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
搜索文档
报名:第九届磁共振网络会议 iCMR 2025
仪器信息网· 2025-11-03 17:07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磁共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关键手段,已深度渗透并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医学、材料科学、食品安全及地球科学等众多领域, 为各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提供了强大支撑。随着前沿科学问题的不断涌现与应用需求的持续深化,核磁共振(NMR)、电子顺磁共振 (EPR/ESR)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核心技术体系亦在理论创新与方法优化中持续突破,推动着磁共振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在 磁共振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方面成效显著:科研单位勇攀高峰,在关键技术与高端方法上不断取得原创性成果;国内设备制造商聚焦核心竞争 力提升,通过在磁共振仪器硬件、软件算法及应用方法上的精耕细作,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本土动 力。 为进一步凝聚国内磁共振领域的创新力量,促进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协作,仪器信息网、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磁共振分会、北京波谱学会及《波谱 学杂志》将联合主办"第九届磁共振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iCMR 2025)"。本 ...
给废塑料“做体检”:我国科学家破解混合废塑料回收难题
新华网· 2025-06-26 11:28
行业研究 -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各行业,但大多数塑料不易分解,导致废弃塑料难处理难回收,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 - 生活中的塑料垃圾往往是五花八门混杂在一起,较难回收处理,除了少量废塑料可通过人工单独分拣、能被较好回收外,大部分混合废塑料需通过复杂分拣过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1] - 回收产品多为一些低附加值的燃气燃油等,经济效益有限 [1] 技术突破 -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给混合废塑料"做体检",以识别塑料内部关键化学结构,从而为其"定制"催化转化方案,将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 [1] - 生活和工业中产生的复杂混合废塑料,如餐盒、包装袋、快递袋、纺织材料等,不需经过复杂且效率低下的分类和分拣过程,全都可混合处理 [2] - 通过新方法可以'混着来',不挑品种,还能产出高价值化学品 [2] 研究成果 - 研究成果25日晚在《自然》杂志发表,《自然》杂志同期发文评论称"该成果是解决全球年产海量塑料问题的重要进展" [1][3] - 高效制备出了苯甲酸、乳酸、双酚A、丙氨酸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大幅提升了废塑料资源化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1] - 塑料结构中存在高度有序的碳氢结构,应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实现其中碳氢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 [3] 社会影响 - 为塑料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1] - 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帮助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为国家减碳作出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