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紫外线(EUV)光刻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光刻机之王阿斯麦计划推进100公顷扩建项目,一座荷兰小城撑起全球AI野心
36氪· 2025-10-10 10:47
公司扩建项目概述 - 作为欧洲市值最高的企业和全球唯一的先进光刻设备制造商,公司计划在荷兰埃因霍温市推进一项占地达100公顷的大型扩建项目 [1] - 该项目旨在实现业务增长目标,并满足人工智能热潮对基础设施日益增长的需求 [1] - 新园区位于距离总部约8公里的“智慧港工业园区北区”,未来可容纳额外2万名员工 [6] 扩建项目的战略重要性 - 公司在人工智能“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全球唯一能生产最先进光刻设备的企业 [4] - 各大AI公司正竞相投入基础设施的军备竞赛,而这些建设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公司的光刻机 [4] - 埃因霍温市长表示,如果没有公司的机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将会放缓 [4] - 本次扩建计划聚焦于提升尖端极紫外线光刻系统的产能 [17] 政府支持与投资 - 荷兰政府已为支持该扩建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拨款41亿欧元(约合48亿美元) [6] - 拨款中三分之二的资金由荷兰中央政府承担,其余部分由多家企业及21个地方政府共同出资 [6] - 尽管荷兰处于看守政府状态,但公司是少数能直接与经济事务部长沟通的企业之一,表明政府高度重视其战略地位 [16] 扩建项目面临的挑战 - 电力供应短缺:规划为新园区的土地仍是一片田野,尚未接通电力,市政当局正与能源公司协商以确保到2028年有充足电力供应 [7][9] - 审批延迟:公司目前尚未获得规划许可,预计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获批,项目所需的氮排放许可也仍在审批中 [10] - 政治不确定性:今年6月荷兰政府垮台加剧了政治动荡,10月29日大选中极右翼政党预计获胜,增加了政策连续性的担忧 [12] - 劳动力市场紧张:作为荷兰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埃因霍温未来十年企业预计需要约4万名技术工人,芯片行业尤其依赖高度专业化人才 [13] - 住房与交通瓶颈:可负担住房短缺与交通拥堵是两大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公共交通运力是项目关注的重点 [14][16] 技术核心与社区关注 - 极紫外线光刻系统运用短波光源,将复杂电路图案精准“刻印”在硅晶圆表面,实现更多晶体管在单一芯片上的集成 [17] - 最新问世的高数值孔径光刻系统凭借突破性的成像清晰度,将技术优势提升至全新高度 [17] - 公司需回应社区关注,当地居民对高速公路建设周期、公共交通运力、绿地空间保留及生态议题表示忧虑 [17] 公司背景与全球布局 - 公司的诞生与飞利浦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由飞利浦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共同投资设立 [18] - 尽管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产业布局,包括在中国台湾、美国康涅狄格州和韩国建设生产基地,但荷兰始终是其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的核心 [20] - 上月公司斥资13亿欧元领投欧洲人工智能领军企业Mistral,是其通过战略投资强化工业制造能力的重要举措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