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汁
搜索文档
桑基鱼塘、青春IP 解码千年农遗的破“圈”之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10:49
我国拥有25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占世界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还拥有188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 遗产。当下,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在守护千年农耕智慧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01 "鱼"路生金 一条鱼的共富之旅 一条鱼究竟能创造多少价值?在浙江湖州荻港村,答案远超想象:它可以是餐桌上的美味,可以是 研学课堂上的手工画,也可以是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金钥匙"。 这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正用一条鱼的旅程,讲述着古老农业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丰收故事。 从空中俯瞰,鱼塘星罗棋布,桑树郁郁葱葱。早上7点30分,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核心保护区 迎来了今年以来的"第一捕",渔民告诉记者,在这里生长的生态青鱼至少养上三年才会开捕,捕捞上来 的青鱼最大能有十七八斤。 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章阿占告诉记者,眼前的"桑基鱼塘"保留了2500多年前的"塘基种桑、桑叶养 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绿色生态系统。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渔民 章阿占:我们(的鱼)作为原生态养殖的,不吃饲料,都是吃青草、 螺蛳、麦芽,所以这个鱼的品质相当好,供不应求。 因为一直坚守着"古法养殖"的传统,这里的鱼从不愁销路。章阿占家的5亩"桑基鱼塘"每年产 ...
桑基鱼塘、青春IP 解码千年农业文化遗产破“圈”之路
央视网· 2025-10-22 10:25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 中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5处,占世界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另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8处[1][17] 浙江湖州荻港村“桑基鱼塘”模式 - 核心区保留了2500多年前“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绿色生态系统,实现古法生态养殖[4] - 5亩桑基鱼塘年产出鲜鱼12000多斤、优质蚕茧300斤,为农户带来近5万元综合收益[4] - 开发非遗餐饮“陈家菜”及鱼骨画、蚕丝体验等40多门研学课程,200多户近五分之一农户参与,接待研学团队800多个约1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超500万元[6] - 形成集渔业养殖、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4亿元,年综合产值超2亿元,带动周边1000余户共同富裕[8] - 引入院士专家讨论智慧生态净化项目,并开发古村解谜游戏、AI设计引擎等科技手段,设计50余款文创产品,推动农遗价值转化[8][11][13] - 成功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13] 其他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案例 - 云南红河县龙玛村依托哈尼梯田策划“村长有请”活动,吸引中外游客体验打谷、抓鱼、长街宴,盘活梯田和闲置农房资源[15][17] - 黑龙江宁安市上官地村打造稻作农业公园,年接待游客量近12万人次[17] - 广西龙胜县通过梯田景区全域辐射,带动多个乡村游景点错位发展[17] 行业整体趋势 - 农业文化遗产正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开发,通过深挖经济与社会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