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要素宽领域高水平深度融合
郑州日报· 2025-11-18 16:51
培育目标与体系 - 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分年度分批次培育20个左右两业融合发展区 [1] -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要素、宽领域、高水平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培育目标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引领全省两业深度融合 [1] 申报主体与资格 - 申报主体为县(市、区)和省级及以上开发区 [1] - 申报区域制造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占比需达30%以上 [1] - 县(市、区)上一年度地区生产总值需超过200亿元,开发区上一年度营业收入需超过100亿元 [1] 重点任务:技术应用与场景建设 - 夯实数智基底,推广应用数字孪生、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 [2] - 支持打造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用户体验中心等各类新场景 [2] - 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 [2] 重点任务:市场主体培育 - 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各类主体 [2] - 引进培育一批融合化、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 [2] -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与融通创新 [2] 重点任务:平台载体与项目建设 - 推动工业设计中心、质量认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共性技术平台等建设 [2] - 围绕产业园区“十百千”产业集群体系,配套建设共享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 [2] - 加强融合发展品牌赋能,打造两业融合领军品牌,办好地方特色品牌创建活动 [2]
东土科技:公司与“天工”机器人基于新一代具身机器人电子架构已达成合作意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7:27
合作进展 - 公司与天工机器人已就新一代具身机器人电子架构达成合作意向 [1] 公司角色与技术贡献 - 公司将依托其在机器人操作系统、工业总线及智能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参与合作 [1] - 公司将深度参与天工机器人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全国产化技术栈构建 [1] - 合作旨在助力天工机器人核心产品性能升级与新一代“大小脑”融合电子架构的落地 [1]
增值率86%!雷科防务拟“买断”尧云剩余股份,高管+股东“左手倒右手”
搜狐财经· 2025-11-08 13:41
交易概述 - 公司决定收购控股子公司尧云科技少数股东合计持有的24.4004%股权,收购完成后尧云科技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对价以评估值为依据,交易价款为1.17亿元 [5]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对方涉及公司股东及多名高管 [6] 交易目的与影响 - 交易有利于提高公司对子公司的决策效率,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权,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 [2] - 尧云科技是公司安全存储业务方向的主要子公司,深耕存储行业多年,发展前景较好 [2] 标的公司财务与评估 - 以2025年8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尧云科技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4.8亿元,较其审计后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58亿元增值2.22亿元,增值率86.31% [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尧云科技资产总额为35,064.34万元,股东权益为25,763.42万元,2025年1-8月营业收入为10,154.98万元,净利润为3,111.03万元 [5] - 交易增设业绩承诺条款,承诺尧云科技2025、2026年合计净利润不低于8200万元,并约定核心人员在协议生效起5年内不得主动离职 [5]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雷达系统、卫星应用、智能控制、安全存储、智能网联业务群 [7] - 公司已连续4年亏损,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2.41亿元、9.35亿元、4.43亿元、3.96亿元 [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33亿元,同比增长34.00%,归母净利润为-9061.33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2.61% [8]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降460.44%至-1.19亿元,主要受收入增加导致采购备货增加影响 [8]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11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5.60元/股,上涨0.72%,总市值约73.75亿元 [8]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三成 [8]
联创光电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5.03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4.55亿排名靠前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2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30日,于2001年3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1] - 公司主营半导体激光系列及微电子元器件系列、高温超导感应设备系列产品、智能控制系列产品等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为伍锐,其2024年薪酬为290万元,较2023年减少23.64万元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3亿元,行业排名27/88,高于行业中位数14.15亿元,但低于行业平均数154.9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4.55亿元,行业排名14/88,高于行业中位数5475.81万元,但低于行业平均数6.3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智能控制产品收入8.21亿元,占比49.81%,背光源及应用产品收入5.96亿元,占比36.15%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和15%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1.70%,较去年同期的40.62%略有上升,但低于行业平均的44.84%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9.73%,较去年同期的19.00%有所提升,高于行业平均的19.47% [3]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4.87万,较上期增加9.1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314.13股,较上期减少8.41%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80.06万股,而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等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超导业务进展 - 超导业务技术持续突破,下游应用拓展至商业航天电磁弹射,并于2025年7月中标相关项目 [6] - 高温超导实现聚变磁体应用,参与“星火一号”项目,卡位核聚变核心环节 [6][7] - 2025年感应加热设备产能为27台,计划2026年提升至81台 [7] - 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在光伏N型晶硅炉领域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7] 激光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77% [6] - 激光业务由子公司中久光电承担,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65% [7] - “光刃系列”激光反无人机装备于2024年完成首单出口,并计划以整机装备开拓海外市场 [6][7] - 公司正开拓军工等客户,加速全球化布局 [6] 机构业绩预测 - 浙商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6.3亿元、8.1亿元,同比增长91%、37%、28%,2024至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0% [6]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7.11亿元、8.69亿元 [7]
*ST精伦上半年预亏至多2200万元,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近5年来持续为负
深圳商报· 2025-07-17 10:55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00万元到-2,2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样为-1,900万元到-2,20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110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4416万元 [1] - 预计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300万元左右,较上年同期6,69594万元增长235% [1] 亏损原因 - 总体毛利不足以覆盖期间费用导致亏损 [1] - 自2019年以来净利润已连续6年亏损 [1]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近5年来持续为负 [1] 公司背景 - 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公司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集中在智能控制、商用终端、智能互联和人机交互领域 [2] 退市风险警示 - 因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公司股票于4月28日停牌一天,次日复牌后简称由"精伦电子"变更为"*ST精伦" [3] 二级市场表现 - *ST精伦低开后走高,截至发稿涨432%,报29元/股 [4]
华之杰今日申购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8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0 09:14
发行信息 - 公司此次发行总数为2500 00万股 其中网上发行800 00万股 [1] - 申购代码732400 申购价格19 88元 发行市盈率为13 05倍 [1] -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8000 00股 申购数量为500股的整数倍 [1] - 股票代码603400 股票简称华之杰 [2] - 参考行业市盈率34 45 显著高于公司发行市盈率13 05倍 [2] - 申购日期2025 06 10 中签号公布及缴款日2025 06 12 [2] -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8 0万元 [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 专注于锂电池电源管理 智能控制 无刷电机驱动和控制等技术 [1] - 主要为锂电电动工具 消费电子领域提供电源管理和动力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1] 募集资金用途 - 年产8 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投资42 608 58万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6 000 00万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资产13 52亿元 较2023年10 29亿元增长31 39% [2] - 2024年净资产7 35亿元 较2023年5 89亿元增长24 79% [2] - 2024年营业收入12 30亿元 较2023年9 37亿元增长31 27% [2] - 2024年净利润1 54亿元 较2023年1 21亿元增长27 27% [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2 05元 较2023年1 62元增长26 54% [2] - 2022-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21 97%-23 19%区间 [2] - 未分配利润从2022年2 7051亿元增长至2024年5 4547亿元 两年累计增幅101 6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