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狗及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接连获光速光合、美团等投资,自变量机器人的端到端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2:14
公司技术优势 - 自变量机器人自主研发的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操作大模型WALL-A仅用二指夹爪即可完成拉拉链、叠衣服、浇花等复杂操作,任务成功率高达95%以上 [1] - WALL-A模型基于大规模通用知识预训练与多任务学习机制,在新任务场景中展现出零样本泛化能力,这是实现通用机器人的关键标志 [8] - 公司采用"端到端的一体化模型架构",突破以往单一专有任务训练模式,显著提高跨任务学习效率,在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4] 融资与市场表现 - 自变量机器人在成立不到一年半时间内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最新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 [1] - 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公司瞄准养老护理、家庭服务等增量市场 [12] - 公司计划今年在多个功能性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推动技术范式向产品范式转变 [9] 团队背景 - 创始人兼CEO王潜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生,曾在神经网络研究中率先提出注意力机制,其成果成为Transformer架构的关键 [3] - 联合创始人兼CTO王昊是北京大学计算物理博士,曾任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大模型团队算法负责人 [4] - 研发团队90%以上成员来自世界知名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及顶级高校,兼具机器人+大模型双重经验 [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被视为下一代机器人革命的核心,需要软件算法与硬件本体的紧密结合 [2][4] - 行业未来可能呈现百花齐放局面,不同企业将在细分场景积累认知,衍生更多垂直应用 [12] - 数据采集能力决定大模型泛化能力,大规模低成本真实数据积累对智能程度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9] 产品战略 - 公司同步自研机器人本体,形成"软硬一体"闭环能力,已在多步骤复杂任务场景中落地应用 [9] - 构建了以模型驱动的数据闭环体系,自主研发数十个数据处理模型和多代数据采集设备 [9] - 长期目标是让每个家庭拥有机器人保姆,预计人形机器人在C端规模化落地还需5-7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