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猫砂盆C30/C40

搜索文档
商业化落地加速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减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1:50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5%至6.21亿元,亏损收窄18.5%至4.40亿元,现金流转正趋势显现 [1] - 消费级与教育级机器人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工业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并获全球最大单笔订单 [1][2][5] - 公司通过平台化技术路径降本增效,三费占比显著下降,运营效率提升 [6] 业务表现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收入2.6亿元(同比+48.9%),营收占比升至41.8% [2] - 教育智能机器人收入2.40亿元(同比+48.8%),受益于标准化方案及全球赛事生态扩张 [2] - 物流智能机器人收入5616万元(同比-5.7%),其他行业定制机器人收入6380万元(同比-29.8%)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183.5%,中标觅亿汽车9051.15万元采购项目 [5] 技术进展 - 完成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技术迭代,支持3分钟热插拔换电实现持续作业 [5] - 升级群脑网络2.0及自研智能体技术Co-Agent,实现单机自主与群体协同能力 [5] - 构建模块化技术平台降低定制化成本,技术外溢至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形态 [6] 财务与运营 - 研发投入2.18亿元,占收入比例35.1% [3] - 政府补助由去年同期3580万元降至460万元 [3] - 销售费用占比从47.9%降至36%,管理费占比从44.1%降至29.8%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4.27亿元收窄至-3.71亿元 [6] 战略与展望 - 预计2025年交付超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拓展半导体、航空等制造场景 [5] - 与Infini Capital签署10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 [1] - 现金流转正最快有望在明年实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