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
搜索文档
金丹科技:公司前三季度销量的增加主要是国内PLA产能逐步释放拉动了乳酸市场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7:01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产品销售增量,主要来自下游哪 些应用领域? 金丹科技(300829.SZ)11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前三季度销量的增加主要是国内PLA产能 逐步释放拉动了乳酸市场需求,同时,食品饮料及海外出口也构成公司销量增加的支撑点。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以草代粮”新篇章!丰原集团平邑9万吨乳酸、6万吨聚乳酸、6万吨聚乳酸改性料项目公示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28 14:48
丰原集团生物制造项目进展 - 平邑丰原乳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9万吨乳酸项目 利用秸秆糖经发酵、精制等工序生产乳酸 [2][3] - 平邑丰原聚乳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6万吨聚乳酸项目 以乳酸为原料通过脱水预聚生产丙交酯 再经开环聚合生产聚乳酸 [2][4][5] - 平邑聚乳酸改性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6万吨聚乳酸改性专用料项目 预计2026年1月建成投产 产品用于一次性塑料制品、仿瓷餐具、环保降解地膜等 [6][7] 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论坛主题为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以及非粮生物质能源 主办单位包括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9][10] - 论坛设置多个专场 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13][14] - 论坛将举办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100多项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 参会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锦和浙江大学多位教授 [11][13]
Nature子刊:鲁明/钦伦秀团队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肝癌转移的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10-22 12:0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 乙酰辅酶 | A | | (acetyl-CoA) | | | 合成量的增加,会促进癌症转移,并且是转移性癌症的一个关键代谢特征。为了维持高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乙酰辅酶 | A,癌细胞通常会增强对 | | | | 乙酸 | 的摄取,以促进乙酰辅酶 A 的生物合成。然而,乙酸的微环境来源,在很大程 | | | | | 度上仍不清楚。 | | | | | | | | | | | 2025 年 | 10 月 20 日, | | | 中国 | 科学院 |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鲁明 | | | | 钦伦秀 | | / | 朱文伟 | 团队 | ( | 沈立 王胜浩 | 、 | | 、 | | 高超 | | | 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 | ) | , Nature M | 在 Nature 子刊 | | | | etabolism | | | 上 | 发表了 | 题为: | | | Tumor-associate ...
金丹科技跌2.04%,成交额3994.0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5.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3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2.04%至17.78元/股,成交额3994.02万元,换手率1.40%,总市值40.4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75.32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295.23万元占比7.39%,大单买入404.16万元占比10.12%同时卖出584.25万元占比14.6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5.13%,近5个交易日下跌3.00%,近20日下跌12.76%,但近60日上涨3.3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成立于2006年8月10日,于2020年4月2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乳酸、乳酸盐、乳酸酯、混合物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中乳酸收入占比61.94%,乳酸盐占比20.67%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土地流转、可降解、新材料等 [1]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23万,较上期增加38.71%,人均流通股6730股,较上期减少18.17%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5.43%,归母净利润9579.63万元,同比增长56.31%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8401.33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788.24万元 [2]
倒计时10天!院士领衔,近百位生物制造领域专家出席!八大论坛!10月天津不容错过!
synbio新材料· 2025-10-15 10:32
会议核心定位 - 会议主题为“合成生物,驱动生物制造”,聚焦工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领域[3][12] - 该论坛是领域内历史悠久、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品牌盛会,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11] - 会议旨在汇聚产学研金各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11]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10月24日至10月26日,地点在天津滨海圣光皇冠假日酒店[7][12]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12] - 承办单位包括低碳合成工程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和享融智云(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3] 会议日程与核心活动 - 10月24日为报到注册日,并设有卫星会“高通量质谱前沿技术学术研讨会”及机构参观活动[13] - 10月25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大会报告,并发布《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白皮书2025》[13][17] - 会议设置八个分论坛,涵盖AI赋能生物制造、工业菌种创新、绿色化学品合成、未来食品、非粮原料利用、天然产物合成及一碳转化等多个前沿方向[13][14][18][20][22][24][26][27][28][29][31] 产学研核心议题与前沿动态 - 分论坛一聚焦AI赋能生物制造,议题包括蛋白质预测、计算化学模拟、酶约束代谢网络模型构建及微生物细胞工厂数字建模等[19] - 分论坛二关注工业菌种自主创新,涉及氨基酸衍生物新通路构建、工业表达系统及从发酵到酶催化的生物合成路径[21] - 绿色化学品合成分论坛探讨底盘细胞赋能、细胞工厂平台构建、群体感应应用、途径理性设计及乳酸绿色制造产业化等[22][23][24][25] - 未来食品生物制造分论坛议题包括可持续蛋白质科技、新食品原料管理、食用菌丝蛋白制造技术及酵母蛋白应用等[27] - 非粮原料及一碳转化分论坛关注生物质转化、木质素利用、CO₂高值化转化、甲醇生物转化及负碳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29][31][32] 行业领袖与机构参与 - 大会报告嘉宾包括钱旭红院士(超限制造与微流化学)、元英进院士(合成生物学及应用)及张学礼研究员(微生物细胞工厂使能技术与产业应用)等领军人物[15] - 参会机构覆盖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如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帝斯曼-芬美意、安徽丰原集团、邦泰生物等,体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行业趋势[15][19][21][22][23][24][25][26][27][29][30][31][32]
首创!中国科研团队利用海水合成可降解塑料PBS、PLA
synbio新材料· 2025-10-11 17:35
技术核心与原理 - 研究团队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电催化+生物催化”耦合策略的“人工海洋碳循环系统” [2] - 该系统可捕集天然海水中的CO₂,并转化为可直接进入生物制造的中间体,再进一步升级为多类高价值化学品与材料 [2] - 电催化环节采用新型电解装置,能在天然海水里连续稳定运行超500小时,二氧化碳捕碳效率达70%以上,并可同步副产氢气 [3] - 电催化环节成功研制出高活性、高甲酸选择性的铋基催化剂,可将捕获的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酸 [3] - 生物催化环节利用实验室进化与合成生物学手段,对海洋需纳弧菌进行基因线路重构,改造出能耐受高浓度甲酸并以其为唯一碳源高效生长的“工程菌” [3] - 该工程菌能够将甲酸精准转化为可降解塑料PBS的核心单体琥珀酸,以及PLA的单体乳酸 [3] 实验验证与产业化进展 - 通过碳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最终生成的琥珀酸分子中碳原子来自最初捕获的二氧化碳 [4] - 研究在1升和5升的发酵罐中完成了放大实验,成功实现了从实验室摇瓶级到中试水平的过渡 [4] - 基于合成的生物塑料单体进一步合成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PBS及PLA,并制备出示范吸管产品 [4] - 通过电催化与代谢通路的模块化设计与组合优化,该平台有望扩展至有机酸、单体、表面活性剂、营养配料等多元产品谱系 [4] - 未来计划在沿海地区构建集成化“绿色工厂”,依托电催化装置捕碳产甲酸,并通过发酵罐中的工程菌将甲酸转化为绿色塑料原料 [4]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研究有望为燃料、医药与食品配料等更广谱产品提供生物制造平台 [2] - 该技术平台有望服务于材料、化学、医药与食品等产业场景 [4] - 该研究旨在实现碳减排、资源利用和产业升级的多重目标,为我国落实“双碳”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4] - 随着技术优化与大规模应用,将构建“捕碳-产料-制品”一体化绿色产业链,实现“边捕碳、边产料”的可持续生产模式 [4]
首创!我国科学家实现海水中二氧化碳变生物塑料,可拓展多种生物制造产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10 15:41
文章核心观点 - 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电催化+生物催化”耦合策略的“人工海洋碳循环系统” [2] - 该系统可捕集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与材料 为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2][4] - 该平台技术以可降解塑料单体为示范案例 未来有望扩展至燃料、医药与食品配料等更广谱产品 服务于材料、化学、医药与食品等产业场景 [2][11] 技术原理与系统构成 - 系统采用“电催化+合成生物学”协同方案 构建了从“海水吸碳”到“材料与分子产出”的完整链条 [5] - 首个关键环节是电催化海水碳捕集 团队设计的新型电解装置能在天然海水里连续稳定运行超过500小时 二氧化碳捕碳效率高达70%以上 每吨二氧化碳捕集成本约为229.9美元 [8] - 第二个关键环节是生物催化转化 团队构建了能高效利用甲酸并将其转化为塑料单体的“超级细胞”工程菌 [9][10] 技术成果与性能指标 - 电催化环节通过两步法研制出高活性、高甲酸选择性的铋基催化剂 经放大电解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天 持续获得高浓度纯甲酸溶液 [8] - 生物催化环节的工程菌能够将甲酸精准转化为PBS核心单体琥珀酸和PLA单体乳酸 碳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最终产物碳原子来源于捕获的二氧化碳 [10] - 研究在1升和5升发酵罐中完成放大实验 成功实现从实验室摇瓶级到中试水平的过渡 [10] 产业化应用前景 - 研究团队已基于合成的生物塑料单体进一步合成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PBS及PLA 并制备出示范吸管产品 [11] - 未来计划在沿海地区构建集成化“绿色工厂” 依托电催化装置捕碳产甲酸 再通过发酵罐中的工程菌将甲酸转化为绿色塑料原料 [11] - 该技术平台具备模块化设计潜力 有望扩展至有机酸、单体、表面活性剂、营养配料等多元产品谱系 [11]
金明杰教授:非粮生物炼制如何实现全链条创新?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09 15:47
技术突破与全链条创新 - 构建新型预处理技术及生物炼制体系,解决了原料收储运成本高、预处理条件苛刻、毒性副产物多、生物转化效率低及木质素降解利用难等关键难题[2] - 通过数学建模解析秸秆高固酶解过程,开发高固酶解技术使可发酵糖浓度达200g/L以上[2] - 所得水解液无需水洗或脱毒即可利用工程微生物高效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乳酸、丁二酸、柠檬酸、油脂等产品[2] - 利用"生物漏斗"策略构建多株工程菌,实现木质素向黏糠酸和没食子酸等高值化产品的高效转化[2] 产业化进展与公司动态 - 金明杰教授于2024年在苏州高新区创办苏州溿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成套技术[4] - 公司技术突破了秸秆等非粮生物质废弃物到高附加值生物化学品的产业化瓶颈[4] - 相关企业畔米生物已获得天使轮融资[5] - 金明杰教授将出席2025年11月27-29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并作报告[5]
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丨经探号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40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111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 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较此前有所增长 [1][5]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整个河南A股板块的54.95% [8] - 两家豫股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分别为仕佳光子和新强联 [8]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 同比激增1169.77% [2] - 牧原股份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出栏量上升和养殖成本显著下降 [2][3]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 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 同比增长3.73% [3]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超越2023年全年净利润 [5]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业收入7.77亿元 同比增长5.43% 利润总额1.09亿元 同比增长72.82%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56.31% [7] - 河南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9% [8] - 风力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 生物质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 [8]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3.41亿元 受益于新能源产品收入显著提升 [9]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中创智领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 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6.36% [10] - 煤机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49亿元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AI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 [10] - 河南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12] - 中航光电 中创智领 宇通客车 安阳钢铁 龙佰集团等5家公司研发费用均超过5亿元 [12] 政策支持与资本运作 - 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措施》 围绕"7+28+N"产业链发挥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 [13] - 河南证监局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调研 截至7月底已走访46家公司 累计解决问题49项 问题解决率达87.5% [15][16] - 实施并购重组12单 涉及金额300多亿元 [16]
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
河南日报· 2025-09-02 07:33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111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2] - 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包括双汇发展 豫光金铅 神火股份 安阳钢铁等行业领头羊 [2][7]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河南A股板块54.95% 其中仕佳光子和新强联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10]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收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同比激增1169.77% 创近5年新高 [4]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收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同比增长3.73% [6]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0.07% 达到2024年净利润的64% [6]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5.43%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56.31% [10] - 河南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1.9% [11]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收3.41亿元 城发环境新兴业务加速开展 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11] 新质生产力推进 - 中创智领(原郑煤机)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增长16.36% [12] - 煤机板块营收101.49亿元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瀚博半导体培育工业智能板块 [12][13] - 河南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13] 创新与并购重组 - 河南钢铁集团围绕高端产品突破关键技术 形成行业核心成果 [13] - 河南省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措施 服务传统产业优化和新兴产业发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