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站电缆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核电站电缆‌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运行现状、重点企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核电站迎来规模化建设机遇,核级电缆开启增量扩容新周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09:07
行业概述 - 核电站电缆是专为核电站特殊环境设计的关键配套产品,需满足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及低烟无卤阻燃等极端性能要求,承担电力传输、信号控制与系统保障的核心功能 [1][2] - 核电站电缆依据安全等级分为K1、K2、K3类,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仪表电缆及通信电缆,敷设环境则区分为干式、湿式及化学污染区电缆 [5] - 电缆材料需在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耐受性能及安全性能上满足极端环境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需求,例如需承受正常90-125℃、事故170-280℃的宽范围温度 [3] 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为总方针,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2030年增至1.31亿千瓦的阶段性目标 [6] - 近年来陆续出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从发展规划、安全保障、市场准入、成本管控等多维度为核电产业保驾护航 [6] - 在政策驱动下,2024年我国一次性核准11台核电机组,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核准规模 [9] 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58台,总装机容量6088.094万千瓦,机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三 [7] - 我国在运、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总数已达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首次位居全球核电规模榜首 [9] -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突破3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34.4亿元,未来有望保持约12%的年均增速 [9] 产业链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铜、铝等金属材料以及交联聚乙烯、乙丙橡胶等绝缘材料的供应商,部分高端特种材料如氟塑料、硅橡胶等仍依赖进口 [7] - 中游制造环节由江苏上上电缆、远东股份、宝胜股份等国内领军企业主导,市场集中度较高,国产化率突破85% [1][7][9] - 下游主要是核电站建设单位、设备制造商以及维护服务商,如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等,核电项目增多带动电缆需求持续增长 [7] 竞争格局 - 行业已形成以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为主导的竞争格局,技术壁垒显著 [10] - 领军企业如安徽电缆和上上电缆率先实现核岛安全壳内1E级K1类电缆等高端产品的国产化突破,产品寿命达60年,性能超越国际标准 [10] - 宝胜股份、尚纬股份、华菱线缆等企业在特种电缆领域形成有力补充,沃尔核材、鑫宏业等则在电缆附件、集成等细分领域构建独特优势 [10] 发展趋势 - 技术层面将以氟塑料等高端材料的国产化突破为基础,结合高温超导与智能监测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品性能 [10][11] - 市场需求场景正从传统核岛建设延伸至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电制氢等新兴领域,推动行业从"新建驱动"向"新建+运维"双轮驱动转型 [10][12] - 企业将加速全球化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沿线核电项目实现批量出口,推动国产核级电缆从技术突破迈向全球竞争优势的构建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