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雾持妆粉底液

搜索文档
国货彩妆做面膜年销8亿,跨界“打劫者”上位
新浪财经· 2025-06-24 11:45
行业跨品类发展趋势 - 彩妆品牌橘宜集团收购功效型护肤品牌百植萃,标志彩妆企业正式进军护肤领域 [1] - 美妆行业呈现多品牌、跨品类发展趋势,护肤品牌拓展彩妆/香水/械字号,彩妆品牌则向护肤领域延伸 [3] - 跨品类发展成为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策略,部分品牌已通过此路径实现新增长 [2] 护肤品牌跨界彩妆/香水 - 护肤品牌跨界彩妆以底妆类产品为主流,占比78%的产品定价低于200元 [4][13] - 珀莱雅持妆夜气垫定价317元/14g,进入中高端价格带,销量7000+ [4][13] - 自然堂柔雾持妆粉底液销量达20000+,主打水润不卡粉差异化卖点 [4][11] - 香水品类定价偏高,双妹联名香水售价1200元/30ml但销量仅75件 [4][16][17] 护肤品牌进军械字号 - 械字号产品以重组胶原蛋白敷贴为主,玉泽产品定价达300元/5片 [7][13] - 薇诺娜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贴销量最佳达9000+,主打医美术后修复场景 [7][11][15] - 产品定位二类医疗器械,功效集中在浅表创面及术后护理 [7][11] 彩妆品牌拓展护肤领域 - 面膜成为彩妆品牌跨界首选品类,占比42.8%产品定价超100元 [9][13][14] - 毛戈平鱼子酱面膜年销售额超8亿元,占总营收20%以上 [9][17][18] - 完美日记仿生膜精华面膜定价140元/5片,销量1000+ [9][14] - First Cover精华次抛销量不足20件,显示跨界技术衔接难题 [9][17][19] 跨品类发展特征分析 - 成功案例普遍实现品牌心智迁移:毛戈平强调护肤品与彩妆协同,自然堂延续"水润"卖点 [18] - 价格策略分化:护肤品牌跨界走大众路线,彩妆品牌入局护肤主打中高端 [13][14] - 技术关联性决定成败,林清轩香水销量仅300+反映消费者认知断裂 [16][17][19] - 械字号产品技术要求较高,需匹配品牌原有技术体系 [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