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牧场
搜索文档
“智慧农牧民”日子更红火(“融”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8:35
数字技术在农牧业的应用 - 智慧牧场通过集成自动化精准饲喂、智能温控饮水、电子身份识别、远程监控等设备,节省人物力[9] - 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用于实时优化饲料配比、环境参数及疫病预警,促进科学养殖,例如牧民吉日嘎拉通过智慧牧场监控镜头实时了解羊群状态[6][9] - 数智农场通过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实时监控,实现滴灌系统精准补水和温控设备自动调节湿度,例如嘉仕农业科技公司的大棚环境可远程调控[9] - 蓝莓种植借助土壤传感器数据结合气象和历史产量,自动生成浇水施肥方案,并利用病虫害识别算法精准定位病灶,实现坐果率翻番和亩产增加2000斤[10][11] - 数字技术应用已打造120个智慧牧场和7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为牧民减负增收并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9][11] 数字乡村治理与服务平台 - 开鲁县通过“开鲁党建”应用程序和信息化平台,纵向贯穿县、镇、村、网格4个层级,横向连通67个县直部门和10个镇直机构,实现问题收集、分流交办、处理反馈的闭环机制[12][13] - 敖汉旗“敖组通”应用程序办结群众诉求10566件,处置办结率达98%,卓资县黄旗滩村利用“为村”平台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改善乡风[13] - 四义堂村的数字化平台具备基层网格管理、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政务公开等功能,例如为空巢老人配备防跌倒监测仪,实现危险自动报警和网格员及时响应[13][14] - 村卫生室使用健康体检一体机进行心电图、血糖等基础检查,并可联网旗人民医院自动生成健康报告,提供一站式体检服务[14] - 数字大屏公开财务情况、粮食补贴、农业保险等村务信息,提升透明度和村民信任度[14] 数字基础设施与人才支撑 - 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累计数据量达3.1万条,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覆盖10个盟市、53个旗县,加快资源共享和利用[11] - 赛罕区通过“引育结合”联合高校开展智慧农业专项培训,引进10余名农业数字化专业毕业生作为技术骨干,并组建“数字农技服务队”推广智能设备操作[11] - 蓝莓种植项目吸纳周边3个村村民季节性就业300余人,年增收500余万元,村民可托管大棚并依托智慧农业指导实现高产[11] -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为数字乡村“千里眼”监管平台提供AI算力支持,检测烟雾火焰、消防占道、人员跌倒等情况并实时报警[14] - 网上农牧行政审批平台与自治区对接,通过“蒙速办”移动端和政务服务网办理补贴发放查询、社保费缴纳等业务,推动便民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15]
(活力中国调研行)华中“奶业硅谷”激活“牛链条”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1:05
项目概况 - 项目为南漳县云上牧歌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规划占地1200亩,总投资达12亿元[1] - 项目引入智慧化系统进行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1名工作人员可高效管理70头奶牛[1] - 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达到万头奶牛规模,届时全年可产鲜奶9万吨,有望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奶源基地[3] 智慧养殖技术 - 奶牛佩戴电子耳标作为“身份证”,实时记录身份信息、健康状况、产奶量等数据并汇入大数据平台[1] - 挤奶车间使用转盘式自动挤奶机,实现分批次自动化挤奶,无需人工干预[1][3] - 牛舍配备温湿度传感器、自动调控系统、智能喷淋、通风设备及生物照明系统,奶牛睡在价值2000多元的“水床”上[3] 产业链带动效应 - 龙头企业带动全县3500多户农户融入产业链,例如催生襄阳芸和农业有限公司为其提供青贮饲料,该公司年纯利润达80多万元,带动周边百余户村民就业[4] - 当地打造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衍生出乳制品加工、肉牛屠宰、有机肥加工等10多个关联产业[6] - 总投资3.5亿元的乳制品深加工项目已落地,完工后将实现日产300吨乳制品,产业园区还配套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6] 区域经济与社会影响 - 项目激活“牛链条”,形成兴产聚人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南漳全县新增返乡创业1402人,带动就业1500余人,创办农业合作社32个,小微企业300多家[6]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藏北牧区新图景:智慧牧场+现代新村 牧民生活大变样
央视网· 2025-07-31 11:12
牧区现代化改造 - 杭嘉新村集中建设现代化住房 水电暖网络信号齐全 国家与牧民各出资一半资金[3][4][6] - 推行三牧联动改革 牧民集中居住形成小城镇 草场和牦牛入股合作社形成大牧场[6] - 那曲地区发放智慧畜牧贷5笔 总金额525万元 采用活体抵押方式解决融资问题[8] 智慧牧业发展 - 为3000多头牦牛佩戴实时定位项圈 监测野生动物攻击和体温异常情况[8] - 计划配备无人机实施现代化放牧 建立智慧牧业数字管理系统[8] - 创新智慧畜牧贷产品 基于数字管理手段提供金融支持[8] 畜牧业全链条建设 - 嘎确牧场采用龙头公司+合作组织+牧户模式 面向10个乡镇124家合作社收购畜产品[10] - 开展畜产品深加工并销往全国 海拔4700米高寒牧场实现产业化运营[10] - 畜牧业覆盖养殖销售运输全链条 吸纳大量就业人口包括大学生[12] 品牌与区域发展 - 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打造那曲独特畜牧业特色品牌[12] - 通过产品外销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提升高原特色畜牧业产品供应能力[1][12]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大暑走进和林一牧看科技防暑与生态反哺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4:57
牧场运营管理 - 牧场采用全自动喷淋系统和利拉伐转盘式挤奶机,挤奶大厅温度控制在16-18℃的舒适区间 [3] - 奶牛佩戴智能脖环实时监测活动、反刍及身体数据,实现精准管理和健康预警 [5] - 营养师根据节气特点调配日粮,高温天气下日均单产仍稳定在42公斤以上 [5] 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 牧场将牛粪转化为牛床垫料和有机农家肥,实现绿色生态循环 [7] - 牧场外围种植300亩新疆杨防风林,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和避暑乐园 [7] - 牧场获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7] 科技赋能与标准化建设 - 牧场通过"智慧牧场"建设,将管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流程 [9] - 采用自动温控系统、精准饲喂模型、健康预警算法等数字化成果 [9] - 牧场获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