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

搜索文档
「毅」新闻 | 毅达资本再添上市企业新成员,华之杰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搜狐财经· 2025-07-09 06:57
2025年6月20日,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之杰,证券代码:603400)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毅达资本收获2025年度第四家IPO企 业。 华之杰成立于2001年,总部坐落于苏州,是一家致力于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产品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 主要从事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动工具的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及精密结构件等, 以及消费电子的精密结构件、 开关等。公司围绕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领域形成了"低电阻、低热量双 MOSFET电路技术"、"非拆卸式更新程序烧录技 术"、"双电机及控制系统技术"等为核心的32项底层技术组合,可进一步拓展至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公司目前在中国苏州、张家港,越南平阳及墨西哥蒙特雷设有四大制造基地,并在美国巴尔斯顿设立分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全球化布局,总占地 面积近10万平方米,员工超千人。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园林工具、新能源储能、工业控制等多元化领域。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可靠性,华之杰赢 得了与百得集团、TTI 集 ...
华中数控: 关于拟为控股子公司西安华数申请银行授信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5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拟为控股子公司西安华数申请银行授信1,000万元提供担保,授信期限一年 [1] - 担保金额与授信金额一致,为1,000万元,具体保证期间将依据最终签署的合同确定 [1][5] - 该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西安华数成立于2022年7月7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 [1] - 公司持有西安华数85%股权,西咸新区资本运营集团持有剩余15%股权 [3] - 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数控机床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智能制造相关业务 [1] 被担保人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3,734.86万元,总负债1,289.02万元,净资产2,445.84万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3,770.86万元,净利润415.68万元,但2025年一季度亏损171.59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下降至3,284.89万元,净资产降至2,274.24万元 [4] 担保决策依据 - 担保基于西安华数业务发展需要,有利于公司整体经营发展 [5] - 公司对西安华数具有控制权,能够有效监督其经营管理,风险可控 [5] - 西咸新区资本运营集团因国有相关规定未提供同等比例担保或反担保 [5] 公司担保总额情况 - 当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12,400万元,占净资产7.76% [5] - 对子公司担保总额74,360.86万元,占净资产46.52%,合计担保占比54.28% [5] - 本次新增担保后,公司担保总额将达105,760.86万元,占净资产比例升至66.17% [5]
瑞德智能(301135) - 2025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1 17:16
公司整体业绩与战略 - 2024 年公司制定 1+3+N 产业新格局,以家电智能控制器业务为核心,推动新赛道业务增长,拓展战略探索业务 [1]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6,240.30 万元,同比增长 18.06%;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 33,293.78 万元,同比增长 37.22% [1] - 未来公司将践行五大战略主轴,深化内部变革,秉持“创新驱动”理念提升核心竞争力 [1] 智能家电领域 - 公司聚焦业务结构优化,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家电智能控制器产品功能升级 [2] - 风扇、除湿机等产品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风扇和电暖器智能控制器成“八千万元级”王牌产品线 [2] - 2024 年公司家电智能控制器实现营业收入 96,752.06 万元,同比增长 13.07% [2] 机器人领域 - 公司开展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智能控制器产品已落地 [2] - 与外部云服务商合作处理数据,研发高精度控制模组等提升兼容性 [2] - 与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合作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进程,泳池、炒菜机器人已量产 [2] 宠物科技领域 - 公司实现智能鱼缸、宠物喂食器、宠物饮水机等智能控制器产品量产 [4] AI 领域 - 公司积极应用 AI 赋能电子信息产业,引入高端人才,投资 AI 硬件算力 [4] - 探索结合瑞德知识库应用,构建 deepseekR1 平台提升研发效率 [4] - 结合 1+3+N 产业格局探索各细分产品 AI 智能体 [4] 数智能源领域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便携式储能电源、家用储能设备储能电源 PACK 等 [4] - 自主研发的 BMS、MPPT 等技术已在行业内落地 [4]
科技引领人居未来!金茂绿建亮相2025中国五恒大会 共绘健康舒适智慧生活蓝图
环球网· 2025-07-01 13:50
行业大会概况 - 2025中国五恒大会在杭州召开 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舒适家居分会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等六大权威机构联合主办 [1] - 参会规模达2000余人 包括协会领导 权威专家 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及各地五恒精英集成商 [1] - 大会聚焦行业发展大计与产业未来规划 旨在推动健康 舒适 智慧 低碳人居环境建设 [1] 公司参展亮点 - 金茂绿建作为协办方亮相首届中国五恒展 展区设置企业优势 前沿技术 创新研发 优秀案例 全国招商五大板块 [1] - 通过专业展示吸引多家专业观众与行业领袖 促成合作洽谈 [1] - 抖音专场直播间累计吸引1.5万人次观看 线上互动热烈 [3]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发布《科技赋能 美好生活》主题演讲 推出户式科技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5] - 系统整合置换新风 毛细管网 能源热泵 智能控制四大技术 实现衡温 衡湿 衡氧 衡静 衡洁五重功能 [5] - 应用场景覆盖别墅 大平层住宅及月子养老等商业公建领域 支持个性化精装结合 [5] 市场拓展与荣誉 - 正式启动"五衡"户式科技系统全国招商计划 寻求合作伙伴共拓市场 [5] - 户式科技系统荣获2025第二届五恒系统创新产品奖 体现技术突破与创新性设计 [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耕建筑科技领域 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化 智能化 人性化发展 [7] - 计划打造更多"好房子"示范项目 助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 [7]
安源煤业拟3.7亿重组转型磁选行业 剥离煤炭业务负债率将降至55.87%
长江商报· 2025-07-01 08:02
资产置换与业务转型 - 公司拟以除保留资产及负债外的全部剩余资产及负债与江钨发展持有的金环磁选57%股份进行置换,置出资产和置入资产的交易价格分别为3.7亿元、3.69亿元,差额部分以现金方式补足[1] - 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退出煤炭行业,主营业务将变更为磁选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1] - 公司近年来受安全事故及煤矿停产整改影响,煤炭产销量下降,同时煤炭市场行情回落,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7655.58万元、1.14亿元、2.73亿元[3][4] 金环磁选经营情况 - 金环磁选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4.83亿元,净利润5405.19万元、5440.35万元,扣非净利润5150.69万元、5244.14万元[1][6] - 磁选设备类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5.88%、85.83%,其中电磁机为核心产品,占比分别为85.40%、82.64%[6]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12.76%大幅提升至22.51%,主要因加大产品出口力度[7] 交易影响与业绩承诺 - 交易完成后,公司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将由97.83%下降至55.87%,显著降低偿债风险[2][5] - 以2024年财务数据为基础,交易完成后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将分别变动至4.83亿元、310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5] - 交易对手方承诺2025年至2027年金环磁选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66亿元,分别为5469.03万元、5546.53万元、5625.60万元[2][7] 金环磁选竞争优势 - 产品服务覆盖全球2000余家客户,包括攀钢集团、宝武集团等头部企业,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重要市场份额[6] - 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等5大研发平台,在磁电选矿、离心重选等核心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技术参数与选矿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7]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37.37万元、1674.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9%、3.46%[7]
三花智控: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98,000万元[1] -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制度已建立,资金全部存放于专户[2] - 原募投项目包括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拟投入148,700万元)和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拟投入69,8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81,500万元[2] 募投项目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商用制冷项目实际投入124,662.71万元(进度83.84%),产生利息收益6,935.33万元,节余30,972.62万元[3] - 高效节能制冷项目实际投入44,844.90万元(进度64.25%),产生利息收益5,733.39万元,节余30,688.49万元[4] - 节余原因包括生产效率提升降低单位成本(节省15%设备采购费用)、设备性价比优化(节省20%固定资产投资)[4] 新项目投资计划 - 将高效节能制冷项目节余30,688.49万元投入"浙江三花智能驱动未来产业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0,000万元(自筹39,311.51万元)[10] - 商用制冷项目节余30,972.62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 - 新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5.29万平方米,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部件和仿生机器人零部件[9] 行业与战略背景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6.7%提升至2024年23.6%,带动热管理部件需求[11] - 仿生机器人产业进入大众化消费阶段,核心部件机电执行器价值量占比高[12] - 公司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2024年市占率分别为48.3%和65.6%,连续四年全球第一[15] - 2005-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3.3%,拥有48个全球生产基地[14][16] 项目实施基础 - 已取得项目用地不动产权证(浙(2025)杭州市不动产权第0076524号)和备案文件(杭钱塘工出【2024】13号)[10] - 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研发费用占比维持5%以上,具备机电执行器与热管理技术的协同开发能力[15][16] - 新项目选址杭州钱塘区工业用地,符合区域规划要求[14]
对赌协议倒逼上市,尚研科技冲刺北交所IPO 海尔“助攻”了这群美的旧将敲锣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0:37
公司上市申请 - 尚研科技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 拟冲刺上市 [1] - 2024年营收5 88亿元 同比下滑4 5% 净利润4409万元 同比下滑1 3% [1] - 存在对赌条款 若未能在2025年12月20日前成功上市 创始股东需履行股份回购义务 [1][14] 客户集中度 - 2024年对海尔销售收入占比达66 66% 2023年达73 30% [1][4]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2024年为89 02% 2023年为89 10% [6] - 同行业可比公司前五大客户平均销售占比仅47 75%-48 28% 显著低于尚研科技 [6][7] 管理团队背景 - 实际控制人卢高锋持股62 91% 曾任美的多个事业部高管 [2] - 5名董监高或核心技术人员有美的任职经历 [2] - 凭借团队资源切入家电头部企业供应链 美的为第二大客户 [2]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产品为变频驱动器 智能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 [9] - 2024年变频驱动器收入占比59 68% 智能控制器30 85% [10] - 2022-2024年变频驱动器收入占比50 93%-63 90%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 21亿元 6 16亿元 5 88亿元 [1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7万元 4467万元 4409万元 [11]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 54% 净利润下滑1 3% [11] 股东结构 - 深创投及关联方佛山红土合计持股6 25% [11] - 2021年入股时签订对赌协议 约定上市时间及回购条款 [14] - 若上市失败 创始股东需承担5165 89万元回购义务 [16]
上海洗霸: 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17
公司动态 - 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两家控股子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分别为维克森固芯(大连)科技有限公司和维克森(合肥)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1] - 两家子公司经营范围均涉及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电池制造及销售等业务 [1] - 维克森(合肥)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还涉及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及销售业务 [1]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水处理特种化学品及全自动智能控制在线加药保障系统与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1] - 新能源先进材料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收入,尚未实现盈利 [1] - 新能源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暂不构成影响 [1]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购买专利资产及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的议案》 [1] - 相关决议已于2025年5月22日刊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 [1]
国能日新20250625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国能日新 - **行业**:新能源发电、电力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驱动业务增长 - **新能源政策提升功率预测需求**:136号文要求新能源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显著提升对功率预测精度要求,推动电站端对功率预测和电力交易产品需求[2]。 - **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提速**:各省陆续出台政策要求存量分布式光伏完成“四可”改造,为公司功率预测业务提供新增长引擎[2]。 -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62.72%,非中长期交易电量增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利好公司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2]。 公司优势 - **市场份额领先及客户高粘性**:2019年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平均市场份额约为20%,服务新能源场站数量达4345家,功率预测业务续费率在95%以上[2]。 - **技术优势显著**:功率预测精度高,在国网组织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尤其在风电功率预测领域优势显著[2]。 产品线情况 - **功率预测产品**:服务发电端及集团公司下属区域公司,提供未来功率预测并上报电网,支持区域集控中心建设[6]。 -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服务发电厂,实现发电站与电网间指令下达、接收及整场发电设备调控[6]。 - **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面向发电厂,提供远程监控及数据统一管理[6]。 - **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面向电网公司,协助电网对辖区内新能源电源进行精细化管理与预测分析[6]。 - **创新产品**:包括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和储能能量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交易策略和实时充放电策略[6]。 业绩表现与预期 - **历史业绩**:营收从2018年的1.51亿元增至2024年的5.5亿元,归母净利润2024年达到0.94亿元,同比增长11.09%,净利率从2018年的13.62%增至2024年的17.21%,2024年毛利率为65.92%[7]。 - **未来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7.02亿元、9.15亿元和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77亿元和2.3亿元[4][31]。 行业趋势 - **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2015 - 2024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复合增速达16.6%,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复合增速接近40%,2024年风电和光伏装机占比显著提高[9]。 - **分布式光伏发展**:2016 - 2024年复合增速达56.68%,2025年一季度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52.5%[12]。 - **电力市场化改革**:2024年已有26家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2025年蒙西和湖北转正,2025年底前多省份有相关运行要求和时间表[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2024 - 2026年为主要布局期,计划投资7.5亿元补强负荷端和储能端资源短板,截至2024年9月底已落地43个项目,另有100多个项目在谈判[20]。 - **“旷明”大模型**:2024年10月首次发布,2025年5月升级至“旷明2.0”,应用于风电和光伏的多种预测,提升了全网新能源预测准确率[21][22]。 - **各产品线营收和毛利率预测**:功率预测产品、并网控制系统业务等各产品线在2025 - 2027年有不同的营收增长预期和毛利率变化[24][25][27][28][29]。 - **估值情况**:2025 - 2027年PE估值预计分别为45.8倍、33.4倍和25.2倍,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33.3%,2025年目标PE为56倍,目标市值为72.14亿元[32][34]。 - **可比公司**:包括智洋创新、远光软件和朗新集团,均与电力和软件相关[35]。 - **面临风险**: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电力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纯市场化竞争、主营业务无法持续增长等[36]。
向“智”升级 中德加强智能制造领域合作
新华社· 2025-06-26 20:24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成果 - 对接会促成28个贸易投资项目 总金额超68亿元 涉及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 生命健康 节能环保 人工智能等产业 [2] - 近100家德国企业及机构参与 包括宝马 西门子等龙头企业 [2] - 伍尔特电子已为江淮汽车等中国企业提供电池管理系统 智能控制器等产品 并与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合作研发智能产品 [2] 中德企业合作模式升级 - 合作模式从"技术引进"转向"联合创新"和"双向赋能" 形成全球智能制造协同范本 [2] - 55%在华德企预计中国竞争对手将在5年内成为行业创新领导者 半数德企计划通过中国伙伴提升竞争力 [3] - 通快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突破铜铝合金材料技术瓶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超2000种激光工艺 [3] 中德产业互补优势 - 德国企业强项:流程创新性 系统性 长期技术积累 [4] - 中国企业优势:供应链 发展速度 灵活性 思维开放性 [4] - 飞沃科技与德国Heggemann合作 融合中国低成本高效率与德国高质量精益生产 专注航空核心部件制造 [5] 中德合作生态建设 - 宝马中国接入DeepSeek 深化AI生态布局 此前已与阿里巴巴达成AI大语言模型合作 [5] - 法兰克福中德标准化合作创新中心投用 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成果 [5] - 安徽建成4个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 吸引大众汽车等100多家德企入驻 [5] - 湖南出台政策 对德资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 专项扶持对德合作园区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