%至659.40亿元,主要因去年预定利率下调透支投保需求和市场对分红险接受需时间;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大幅提升;销售队伍基本盘稳固,总销售人力64.6万人,个险销售人力59.6万人,队伍优增率、留存率同比有效提升 [3] - 投资表现承压,2025Q1投资资产68191.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净投资收益率2.60%,同比-0.22pp;总投资收益率2.75%,同比-0.48pp;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4.34亿元,较2024Q1显著下滑,预计系利率上行致债券公允价值下降;截至2025Q1末,FVTPL/AC/FVOCI债权/FVOCI权益占比分别为32.9%/3.1%/60.4%/3.6%,较2024年末分别同比-0.4pp/-0.3pp/+0.1pp/+0.6pp [4] 投资建议 -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5245/5371/54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59/1085/1101亿元;EPS为3.75/3.84/3.90元;NBV为373/387/404亿元;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36.31元的PEV分别为0.67/0.61/0.55倍,维持买入评级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A - 2027E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NBV、EPS、EVPS、PE、PEV等财务指标数据及同比变化 [7]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给出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数据,以及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成长指标、ROE、ROA、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及变化情况 [9]
新华保险(601336):投资收益贡献提升,产品结构显著优化
国信证券· 2025-04-30 15: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一季报营收同比增长26.1%,业绩增长归因于投资类收益提升,保险业务产品结构转型成果显著 [1] - 产品端发力中短期期缴险种,保费增幅大幅优于行业,个险人均产能翻倍,银保加快长险首年保费结构转型 [2] - 增加股债投资,一季度实现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7%,但净资产同比下降,利率下行周期或面临压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0%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7.50亿、1385.59亿、1419.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19亿、278.75亿、281.29亿元 [3][4] 投资收益情况 - 一季度投资类收入20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3%,对营收贡献比例达62.6% [1] - 一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7%,总投资收益水平较去年同期上升1.1%,净投资收益率为2.8%,同比下降3.9% [3] 保险业务情况 - 一季度保险服务业绩同比稳增6.4% [1] - 截至一季度末,原保险保费收入732.2亿元,同比增长28.0%,长险首年期交保费27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9.6%,期交保费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117.3%,长险首年趸交保费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298.4%,首年期交保费带动一季度NBV同比大幅增长67.9% [2] - 2025年一季度个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9%,长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133.4%,绩优人力及人均期交保费同比翻倍;银保保费收入268.9亿元,同比增长69.4%,长险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68.2% [2] 财务指标情况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1,547|132,555|132,750|138,559|141,931| |(+/-%)|--|85.27%|0.15%|4.38%|2.4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712|26,229|25,819|27,875|28,129| |(+/-%)|--|201.07%|-1.56%|7.97%|0.91%| |摊薄每股收益(元)|2.79|8.41|8.28|8.93|9.02| |每股内含价值|80.29|82.84|90.70|99.15|108.23| |(+/-%)|48.07%|3.17%|9.49%|9.32%|9.16%| |PEV|0.59|0.57|0.52|0.48|0.44|[4] 资产负债表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21,808|38,461|40,384|42,403|44,52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百万元)|5,265|5,436|5,436|5,436|5,436| |定期存款(百万元)|255,984|282,458|285,283|288,135|291,017|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5,174|30,245|33,270|36,596|40,256| |投资性房地产(百万元)|9,383|9,055|9,327|9,606|9,895| |资产总计(百万元)|1,403,257|1,692,297|1,776,812|1,866,483|1,962,697|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百万元)|106,987|171,588|163,009|154,858|147,115| |预收保费(百万元)|274|336|370|407|447| |保险合同负债(百万元)|1,146,497|1,366,090|1,442,428|1,508,665|1,578,266| |负债合计(百万元)|1,298,165|1,596,028|1,644,976|1,703,213|1,765,231| |总权益(百万元)|105,092|96,269|131,836|163,270|197,466|[8] 利润表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保险服务收入(百万元)|48,045|47,812|49,173|51,631|54,213| |利息收入(百万元)|32,268|31,917|33,194|34,853|36,596| |投资收益(百万元)| - 3,775|16,306|16,632|17,131|17,47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 - 6,124|35,437|32,602|33,743|32,393| |营业收入合计(百万元)|71,547|132,555|132,750|138,559|141,931| |保险服务费用(百万元)|33,252|31,575|32,750|33,688|34,653| |其他业务支出(百万元)|587|659|725|783|822| |营业支出合计(百万元)|66,003|104,338|105,609|109,261|112,366| |利润总额(百万元)|5,544|28,217|27,141|29,298|29,566| |净利润(百万元)|5,515|28,141|27,064|29,220|29,486|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8,712|26,229|25,819|27,875|28,129|[8]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情况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2.79|8.41|8.28|8.93|9.02| |每股净资产(元)|33.68|30.86|42.26|52.33|63.29| |每股集团新业务价值(元)|80.29|82.84|90.70|99.15|108.23| |P/E|17.05|5.66|5.75|5.32|5.28| |P/B|1.41|1.54|1.13|0.91|0.75| |P/EV|0.59|0.57|0.52|0.48|0.44| |集团内含价值增长| - 2%|3%|9%|9%|9%| |新业务价值(百万元)|3023|6253|7024|7820|8668| |新业务价值同比|25%|107%|1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