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废塑料资源化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青岛惠城环保接受野村资管等70家机构调研 废塑料项目运行与扩产要点披露
新浪证券· 2025-10-13 01:37
项目运营与生产状况 - 20万吨废塑料项目于7月11日首次投料成功,8月试生产发现油气管线设计问题,经技术升级改造后于9月29日复产,复产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符合预期标准并已交付下游客户,目前装置持续稳定生产[1] - 公司建设了加氢装置以提升产品品质,目前项目装置负荷在70%至80%,力争在2026年一季度前后实现满负荷生产[1] - 装置不停产进行试验,利用20万吨项目摸索数据为后续扩产提供参数,试生产中出现的结焦等问题已解决,为后续扩产积累了经验[1] 产品销售与客户合作 - 塑料裂解轻油产品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正处于试用阶段,液化塑料裂解气客户为立拓新材料和茂化实华[1] - 公司与安姆科等多家公司在原材料供应、化学循环产品供应环节达成深度合作,产品享受绿色溢价,产品定价已与客户达成协议[1] - 公司与国外企业也表达了合作意愿,公司将拓展海外业务[1] 技术优势与原料供应 - 公司首创"一步法"工艺,涵盖气固两相差压输送技术、跨相裂解和逆流床反应器设计三大核心技术,实现连续稳定进料与装置大型化规模化[1] - 裂解项目原料依赖政府提供的垃圾资源,公司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已正式签署《意向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1] - 广东惠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原料端项目力争10月底投产,采用自动化操作以降低成本、简化流程,公司目前优先处理碳氢元素为主的塑料,未来将对PVC、PPT、橡胶、原油等原料裂解效果进行实验[1] 未来发展规划与产能扩张 -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为扩产奠定基础,多地政府与公司洽谈项目建设计划,包括揭阳、岳阳、菏泽等国内多地,其中部分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1] - 公司将依据国家发改委批复及原料回收情况推进扩产,扩产项目资金将通过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金融贷款多种方式解决[1]
给废塑料“做体检”:我国科学家破解混合废塑料回收难题
新华网· 2025-06-26 11:28
行业研究 -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各行业,但大多数塑料不易分解,导致废弃塑料难处理难回收,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 - 生活中的塑料垃圾往往是五花八门混杂在一起,较难回收处理,除了少量废塑料可通过人工单独分拣、能被较好回收外,大部分混合废塑料需通过复杂分拣过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1] - 回收产品多为一些低附加值的燃气燃油等,经济效益有限 [1] 技术突破 -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给混合废塑料"做体检",以识别塑料内部关键化学结构,从而为其"定制"催化转化方案,将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 [1] - 生活和工业中产生的复杂混合废塑料,如餐盒、包装袋、快递袋、纺织材料等,不需经过复杂且效率低下的分类和分拣过程,全都可混合处理 [2] - 通过新方法可以'混着来',不挑品种,还能产出高价值化学品 [2] 研究成果 - 研究成果25日晚在《自然》杂志发表,《自然》杂志同期发文评论称"该成果是解决全球年产海量塑料问题的重要进展" [1][3] - 高效制备出了苯甲酸、乳酸、双酚A、丙氨酸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大幅提升了废塑料资源化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1] - 塑料结构中存在高度有序的碳氢结构,应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实现其中碳氢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 [3] 社会影响 - 为塑料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1] - 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帮助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为国家减碳作出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