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牧场监控镜头
搜索文档
“智慧农牧民”日子更红火(“融”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8:35
数字技术在农牧业的应用 - 智慧牧场通过集成自动化精准饲喂、智能温控饮水、电子身份识别、远程监控等设备,节省人物力[9] - 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用于实时优化饲料配比、环境参数及疫病预警,促进科学养殖,例如牧民吉日嘎拉通过智慧牧场监控镜头实时了解羊群状态[6][9] - 数智农场通过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实时监控,实现滴灌系统精准补水和温控设备自动调节湿度,例如嘉仕农业科技公司的大棚环境可远程调控[9] - 蓝莓种植借助土壤传感器数据结合气象和历史产量,自动生成浇水施肥方案,并利用病虫害识别算法精准定位病灶,实现坐果率翻番和亩产增加2000斤[10][11] - 数字技术应用已打造120个智慧牧场和7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为牧民减负增收并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9][11] 数字乡村治理与服务平台 - 开鲁县通过“开鲁党建”应用程序和信息化平台,纵向贯穿县、镇、村、网格4个层级,横向连通67个县直部门和10个镇直机构,实现问题收集、分流交办、处理反馈的闭环机制[12][13] - 敖汉旗“敖组通”应用程序办结群众诉求10566件,处置办结率达98%,卓资县黄旗滩村利用“为村”平台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改善乡风[13] - 四义堂村的数字化平台具备基层网格管理、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政务公开等功能,例如为空巢老人配备防跌倒监测仪,实现危险自动报警和网格员及时响应[13][14] - 村卫生室使用健康体检一体机进行心电图、血糖等基础检查,并可联网旗人民医院自动生成健康报告,提供一站式体检服务[14] - 数字大屏公开财务情况、粮食补贴、农业保险等村务信息,提升透明度和村民信任度[14] 数字基础设施与人才支撑 - 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累计数据量达3.1万条,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覆盖10个盟市、53个旗县,加快资源共享和利用[11] - 赛罕区通过“引育结合”联合高校开展智慧农业专项培训,引进10余名农业数字化专业毕业生作为技术骨干,并组建“数字农技服务队”推广智能设备操作[11] - 蓝莓种植项目吸纳周边3个村村民季节性就业300余人,年增收500余万元,村民可托管大棚并依托智慧农业指导实现高产[11] -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为数字乡村“千里眼”监管平台提供AI算力支持,检测烟雾火焰、消防占道、人员跌倒等情况并实时报警[14] - 网上农牧行政审批平台与自治区对接,通过“蒙速办”移动端和政务服务网办理补贴发放查询、社保费缴纳等业务,推动便民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