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涉及具体产品或服务

搜索文档
如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海口“清凉城市”建设实践值得借鉴
中国环境报· 2025-07-28 07:18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双重压力下,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可 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省会城市,海南省海口市直面高温高湿气候挑战,以气 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为抓手,通过生态筑基、空间再造、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的系统性实践,探索出一条 热带城市降温增效的特色路径,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清凉获得感"。 在被动式设计方面,海南能源交易大厦采用中庭中空设计,利用"烟囱效应"促进自然循环;层层叠叠的 绿萝藤蔓如瀑布般垂挂,错落有致的热带棕榈与耐阴灌木郁郁葱葱,点缀其间的三角梅绽放着鲜艳的色 彩,垂直绿化覆盖超1万平方米,通过植物蒸腾与遮阴降低建筑温度。海南省委党校新校区则大规模采 用高反射系数材料,70%以上的建筑外墙、屋顶及道路反射系数不低于0.4,有效减少太阳辐射吸收。 通过生态筑基、空间再造、科技赋能建设"清凉城市" 海口的"清凉城市"建设并非零散的工程举措,而是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系统治理实践。城市气候学 中的"冷源网络"理论为其提供了核心支撑。这一理论强调通过合理规划自然与人工元素,构建由水体、 植被、通风廊道、优化型建筑等组成的冷源系统,以此调节城市微气候、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