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子酱面膜

搜索文档
大消费渠道脉搏:毛戈平华南商场同店增长优异,潮宏基强势获取份额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7 22:05
美妆行业表现 - 毛戈平百货门店同店增长10%+,购物广场店同店增速20%+[2] - 毛戈平百货商场店铺面积约30-40平方米,购物中心店铺面积约50-60平方米[2] - 毛戈平百货商场客单价600-900元,购物中心客单价300-600元[2] - MAC销售额持续上升,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2] - Dior/Nars/植村秀销售额均有所下滑[2] 黄金珠宝板块 - 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销售额下降10%-20%,潮宏基逆势上升40%[4] - 潮宏基坪效约为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的1.3-2.5倍[4] - 潮宏基通过黄金单克价格更低抢占市场[4] 运动服饰领域 - Adidas客单价800-1500元,同比增长5-10%,Nike客单价800-1500元,同比下滑15-20%[5] - 安踏和李宁客单价均约为500-70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5] - 哥伦比亚销售额同比增长10-15%,北面/狼爪同比下降5-10%[5] - 斐乐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5%,客单价为600-900元[5]
国货彩妆做面膜年销8亿,跨界“打劫者”上位
新浪财经· 2025-06-24 11:45
行业跨品类发展趋势 - 彩妆品牌橘宜集团收购功效型护肤品牌百植萃,标志彩妆企业正式进军护肤领域 [1] - 美妆行业呈现多品牌、跨品类发展趋势,护肤品牌拓展彩妆/香水/械字号,彩妆品牌则向护肤领域延伸 [3] - 跨品类发展成为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策略,部分品牌已通过此路径实现新增长 [2] 护肤品牌跨界彩妆/香水 - 护肤品牌跨界彩妆以底妆类产品为主流,占比78%的产品定价低于200元 [4][13] - 珀莱雅持妆夜气垫定价317元/14g,进入中高端价格带,销量7000+ [4][13] - 自然堂柔雾持妆粉底液销量达20000+,主打水润不卡粉差异化卖点 [4][11] - 香水品类定价偏高,双妹联名香水售价1200元/30ml但销量仅75件 [4][16][17] 护肤品牌进军械字号 - 械字号产品以重组胶原蛋白敷贴为主,玉泽产品定价达300元/5片 [7][13] - 薇诺娜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贴销量最佳达9000+,主打医美术后修复场景 [7][11][15] - 产品定位二类医疗器械,功效集中在浅表创面及术后护理 [7][11] 彩妆品牌拓展护肤领域 - 面膜成为彩妆品牌跨界首选品类,占比42.8%产品定价超100元 [9][13][14] - 毛戈平鱼子酱面膜年销售额超8亿元,占总营收20%以上 [9][17][18] - 完美日记仿生膜精华面膜定价140元/5片,销量1000+ [9][14] - First Cover精华次抛销量不足20件,显示跨界技术衔接难题 [9][17][19] 跨品类发展特征分析 - 成功案例普遍实现品牌心智迁移:毛戈平强调护肤品与彩妆协同,自然堂延续"水润"卖点 [18] - 价格策略分化:护肤品牌跨界走大众路线,彩妆品牌入局护肤主打中高端 [13][14] - 技术关联性决定成败,林清轩香水销量仅300+反映消费者认知断裂 [16][17][19] - 械字号产品技术要求较高,需匹配品牌原有技术体系 [11][18][19]
美妆618数据复盘以及下半年展望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美妆行业 - 公司:珀莱雅、兰蔻、欧莱雅、雅诗兰黛、修丽可、韩束、毛戈平、完美、恋火美妆、薇诺娜、彩棠、可复美、上美股份、若雨辰、巨子生物、润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今年 618 购物节整体销售情况**:综合电商平台销售额达 8556 亿元,同比增长 15.2%,但活动时间延长至 36 天,日均销售额同比个位数下滑[2] 2. **美容护肤品类表现**:总销售额约 400 亿元,天猫前五为珀莱雅、兰蔻等;抖音韩束居首,珀莱雅第二[3][4] 3. **各品牌表现** - 毛戈平:抖音增速 55%-60%,靠鱼子酱面膜等大单品;天猫护肤增速约 60%,彩妆约 40%,1 - 6 月累计增长显著[1][5] - 完美:抖音增速大几十个百分点,靠小金针系列等新品;天猫增速约 40%[1][6] - 恋火美妆:运营侧重常态销售,购物节表现平稳[1][6] - 韩束:抖音居首,同比增约 20%,降低达播比例至 15%,新品类拓展超预期,净利率提升[1][7][8] - 薇诺娜:抖音 GMV 接近 2 亿元,2025 年同比增速 20%,管理层求变成效显著[1][9][10] - 珀莱雅:抖音 GMV 达 4.5 亿元,增速有压力;天猫正增长,未来增速有望提升[1][11] - 彩棠:抖音增长超 100%,天猫四五十个百分点,新管理层下增长显著[1][12] - 可复美:5 月 13 日 - 6 月 18 日抖音 GMV 2.7 亿元,同比增 20%,受舆情影响日销下降,预计增速修复,优化渠道结构有望提净利率[3][13] 4. **行业投资建议**:美妆行业大盘增速符合预期,天猫和抖音扶持美妆品类;关注上美股份和若雨辰;巨子生物和润本因估值回调适合投资[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可复美 5 月 13 日 - 24 日同比增速超 80%,日销平均 1400 - 1500 万元,5 月 24 日后降至三四百万元区间,产品质量无问题,老客户支持[13] - 润本因品类拓展及渠道扩张预计有 30%增速[14]
毛戈平是伪装成化妆品公司的美容院
创业邦· 2025-06-21 11:02
核心观点 - 毛戈平通过独特的"产品+服务"模式,在化妆品行业实现高毛利率(84.4%)和净利率(22.7%),显著优于同行[6][18][32] - 公司构建了以专业化妆教学为核心的自营渠道体系,372家专柜数量国内仅次于兰蔻,线下渠道贡献超50%收入且会员复购率达99.7%[24][28] - 通过社交媒体爆款内容(如7.3亿阅读量热搜)与KOL合作(李佳琦直播等),6年实现营收增长超6倍[14][17] - 差异化竞争体现在将标准化产品"非标化",通过专柜试妆/教学服务提升附加值,线下渠道毛利率达86%[31][32] 商业模式 - 采用"培训+产品"双轮驱动,1.5年化妆课程收费33800元/人,2023年培训业务贡献1.5亿营收[10] - 专柜配备7名BA顾问,提供半脸试妆/眉妆定制等服务,消费满1800元送8次妆容服务,形成服务绑定销售的闭环[11][13] - 直营门店房租计入销售费用(占比49%),但相比营销投入具有更稳定成本结构[23][26]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38.85亿,净利润8.81亿,净利率22.7%高于珀莱雅(14.71%)/贝泰妮(8.77%)等同行[23] - 研发投入占比仅0.8%,显著低于华熙生物(8.7%)/贝泰妮(5.1%),反映彩妆行业技术门槛特点[29] - 至尊会员(年消费8888元)复购率99.7%,3.6万会员贡献线下32%收入[28] 行业对比 - 化妆品行业普遍存在"两高一低"特征:平均销售费率47-68%(完美日记68%),净利率多低于15%[20][23] - 彩妆市场规模仅为护肤品20%,客单价/复购率更低,产品同质化严重[29][30] - 线上流量成本激增:阿里系单用户获客成本2017-2023年涨32倍,倒逼品牌转战抖音等低成本渠道[22] 产品策略 - 高端化路线明确,鱼子酱面膜定价1800元超海蓝之谜12%,切入奢侈美妆市场[4] - 教学强制使用官方产品,形成培训到消费的转化闭环[10] - 内容营销突出实操性,B站16个视频均引发强烈互动,建立专业信任度[17]
毛戈平是伪装成化妆品公司的美容院
36氪· 2025-06-18 08:31
公司估值与市场表现 - 毛戈平市值达500多亿,相当于完美日记、华熙生物和贝泰妮的总和,仅次于巨子生物 [1] - 公司"鱼子酱面膜"定价1800元,比海蓝之谜贵12%,登陆巴黎老佛爷专柜 [1] - 2019年与博主"深夜徐老师"合作视频创造7.3亿阅读量,带动品牌知名度 [8] - 公司营收6年间增长超6倍,多次进入李佳琦直播间 [8] 商业模式与经营策略 - 通过化妆学校培养学员,学员需购买官方化妆品用于教学实操,2023年培训业务贡献1.5亿营收 [6] - 专柜配备7名BA(美容顾问),提供试装、眉妆定制和妆容教学服务,注册送一次服务,消费满1800元送8次 [8] - 2003年上海港汇恒隆专柜首月销售额19万,9个月成为商场销冠 [8] - 372家自营专柜数量国内仅次于兰蔻,多位于高端商场 [17] - 至尊风尚会员(12个月内消费8888元)复购率99.7%,3.6万会员贡献线下32%收入 [21]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3年营收38.85亿,净利润8.81亿,净利率22.7%,销售费率49%,研发投入比0.8% [16] - 毛利率84.4%,线下渠道毛利高达86% [25] - 对比同行:珀莱雅销售费率47.88%,净利率14.71%;完美日记销售费率68%,净亏损15亿 [13][16] 产品与研发特点 - 将标准化产品"非标化",通过专柜服务提升附加值 [23] - 化妆品行业技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依赖渠道和营销 [22] - 研发投入占比0.8%,低于珀莱雅(2%)和华熙生物(8.7%) [16][22]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化妆品行业呈现"两高一低"特点:高毛利率、高销售费率、低净利率 [13] - 线上渠道成本上升,阿里系单用户获客成本2017-2023年暴涨32倍 [15] - 彩妆市场规模小于护肤品,客单价和复购率较低 [21] 品牌优势与差异化 - 创始人毛戈平个人IP价值高,化妆技艺适合视频传播 [12] - 线下渠道效率高,400万会员贡献收入高于线上1100万会员 [25] - 服务与产品绑定,形成高复购率(整体超30%) [21]
毛戈平是伪装成化妆品公司的美容院
远川研究所· 2025-06-17 20:37
核心观点 - 毛戈平通过独特的"化妆教学+产品销售"模式,在高端化妆品市场实现高毛利、高复购率和高净利率,市值达500多亿,超越完美日记、华熙生物等同行总和[6][35][42] - 公司成功避开化妆品行业"高毛利、高销售费用、低净利率"的陷阱,线下直营专柜体系(372家)和会员服务(至尊会员复购率99.7%)构成核心壁垒[36][38][42] - 品牌差异化在于将标准化产品"非标化",通过专柜试装教学(消费满1800元送8次服务)提升附加值,线下渠道贡献86%毛利,整体毛利率达84.4%[50][55][56] 制造毛戈平 - 创始人毛戈平1995年因《武则天》化妆师身份成名,2000年创立公司,采用"学校培养BA(美容顾问)+专柜销售"模式,教学实操强制使用官方产品[10][13][15] - 北京分校1.5年课程收费33800元,2023年培训业务贡献1.5亿营收,专柜BA提供半脸试装等服务,非会员需消费1800元才能获得完整服务[15][18] - 2003年上海专柜首月销售额19万(KPI为9万),2019年通过博主"深夜徐老师"视频引爆社交平台,6年营收增长超6倍[19][21][22] 行业痛点与突破 - 化妆品行业典型特征:线上化率超40%(高于手机)、销售费用率普遍47-68%(珀莱雅50%、完美日记68%)、净利率多低于15%[30][31][36] - 流量成本暴涨:阿里系单用户获客成本2017-2023年增长32倍,完美日记等依赖线上营销的品牌陷入亏损(2021年净亏15亿)[32][34][35] - 毛戈平解决方案:直营专柜房租计入销售费用(占比49%),但降低对KOL依赖,线下会员仅400万却贡献超50%收入,线上1100万粉丝转化率较低[36][38][55]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3年关键指标:营收38.85亿(珀莱雅107.78亿)、净利率22.7%(行业平均<15%)、研发投入占比0.8%(华熙生物8.7%)[36][48] - 会员体系:至尊会员(年消费8888元)复购率99.7%,3.6万会员贡献线下32%收入,整体复购率超30%(华熙生物医美业务35%)[42] - 产品定价:鱼子酱面膜1800元/罐(比海蓝之谜贵12%),眼影盘800元/个,通过"买产品送服务"模式维持高溢价[5][18][54] 商业模式本质 - 将低技术门槛的彩妆(科丝美诗代工500件起订)转化为高附加值服务,类比眼镜验光、樊登读书的"非标化"增值[46][49][55] - 线下渠道效率反超线上:专柜服务使客单价和黏性显著提升,医美级毛利率(84.4%)接近爱美客[55][56] - 创始人IP不可复制:毛戈平个人技艺视频(B站16个视频)形成天然营销壁垒,替代成本极高[25][26][60]
弘则研究:重组胶原蛋白化妆品618电商销售情况调研
2025-05-28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化妆品行业、轻医美行业 - **公司**:珀莱雅、彩棠、可复美、毛戈平、红豆股份、完美、金波、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赫莲娜、SK - II、海蓝之谜、韩束、薇诺娜、花西子、YSL、尚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商平台销售情况 - **整体表现超预期**:2025年618期间,天猫销售额增长约10%(内部预期4% - 6%),抖音增长超40%,京东和快手分别实现10%以上和15% - 20%的增长[1][2] - **销售时间分布**:2025年618促销提前一周,截至5月25日各平台完成主要成交量的55% - 60%,6月1 - 18日占剩余30% - 40%[1][3] - **平台未来预期**:天猫化妆品类目最终增幅预计不超10%,抖音大概率保持40%以上同比增长[4] 品牌表现 - **国际品牌主导**:化妆品电商领域国际品牌表现优于国货,抖音上赫莲娜、SK - II等国际品牌销售额超珀莱雅等国货,国货仅韩束、珀莱雅和完美勉强进前十[2][3] - **国货表现参差不齐**:韩束稍有回升,可复美排名下降且受舆情影响增速约30%,彩棠表现亮眼,销量显著回升[1][5][9] - **各品牌增速预期**:珀莱雅主品牌全年增速10% - 15%,彩妆部分可达70% - 80%;毛戈平618期间保持40% - 50%增长;红豆股份预计实现50%以上增长达2.5亿元左右[1][9][13][23] 产品销售情况 - **重组胶原蛋白化妆品**:销售出色,同比增长38%,618期间打折力度大但销量可观,面膜折扣后销量达数万件[1][14] - **香水产品**:市场表现低于预期,线上销量不佳,线下或稍好,预售阶段仅售不到100单,推广后总销量一两千单[1][15][19] - **护肤和彩妆线**:护肤线以鱼子酱面膜为主导,全年预计销售额近10亿,618预计贡献1.5 - 2亿;彩妆传统底妆是核心增长点,预计保持50%以上增长,全年销售额5 - 6亿,618有望破1亿[16][17] 轻医美赛道成分 - **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预计达2000多亿元,增速超50%,越来越多品牌进入,但技术门槛高,头部品牌利润空间充足[33][35] - **玻尿酸**:C端市场呈现下滑趋势,B端应用仅有个位数浮动[36] - **麦角硫因**:在微商体系销售良好,逐步向C端大众消费市场辐射,预计在大众护肤品类目占一席之地[3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可复美退货率**:去年抖音美妆退货率25% - 30%,今年多数品牌降至15%,国际品牌降至10%,可复美仍接近20%,受舆情影响实际成交额受影响[10] - **毛戈平目标客户群体**:25 - 30岁人群增长量最大,核心人群30岁以上占比从65%以上降至62%左右,30岁以下增至37%左右,但年轻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且复购率约25%[25][26] - **投流策略变化**:毛戈平增加20%以上投流预算,倾向商品卡转化和短视频种草,底妆和鱼子酱面膜投放多,香水线上推广力度小;可复美和完美日记大促依赖达播,可复美达播占比约70%,完美日记今年达播占比增加3% - 5%[27][28][41][43] - **618期间王婷直播占比**:今年618王婷直播占比超60%,去年为70%,达人直播整体占比仍超60%,抖音平台商品卡成交和腰部达人占比提升,头部达人比例下降[24]
毛戈平20250523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毛戈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 年财务表现**:2024 年实现总收入 38.85 亿元,同比增长 35%;经调整后利润为 9.2 亿元,增速 40%;净利润为 8.8 亿元,增速 34%;彩妆业务收入 23 亿元,占比 59%,护肤品收入 14.3 亿元,占比 37%,较前一年下降 3.4 个百分点;线上线下销售相对均衡,线上占比 46%,线下占比 53%;线下增速 22%,线上增速达 51%;线下销售以直营为主,经销商销售额 8700 万元,通过丝芙兰分销约 1 亿元,线上直销 14.3 亿元,经销约 3.5 亿元[2][3] - **护肤品业务情况**:2024 年下半年护肤品增速环比走弱,仅十几个点,是商品策略和经营节奏调整结果;线上推广以抖音为主,大单品线下表现好但线上曝光不足;2025 年一季度加大抖音等平台推广力度,护肤品占比快速提升至 40%以上,新推素颜霜市场反响良好,占比提升至 6 - 8 个百分点[2][5][6] - **新品香水情况**:2025 年 5 月发布新品香水,销售表现符合或略超预期,线上渠道增速明显,部分热销 SKU 及 10 毫升试用装出现断货[2][7] - **品牌发展前景**:国海证券看好毛戈平品牌,定位中高端且稳固,预计未来三年维持 30%左右增速,五年维度保持接近 20%的增速,相对确定性较高;公司整体利润率良好,不排除未来有额外盈利机会[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6 月 10 日和 12 月 10 日分别有 7.5%和 35%的股份解禁,港股情绪较好,可能带来退出或新入场机会,公司或采取措施稳定股价[4][8] - 预计公司 2025 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 12 亿元[3][4]
谁在看好毛戈平?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2 10:48
毛戈平的高端定位解析 - 公司强调高端定位并非从低端转型而来 而是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 [4] - 2023年登陆港股后股价表现强劲 较上市首日大涨117%至113港元 [4] - 市场质疑点在于:增长与行业平价趋势脱节 高端定位可持续性存疑 [4] 行业背景与渠道策略 - 2024年化妆品零售二次下跌 高端市场未复苏 大众市场成主要增长点 [5] - 国际美妆企业加大平价品牌投入 营销策略转向激进 [6] - 公司坚持百货渠道战略 2024年占比仍达53% 显著高于兰蔻35%的水平 [6] - 百货渠道特点:高扣点(25%-50%) 高门槛 但客群价格敏感度低 [6] - 全国布局300+百货专柜 但一线城市密度不足 上海仅15家 vs 雅诗兰黛50家 [6] 产品与技术壁垒 - 专注功能性底妆品类 价格带300-580元 具备"换头"效果的技术溢价 [7][8] - 天猫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底妆品类抗跌性强 遮瑕品类逆势增长且市占第一 [8] - 消费者忠诚度高 仅10%用户会随意更换底妆品牌 [8] - 2024年复购率显著提升 线上从22%增至27.5% [10] 运营差异化策略 - 独创"改妆服务"体验 强化产品效果认知 形成消费粘性 [8] - 实施线上线下SKU差异化 线上主打300元价位 线下客单价500+ [11] - 对比国际大牌2016年后百货渠道沦为展示橱窗 公司保持渠道活力 [9] 商业模式总结 - 高端定位三大支柱:百货渠道稀缺性 底妆技术壁垒 精细化运营能力 [11] - 模式类比奢侈品牌而非流量品牌 实现可持续溢价 [11] - 为国产美妆提供差异化路径 证明可脱离"低价换市场"陷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