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

搜索文档
新能源基金三年考:分散投资是关键
中国证券报· 2025-06-06 05:08
新能源主题基金清盘现象 - 多只成立于2022年新能源行情高点期间的发起式基金因规模不足2亿元进入清盘程序,近半数新能源主题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 [1] - 2024年以来已有6只新能源主题发起式基金清盘,部分产品在2022年凭借集中持仓跑出超额收益,但后续因板块回调净值大幅下跌 [2] - 清盘主因包括光伏产能过剩、储能价格战、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导致指数下跌,叠加高点发行后估值回调压力 [2] 基金业绩与规模分化 - 2021-2022年成立的20余只主动权益类新能源主题基金中,近半数最新规模不足2亿元,但部分绩优产品实现逆势增长 [3] - 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规模达60亿元,成立以来收益率13.91%,跑赢基准超40个百分点 [3] - 信澳新能源精选规模近40亿元,成立以来收益率57.58%,跑赢基准80个百分点以上,2024年9月后表现突出 [4] 行业反思与改进方向 - 行业需避免"追热点"发行产品,建立逆周期发行机制,在过热时保持理性 [1][5] - 应摒弃"规模至上",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将长期业绩纳入考核 [1][5] - 主题基金需分散投资新能源产业链不同环节,适当配置相关性低的资产以对冲波动 [4]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影响 - 投资者在板块高点时集中申购推高估值,但风口过后资金撤离导致个股持续回落 [5] - 同质化产品过多导致资金向超额收益能力强的产品集中,业绩一般的产品难获关注 [3] -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主题投资,避免单一赛道押注,注重分散配置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以投资者回报为核心,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5] - 基金公司需匹配投资价值与能力圈,建立"投研先行"的发行机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