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修复到位、美元指数大幅反弹、7月内部经济活力边际放缓(7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收缩)都构成股市短暂
中泰国际· 2025-08-01 11:29
港股市场动态 - 恒生指数下跌403点(1.6%)至24,773点,恒生科指下跌0.7%至5,453点,大市成交金额达3,206亿港元[1] - 港股通净流入131.3亿港元,显示持续积极吸纳[1] - 恒指波幅指数微升1.4%至21.4点,处于年内低位,市场对冲需求不大[1] - 博彩股表现突出,美高梅中国(2282 HK)大涨6.4%[1] 宏观经济 - 美国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达3.0%,超预期,但内需转弱迹象明显,消费及私人投资增速从一季度的1.6%下降至二季度的1.1%[2]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通胀仍是主要考虑因素,核心服务及房租CPI弹性受制于就业市场放缓[3] 行业动态 - 芯片板块中芯国际(981 HK)上涨1.8%,华虹半导体(1347 HK)上涨1.5%,受英伟达H20芯片安全消息影响有限[4] - 新消费股老铺黄金(6181 HK)股价下滑8.4%,从高位回落35%,泡泡玛特(9992 HK)从高位回落13%[4] - 光伏板块信义光能(968 HK)、福莱特玻璃(6865 HK)等下跌4.7%-6.4%,行业反内卷消息混乱[6] 医疗保健行业 - 中国生物制药(1177 HK)预计2025年产品销售收入将录双位数增长,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将增厚2025年收入[5] - 石药(1093 HK)GLP-1药物海外授权交易首付款1.2亿美元将增厚2025-26年收入[5] 公司业绩 - 药明康德(2359 HK)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加20.6%至208.0亿元,Non-IFRS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44.4%至63.1亿元[7] - 药明康德Tides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41.6%,化学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3.5%至163.0亿元[7] - 药明康德上调2025-27E收入预测,化学业务总收入预计从290.5亿元增加至485.9亿元,CAGR为18.7%[8] 房地产行业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同比下跌16.8%,一线城市同比下跌26.1%[11]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129.8,高于去年同期的101.3[13]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跌48.6%[14]
险资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人工智能、红利、宽基等主题受青睐
环球网· 2025-07-27 09:31
险资机构权益类投资布局动向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第二大持有人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持有份额达6000.13万份[1]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热门消费股[1] 险资机构主题赛道布局 - 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前十大持有人中有三家险资机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3500万份,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传统险持有3000万份,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1000万份[3] - 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第二大持有人为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份额超1000万份[3]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第五大持有人为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持有份额800.16万份[3] 险资机构宽基ETF配置 - 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第一大持有人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持有份额2000万份[3] - 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第二大持有人为东海航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份额500万份[3] 险资权益投资趋势 - 险资机构在权益资产领域的布局品类和规模稳步上升[4] - 险资增配权益资产有望释放万亿级长期资金,提升市场机构占比与稳定性[4] - 险资配置强化价值投资与指数化趋势,降低市场波动,助力优质企业融资[4]
融中朱闪:新形势下市场化力量如何助力科创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7-24 19:40
市场化资本赋能科创投资新生态 - 国资投资基金成为主力军,呈现规模渐增、领域聚焦且多元协同的特点,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生态构建 [2] - 市场化FOF、上市公司、保险资金等也加入资本助力产业发展的行列 [2] 2025中国科创夏季投资峰会 - 峰会聚焦行业趋势解读,探讨LP投资布局,参与者包括各级引导基金、国有资本、市场化母基金等金融行业领袖 [3] 2025年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特征 募资领域 - 国资背景出资人认缴出资占比高达73.95%,占据主导地位,但存在同质化问题和市场化资金参与不足的挑战 [6] - 科创债落地,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其中国营机构发行13.5亿元,为股权投资提供新资金来源 [6][7] 投资赛道 -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投资热度高,呈现融资事件多、节奏快、金额大的特点 [8] - 消费与医疗板块回暖,恒生医疗指数与消费指数分别上涨47.89%和20%,受益于政策利好 [8] 退出路径 - A股IPO数量及金额仍处低位,港股IPO募资额达1071亿港元,同比增长718%,重回全球第一 [9] - 国资加速布局S基金,但面临估值定价、资产折扣和国资转让程序等挑战 [9] 市场化力量助力科创投资的路径 募资端 - 积极寻找市场化国资LP,如国家级母基金、央企母基金和地方国资中的市场化部分 [10] - 央企母基金采用母子基金+直投架构,70%资金投向子基金,30%用于直投,存续期长达15年 [10] 投资端 - 推动财务投资向产业投资转型,协调国资关系、产业龙头企业、被投企业协同和产业研究团队 [11][12][13][14][15] - 发挥早期阶段市场化投资作用,为国资轮投资提供标的,国资可在政策引导和孵化基建方面发挥作用 [16][17] 退出端 - 用活并购工具箱,上半年重大资产重组计划102起,同比增长121.74%,政策环境宽松 [18] - 利用香港资本市场桥梁作用,港股国际化程度高,上市规则灵活,资金流入创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 [19][20][21][22]
恒生指数四连涨牛气十足!站稳25000点,科技板块发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8:5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7月23日收报25538点,上升408点,涨幅1.62%,创三年多新高,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 [1] -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82%至9241点,港股全日成交额达3330亿港元 [1] - 恒生科技指数显著上涨2.48%至5745点,成交额前10名股票中有6家为科技公司 [1] 科技板块驱动因素 - 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发布《AI行动计划》,市场预期该计划将围绕基础设施、创新和全球影响展开,刺激科技板块上涨 [3] - 腾讯控股(700HK)上涨4.94%至552港元,因PayPal宣布与财付通等合作推出"PayPal World"跨境支付平台 [3] - 快手-W(1024HK)飙升7.08%至77.9港元创52周新高,连续4日累计涨幅超12% [3] - 阿里巴巴-W(9988HK)上涨2.46%至120.9港元,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Qwen3-Coder代码模型 [3] - 百度-SW(9888HK)和网易-S(9999HK)分别上涨6.08%和2.59%,因中国批准127款国产及7款进口网络游戏 [4] 其他板块表现 - 中资金融股板块表现强劲:HTSC(6886HK)涨超4%,中国人寿(2628HK)和中信证券(6030HK)涨超3%,中国平安(2318HK)和中国银河(6881HK)涨超1% [5] - 新消费板块逆市下跌:泡泡玛特(9992HK)跌超3%,老铺黄金(6181HK)跌超5% [5]
大类资产运行周报(20250714-20250718):美联储独立性受关注,风险资产周度收涨-20250721
国投期货· 2025-07-21 2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14 - 18日当周,美国6月CPI同比增速高于预期、PPI不及预期,美联储独立性受关注,美元指数续涨,全球股市商品收涨、债市回落;国内6月出口增速回升、进口转正等,股债商品周度收涨;市场对“反内卷”政策行业优化预期强,风险资产氛围积极,需关注政策预期后续变化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大类资产整体表现情况 - 全球股市多数上涨,亚太涨幅居前、欧股不佳,新兴市场好于发达市场,VIX指数低位运行 [8]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度抬升1BP至4.44%,债市回落,信用债>高收益债>国债 [15] - 美元指数周度上涨0.60%,主要非美货币兑美元普遍贬值,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落 [16] - 国际油价周度回落,主要农产品及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贵金属价格高位震荡 [18] 国内大类资产表现情况 - A股宽基指数普遍上涨,两市日均成交额抬升,成长风格突出,通信、医药涨幅居前,上证综指周涨幅0.69% [21]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2011亿元,资金面平稳,债市震荡偏强,企业债>信用债>国债 [22] - 国内商品市场周度续涨,油脂油料涨幅居前 [23] 大类资产价格展望 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带来的行业结构性优化预期较强,近期风险资产市场氛围积极,需关注政策预期后续变化情况 [24]
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中国资产”成下一个投资风口
上海证券报· 2025-07-17 07:39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1]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表现稳健[2] - 多家国际投行研究团队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原因包括"出口韧性"和"政策支持"[1] 外资机构预测调整 - 野村维持对中国今年下半年和2026年GDP增长的预测不变,但将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测小幅上调[2]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全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上调30个基点[2] - 瑞银上调中国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认为上半年增长得益于出口韧性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提振等[2] 经济增长驱动力 - 出口活动是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中国约占全球价值链活动的41%[3] - 以旧换新补贴支持下社零表现改善,以及出口增长表现稳健推动二季度经济增长[2] - 市场期待增量政策的进一步支持,特别是提振家庭消费和稳定房地产市场[3] 政策预期 - 预计下半年央行将下调政策利率20至30个基点,并出台更多措施促进房地产去库存[3] - 政府可能推动全年广义财政计划的剩余部分落地,包括计划中的以旧换新补贴[3] - 新增财政政策或于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推出[3] 资本市场展望 - 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情绪日益乐观,受国内政策支持和人工智能领域突破推动[4] - 中国股票估值相较于全球和区域内市场仍具有吸引力,预计下半年有进一步上行潜力[4] - 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配置略有回升,但仍低于2020年的高点[4] 投资理由 - 威灵顿投资看好中国资产的十大理由包括:具有吸引力的估值、基本面持续改善、更具韧性的经济模式等[5] - 中国资产颇具投资潜力,即使短期内无法排除关税进一步波动的可能性[5] - 科技板块涨势不仅限于AI领域,电动车和机器人领域也在积聚动能[4]
专访淡马锡吴亦兵:继续重仓中国,看好新兴消费和AI应用前景
第一财经· 2025-07-16 20:52
淡马锡投资组合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财年,淡马锡投资组合净值达4340亿新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50亿新元 [4] - 1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11.8%(新元计算),美元计算的1/10/20年期及成立以来回报率分别为12%/5%/8%/15% [5] - 全球直接投资板块中,中国、美国和印度是增长主要驱动力 [4] 中国市场投资布局 - 中国投资组合敞口占比从19%小幅降至18%,但绝对值增加40亿新元 [4][6] - 淡马锡长期重仓中国立场不变,超配中国市场比例显著高于全球投资者平均水平 [6] - 一级市场投资占比达49%,因会计处理延迟导致部分中国资产价值未充分反映 [6] 投资策略调整 - 2025财年投资额520亿新元(历史第二高),出售额420亿新元(20多年最高) [5][7] - 投资组合分为三大板块:新加坡企业(41%)、全球直投(36%)、合作项目/基金(23%) [5] - 强化灵活性以应对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注重现金流和韧性资产 [7][8] 科技创新领域聚焦 - 中国AI应用在to B场景具备领先优势,产业链完整性支撑长期发展 [10][11] - 淡明私募首支基金将投向生命科学早期研究,通过人民币LP扩大中国优质资产投资 [9][10] - 被投企业普遍尝试AI垂直应用,中国在数据与人才储备上具有优势 [11] 消费与房地产观察 - 中国消费市场成熟化表现为本土品牌崛起(泡泡玛特、小米汽车等)和服务型消费占比提升 [12] - 居民储蓄增加反映消费意愿不足,政策组合拳效果需时间显现 [11][13] - 房地产行业企稳回升是关键,当前风险释放速度快于预期 [13]
海南勇立潮头奋楫向前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4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党中央2018年4月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十四五"时期进入快速建设发展阶段 [1] - 2020-2024年期间实现多项政策突破:首张"中国洋浦港"船籍港证书、首架"零关税"飞机通关、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首条第五航权国际客运航线等 [2]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超2.5亿元关税,试点企业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产值从2023年47.8亿元增至2024年59.5亿元,预计2025年达80亿元 [2] 政策体系与产业效应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已扩展至粮油、玉石、呼吸机、肉类等产品,推动"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中高端加工贸易发展 [3] - "十四五"期间落地180多项自贸港政策文件,形成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3] - 2024年海南企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6.5亿元(同比+20%),其中出口1062.2亿元(+43.5%),进口1714.3亿元(+8.9%) [6] 国际招商与展会成果 - 2025海南全球产业招商大会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参与,西门子能源30年间在洋浦、文昌、东方等地完成多个能源项目 [4] - 第五届消博会规模创纪录:71国1767家企业参展,主宾国英国展区面积超1300平方米,品牌数量53个(同比翻倍) [5] - 泰佩思琦通过首届消博会落户海南,目前旗下品牌在海南开设14家门店,本届推出新子品牌"蔻驰之城" [6] 制度创新案例 - 电子提单将国际贸易单据传递周期压缩至小时级,海南已累计推出19批158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7] -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推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2849家南繁企业,引进种质资源905批次(价值11.6亿元) [8] - 海口江东新区通过电子提单等创新实现散货贸易数字化,中远海运散运货轮运输案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7] 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 - 海南电网制定35项具体任务服务自贸港建设,一对一保障576个重大项目、100家重点企业用电需求 [6] - 海口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创新种质资源引进机制,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8]
“IPO潮”来了
FOFWEEKLY· 2025-07-01 17:59
IPO市场动态 - 2024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企业达177家,同比增加145家,增幅约4.5倍 [3] - 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上半年总量85%,其中6月30日单日新增41家 [3][9] - 北交所成为受理主力,上半年115家,6月单月97家 [9][10] - 港股上半年完成43宗IPO,同比增加13家,募资1067.13亿港元,同比增长688.54% [17] 政策驱动因素 - 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8] - 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消费产业链企业通过发行上市等方式融资 [8][15] - 科创板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0] - 港股通过18A、18C章节等制度创新提供灵活上市通道 [18] 行业结构变化 - 未盈利企业IPO破冰,近半月4家获受理,包括禾元生物等 [14][15] - 消费领域复苏明显,百菲乳业、植物医生等IPO申请相继受理 [15] - 医疗和消费赛道迎来新契机,投资机构退出周期实质性重启 [14][15] - 港股出现3个募资超100亿港元项目(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 [18] 市场趋势展望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有望迎来约80只新股,融资1300-1500亿港元 [18] - A股与港股IPO市场双向复苏,为创投行业提供退出通道 [20] - 投行、律所等中介机构因港股IPO热潮进入高负荷运转 [18] - 2025年创投行业预计迎来希迪智驾等7-8家企业赴港IPO [18]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医药股低迷,有色金属股活跃
金融界· 2025-06-27 17:20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2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弱 恒生指数跌0.17% 国企指数跌0.47% 恒生科技指数跌0.07% [1] - 生物医药股和创新药概念跌幅居前 百济神州跌9.18% 荣昌生物跌6.17% 再鼎医药跌3.83% 康方生物跌2.48% 君实生物跌1.88% [1] - 教育股集体回落 思考乐教育跌4.07% 新东方-S跌2.1% 卓越教育集团跌2.11% [1] - 绿电概念、风电股和电力股下行 大唐发电跌5.69%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跌4.19%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跌3.81% 龙源电力跌2.15% 中国电力跌1.95% 华润电力跌1.76% [1] 电力行业供需分析 - 国泰君安期货研报预计全年总发电量达11.6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速11.2% 全年用电量预计为10.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速回落至5.9% [2] - 全年发用比仅为89.6% 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电力市场供需趋于宽松 [2] 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 - 内房股和物管股表现低迷 华润置地跌2.55% 新城发展跌2.14% 绿城中国跌2.52% 龙湖集团跌1.65% [2] 医疗和消费相关行业 - AI医疗概念、互联网医疗和医美概念股走高 平安好医生涨8.35% 阿里健康涨6.35% 巨子生物涨5.75% 晶泰控股涨3.96% 医渡科技涨3.94% 医脉通涨2.06% [2] - 黄金股和有色金属股上扬 江西铜业股份涨7.71% 天齐锂业涨6.78% 洛阳钼业涨6.26% 金力永磁涨4.8% 紫金矿业涨4.17% [3] - 高盛预计铜价将在2025年8月达到每吨约10050美元的峰值 [3] - 新消费概念、影视、婴童用品、汽车和体育用品表现活跃 小米集团-W涨3.6% 猫眼娱乐涨3.81% 滔搏涨4.7% 361度涨2.04% 泡泡玛特涨1.9% 中国飞鹤涨1.21% [3] 其他行业 - 稀土概念、机器人概念、煤炭股和物流等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