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炒菜服务
搜索文档
 机器人掌勺提出监管新课题
 经济日报· 2025-10-29 06:18
 行业趋势:餐饮自动化加速渗透 - 自动化浪潮已从区域走向全国,例如湖南品牌霸碗作为全国首家自研智能炒菜机器人连锁快餐,在全国签约门店已超过1000家 [1] - 不锈钢机器正在加速取代真人大厨,京东旗下七鲜小厨已实现一水儿的机器人掌勺 [1] - 北京的南城香也在大力推广机器人炒菜,显示出行业自动化趋势的加强 [1]   商业模式与成本优势 - 机器人炒菜出菜成本仅为传统店的三分之一,显著降低了售价,例如南城香的荤菜售价3.18元一两,素菜1.58元一两 [1] - 机器人属于一次投入长期运转,可替代月薪动辄上万元的经验丰富大厨,普通员工稍加培训即可操作,节省的人工成本直接转化为菜单上的低价 [2] - 七鲜小厨提供辣椒炒肉、小炒牛肉等小炒,连饭带菜送上门一份价格在15元到20元,极具性价比 [1]   产品稳定性与质量控制 - 机器大厨自带钢铁般的稳定性,温度设定好不会糊锅,放料跟随提示,避免了人类大厨手抖导致的菜品口味不稳定问题 [2] - 使用机器大厨的餐厅普遍设置明厨亮灶,让顾客见证配菜、炒制、出餐的全过程,强调“现炒”概念 [2]   消费者需求匹配 - 餐饮的关键在于提供的服务是否匹配顾客需求,而非厨师是人还是机器 [1][2] - 消费者更关心价格、食材新鲜度、味道和环境,有人追求效率、稳定与性价比,十几元一餐正合心意,有人则偏爱传统餐厅手艺的温度与仪式感 [2] - 行业经营逻辑始终是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核心 [2]   监管挑战与演进 - 当掌勺者变成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面临新情况,监管视角需拓宽 [1][3] - 监管重点需从健康证、后厨卫生等扩展到传感器灵敏度、程序运行正常等关系食品安全的方面 [3] - 探索为机器建立数字“健康证”,实现定期校验、数据留痕,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 [1][3] - 以往依赖突击检查的方式在机器大厨面前效果减弱,需通过设备数据接入、关键参数在线监测等方式,将监管节点前移,从事后惩罚转向事中干预 [3] - 需界定“现制现售”的边界,如果所有食材调料都是预制包,机器仅加热搅拌,是否算现炒需相关标准加以区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