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电产品
搜索文档
新光光电连亏三年半陷盈利困境 董事长被解除留置措施股价跌逾6%
长江商报· 2025-10-23 16:43
公司管理层事件 - 公司董事长康为民于9月28日被实施留置措施,并于10月22日被解除留置,目前已正常履行董事长及总经理职责[1] - 在董事长被留置期间,公司安排由副董事长王玉伟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副总经理曲波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1] - 董事长被留置消息公布次日(9月29日),公司股价大跌17.56%至35.2元/股,而解除留置措施后次日(10月23日),股价仍高开低走,一度下跌6.87%[1] - 截至2025年6月底,康为民直接持有公司44.65%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2]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2018年上市前营业收入为2.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267.61万元[5] - 上市后2019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在1.24亿元至1.92亿元区间徘徊,未能突破2亿元[5] - 归母净利润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2467.17万元,2023年亏损3916.79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6795.84万元[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28.08万元,同比下降58.77%,归母净利润亏损2078.83万元,同比下降16.35%,连续三年半亏损[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规模上市以来基本稳定在13亿元左右,但2024年底及2025年6月底分别下降至12.69亿元和12.28亿元[5]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2.77%,财务结构安全[5] - 公司在有息负债为0的情况下,持有货币资金1.95亿元,银行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合计4.41亿元[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于2019年7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为智能光电产品[3] - 上市6年来,公司经营业绩未取得明显突破[4]
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 四川需要更大更强的成都
四川日报· 2025-09-25 08:22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明确要求成都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核心竞争力、做优功能品质,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新标杆 [1] - 成都将通过内部产业与区域协调、外部与省内其他市州联动的发展思路,实现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的目标,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 [1] 成都的经济地位与目标 - 成都被确定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城市功能定位包含西部经济中心,2024年GDP为2.35万亿元,在西部省会城市中领先 [2] - 成都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稳定第七,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领跑全国前十强城市 [2] - 《意见》提出到“十五五”时期末(约2030年),成都经济总量需超过3.2万亿元,这意味着从2025年起6年内年均需增加1400亿元以上 [3] 产业协调发展策略 - 消费是成都经济的重要“长板”,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长期超过65%,成都也是全国7个万亿级消费城市之一 [4] - 2024年上半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达6.1%,是7个万亿级消费城市中增速唯一超过6%的城市 [4] - 成都面临工业“未强先降”的短板,2024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为1.8万亿元,排全国第12位 [7] - 为补工业短板,成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7.8%,位居全国GDP前十强城市前列,且工业投资已连续12个月保持40%以上快速增长 [7] 重大工业项目与投资 - 总投资超600亿元的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力争年内点亮,是四川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7] - 《意见》支持提升全省汽车产能利用率,9月17日总投资133.5亿元的17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落户成都经开区 [7] 区域协调发展举措 - 成都内部发展不均衡,GDP最高的高新区贡献全市14.5%的GDP(约3490亿元),而8个县市新城土地面积占全市三分之二,经济体量贡献不足18% [8] - 成都推动“强县活区”,针对8个县市新城推出“一县一策”,并通过交通项目(如宝成铁路改造)加强连接,成都至金堂直达运行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左右 [8] - 县市新城发展初见成效,如彭州引入氢能源项目,崇州竣工投产增资20亿元的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 [9] 对外辐射与区域联动 - 成都与省内市州实践“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产业互动模式,案例如极米在宜宾建产业园,以及成都与广安、雅安、资阳在生物医药、大数据、口腔产业的合作 [10] - 成都通过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带动“五区共兴”,近期活动包括成都与南充签署协议,以及成都都市圈首次联合发布投资指南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