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渔业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从智慧养殖到网红园区,崇明打造上海乡村旅游“天花板”
国际金融报· 2025-11-20 12:57
崇明区是上海发展的生态战略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先行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主战场。"十四五"以来,崇明区坚持生态 立岛不动摇,大力实施"+生态""生态+"发展战略,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奋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新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新标杆。 璞叶小镇让"寸土生金" 11月1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跟随"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集体采访活动,走进崇明区实地探访。 位于崇明陈家镇的璞叶小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分成了渔光互补养殖示范区、农业种植示范区、生活康养示范区、科普教育示范区。这个总投资约 9.5亿元的项目,结合"光伏+产、学、研"创新元素,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形成了空中发电、水下养殖复合经济,还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渔业于一 体。 走进璞叶小镇生态养殖基地的种苗繁育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圆形"大桶",清澈见底的水里,是一群群鲈鱼、长江鮰鱼等特色经济鱼种幼 苗。 per 11 and and the state the states of the states of the states of the states of the states of ...
南农晨读 | 农艺筑梦
南方农村报· 2025-11-20 10:03
南农晨读 | 农艺 筑梦_南方+_南 方plus 清凉的海风掠 过,送来南海深 处咸鲜的气息。 这不是岛屿,也 不是船舶,而是 一座即将唤醒深 蓝的养殖重 器。"湛江湾1 号"犹如一座"海 上城堡",矗立 在湛江招商邮轮 城码头边上,正 静静伏卧在海天 之间,蓄势待 发。 第三届广东林业 博览会将在梅州 举办 11月18日,广东 省林业局、梅州 市人民政府在广 州召开第三届广 东林业博览会 (以下简称"林 博会")新闻发 布会。广东省林 业局副局长王华 接、梅州市人民 政府副市长代伟 介绍了本届林博 会总体安排及筹 备情况,并答记 者问。据悉,本 届林博会以"绿 美广东、绿色富 民"为主题,将 【今日关注】 "湛江湾1号"正 式交付,唱响湛 江耕海牧歌 于12月1日-3日 在梅州世界客商 中心举办,将邀 请近400家参展 企业与采购商参 会。 聚焦大湾区农交 会|"媒体+"擎 旗,采购商俱乐 部开启农品流通 新篇章 粤港澳大湾区农 产品流通体系正 迎来重要变革。 2025大湾区农产 品交易会暨土特 产精品博览会 (以下简称"大 湾区农交会") 将于12月12日至 14日在广州广交 会展馆B区举 办。值此盛会, ...
耕海牧渔向深蓝
辽宁日报· 2025-11-08 09:58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项目为全产业链深远海养殖项目,由中交海洋资源开发(丹东)有限公司运营,计划总投资52亿元 [1] - 项目是对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积极响应,重点开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1] - 项目实现了“南鱼北养”的重要突破,选定大黄鱼与绿鳍马面鲀作为试养鱼种 [2] 养殖技术与产品优势 - 采用夜间捕捞作业以保持大黄鱼金鳞鲜亮和肉质鲜活 [1] - 养殖密度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约3公斤,使鱼类实现“瘦身”与“野化”,肉质更紧实,体形接近野生状态 [2] - 融合“深海+陆地”协同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水温、盐度等数据以优化养殖策略 [2] - 牧场位于北纬39°黄金纬度,拥有低温清澈、咸淡交汇的独特水域环境,接近野生鱼类生长环境 [2] 投资进展与产能规划 - 海洋牧场一期计划投资5.89亿元,计划建设27个重力式网箱和2座智能化桁架式养殖平台 [2] - 今年已投入1亿元以上,建成7个重力式网箱 [2] - 后续将建设约3.6万空方的人工鱼礁,用于营造鱼类栖息环境和海洋生态修复 [2] - “十五五”期间将加快投资进度,年底前开始桁架式网箱与人工鱼礁建设 [3] 运营成果与政府支持 - 2023年该海洋牧场营业收入有望达到3000万元 [3] - 丹东市通过专班服务、海域规划等举措为项目提供系统保障,形成了央企技术资金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结合的合作模式 [2]
能源早新闻丨“黔电送粤”再添绿色能源动脉
中国能源报· 2025-11-07 06:32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贵州投资规模最大的单项电网工程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投运,总投资17.85亿元,为"黔电送粤"增添绿色能源动脉[3] - 北部湾海域最大油气平台涠洲11-4 CEPD平台完成浮托安装,平台应用2套国产25兆瓦级发电设备,机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95%[2] 绿色低碳发展 - 中国在世贸组织提出加强涉碳标准合作建议提案,旨在应对全球涉碳标准碎片化问题[2] - 宁夏将68家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涵盖发电行业46家、钢铁行业4家、水泥行业15家及铝冶炼行业3家[3] - 全球首型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工船"湛江湾1号"交付使用,具备绿色能源供给功能,填补深远海智能养殖多项空白[4] 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探获7亿吨冶镁白云岩矿资源[2] - 瑞典议会通过提案,自2026年1月1日起解禁铀矿开采,并将铀归类为"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金属"[5]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科研人员在乌毛蕨植物体内首次发现稀土元素生物成矿现象,观测到其形成"镧独居石"矿物,为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新路径[3] - 湘电重装交付首批具备KA认证的8吨矿用锂离子无人驾驶电机车,配置先进无人驾驶系统,提升运输作业效率[7] 企业资本运作 - 淮河能源重大资产重组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淮河能源电力集团89.30%股权[7]
加纳每年进口近八万吨鱼类
商务部网站· 2025-10-23 01:3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鱼类产量因海洋污染及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活动而下降 [1] - 为满足当地需求,每年需进口超过79000公吨鱼类 [1] - 产量下降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社区生计 [1] 政府振兴举措 - 政府计划在西部地区大三点角建立加纳首个海洋保护区,面积约为700平方公里 [1] - 该保护区是沙丁鱼等重要物种的繁殖地,以及鲸鱼、海豚的迁徙路线和海龟的筑巢地 [1] - 该项目目前已获得内阁批准,旨在恢复海洋生态并提升鱼类生产能力 [1] 管理措施演变 - 历史上渔业管理主要采用非空间性措施,如季节性休渔和渔具限制 [1] - 海洋保护区属于新兴的空间管理措施,旨在支持鱼类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 [1] - 建立保护区并非完全禁止捕鱼,而是推广可持续捕鱼方式,以避免对渔业社区生计造成不利影响,并与蓝色经济战略相契合 [1]
桑基鱼塘、青春IP 解码千年农业文化遗产破“圈”之路
央视网· 2025-10-22 10:25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 中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5处,占世界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另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8处[1][17] 浙江湖州荻港村“桑基鱼塘”模式 - 核心区保留了2500多年前“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绿色生态系统,实现古法生态养殖[4] - 5亩桑基鱼塘年产出鲜鱼12000多斤、优质蚕茧300斤,为农户带来近5万元综合收益[4] - 开发非遗餐饮“陈家菜”及鱼骨画、蚕丝体验等40多门研学课程,200多户近五分之一农户参与,接待研学团队800多个约1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超500万元[6] - 形成集渔业养殖、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4亿元,年综合产值超2亿元,带动周边1000余户共同富裕[8] - 引入院士专家讨论智慧生态净化项目,并开发古村解谜游戏、AI设计引擎等科技手段,设计50余款文创产品,推动农遗价值转化[8][11][13] - 成功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13] 其他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案例 - 云南红河县龙玛村依托哈尼梯田策划“村长有请”活动,吸引中外游客体验打谷、抓鱼、长街宴,盘活梯田和闲置农房资源[15][17] - 黑龙江宁安市上官地村打造稻作农业公园,年接待游客量近12万人次[17] - 广西龙胜县通过梯田景区全域辐射,带动多个乡村游景点错位发展[17] 行业整体趋势 - 农业文化遗产正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开发,通过深挖经济与社会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7]
历时五年的渔业养殖纠纷解决了
人民网· 2025-10-19 09:41
案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秀丽公司旗下风景区水库因配合上游水电站化解险情,将水库水面放至最低水位,导致水体面积骤减、水质恶化[1] - 事件造成承包方庆丰渔业大量鱼苗、成鱼死亡及流失,损失近200万元,双方沟通赔偿未果进而对簿公堂[1] - 秀丽公司主张事故属于不可抗力,自身无责;庆丰渔业则称企业多年心血毁于一旦,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坚持索赔[1] 诉讼过程与行业困境 - 案件因渔业养殖损失鉴定困难,历经一审、二审、发回重审,耗时四年未能解决,双方矛盾持续升级[2] - 诉讼期间秀丽公司采取断电、关闭水库大门等措施阻挠庆丰渔业经营,双方陷入“互耗”局面[2] - 渔业养殖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损失鉴定困难重重是案件久拖不决的行业性难题[2] 调解策略与关键转折 - 法官团队采用“背靠背”谈心方式,先与庆丰渔业负责人沟通,倾听其诉求并分析诉讼风险,使其情绪平复并愿意配合调解[3] - 与秀丽公司沟通发现其经营本就不善,资金链紧张濒临破产,诉讼使其不堪重负,经说明调解益处后公司同意尝试调解[3] - 调解中庆丰渔业转变态度,表示并非坚持索赔而是希望继续养殖;秀丽公司也愿意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双方出现退让意愿[3] 最终解决方案 - 双方达成一致:庆丰渔业放弃近200万元索赔,按照原协议补足4年欠缴及占用期间的承包费[4] - 秀丽公司不再妨碍庆丰渔业开展养殖工作,并为其提供养殖所需条件,通过快速复产弥补损失[4] - 方案避免企业破产,使水库资源重新盘活,保障了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5]
科技让农业有了新样貌——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观察
新华社· 2025-10-17 21:20
行业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 参展产品约2.5万种 吸引采购商和专业观众5万余人 [1] 农业科技应用 - 食用菌采收机器人抓取成功率约94.6% 成套设备可实现24小时连续采摘作业 单台套采收效率相当于2名熟练人工 [1] - 蒜种分瓣分选机替代人工选种 装满一袋优质蒜种只需不到10分钟 效率相当于人工选种的200倍 [2] - 依托渔书智能体和元景范蠡渔业大模型 管理3万立方米水体只需要3名工作人员 [2] 技术发展趋势 -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展示最新应用场景 [2] - 现代农业在各类科技加持下有了新样貌 指尖种田和云端养殖成为现实 [1] - 数字技术正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新变革 在现代农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蟹业兴 乡村富——山东农担“渔业贷”助力黄河口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29 16:02
行业概况 - 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总面积达5万余亩,其中精养面积超3万亩 [3] - 年产量稳定在6000吨以上,年产值突破7亿元,品牌价值攀升至40亿元 [3] - 产业形成从生态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良性发展链条,是区域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3] 金融支持举措 - 山东农担东营管理中心构建“政策引导+产品创新+服务下沉”的立体化金融服务体系 [5] - 推出“渔业贷”专项担保产品,覆盖从苗种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周期资金需要 [5] - 建立“政府风险补偿+农担增信+银行放贷”的风险共担机制,服务延伸至全产业链 [5] 发展成效与前景 - 2025年山东农担为东营大闸蟹提供专项担保贷款4000万元,综合信贷成本控制在4.5%以内 [7] - 助力产业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养殖、集群发展”蜕变,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7] - 公司将持续深化政银担协作,强化全产业链金融支持,助推产业走向更广阔市场 [7]
宁夏“贺兰渔工”:盐碱地里养出“新希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4:04
盐碱地渔业改造模式 - 贺兰县通过科学引灌黄河水和改良土壤盐分结构 将盐碱地改造为连片标准化鱼塘 破解治理难题[3] - 采用"渔业改良盐碱地"模式 打破村民守着土地没收入的困境 实现资源变资产[3] - 形成"稻渔共生"和"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 提升水体利用率并产出优质水产品[4] 就业与技能培训 - 开展"贺兰渔工"专项培训 内容涵盖鱼苗培育 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实用技术[3] - 邀请资深养殖专家现场授课和手把手教学 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3] - 直接带动150人从事螃蟹养殖 捕捞和分拣工作 人均年增收一万元[4] 经济效益与产业提升 - 渔工月收入达5000多元 显著改善当地居民收入水平[1] - 螃蟹价格从每斤30-45元提升至45-65元 每年促进养殖户增收2.5万元[4] - 合作社吸纳11家农户参与养殖 实行统一种苗 管理 分拣和销售的"四统一"模式[4] 产业发展模式 - 建立"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 培育新型养殖能手[4] - 打造西北干旱地区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范例[5] - "贺兰渔工"成为盘活盐碱地资源和带动群众增收的亮眼名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