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檀香扇
icon
搜索文档
倒计时10天!“青爱的杭州”欢迎你踊跃参与
杭州日报· 2025-08-21 10:49
杭州青年文创与非遗推广活动 - 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百所高校团队参与 [2] - 浙江工商大学"非遗所思"团队探索十项非遗技艺 包括王星记扇制作(88道工序)、方回春堂膏方熬制、深奥灯彩、杭锻织造和玉石微刻等 [3] - 团队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用短视频展示非遗技艺 开发融合西湖、良渚文化的文创扇 并打造"非遗双语脱口秀"进行国际传播 [3] 工业遗产活化创新 - 中国计量大学团队创作百米漫画《我是杭钢1号高炉,这是我的70年》 描绘1958年第一炉1350℃铁水生产到现代文旅融合的转型历程 [6] - 漫画聚焦杭钢工业遗产70年发展三部曲:艰苦创业、时代蝶变和高歌猛进再出发 获得全国各地大学生喜爱 [6] - 团队通过蹲点式调研 以杭钢与新时代青年对话形式展现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 [6] 乡村文旅融合实践 - 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团队在建德李家镇开展"剧本游"项目 创作《化石守卫小英雄》《李家镇的石光密语》两套研学剧本 [7] - 项目配套制作化石科普图册 绘制11个剧游角色形象 开发"时光线索卡"、任务手册和纪念徽章等文创产品 [7] - 团队提出将剧游体验与农特产品联动 并计划引入AR互动和故事地图等数字化元素增强文化IP生态 [7] 青年创意与城市融合 - 大学生团队采用"守其魂、创其形"方式 让老手艺既保持传统精髓又实现创新突破 [3] - 青年学子通过怀旧风将复古韵味与现代审美融合 使杭州遗产成为与当代生活对话的"进行时" [5] - 活动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 欢迎全国大学生分享实践成果 [8]
“焐”出扇上风情(遇见)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非遗工艺与市场需求 - 非遗传承人陈琴擅长檀香扇烫花工艺,能将电笔的燎烫痕迹转化为水墨晕染效果,技艺炉火纯青 [1] - 定制檀香宫扇的需求来自准新娘,要求兼具实用性与传家宝价值,体现个性化设计 [1] - 陈琴通过深度沟通(如询问客户对《红楼梦》角色的偏好)精准把握需求,定制主题为"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场景 [1] 工艺细节与技术难度 - 烫花工序需极强耐心,电笔功率调至最低,采用"焐"的技法,耗时一个月完成画面 [1] - 扇面人物场景精细度极高,包括人物姿态、器物细节(鼓凳、香炉、陶瓷立筒)、卷轴装裱状态及发丝五官的层次 [1] - 拉花工艺结合芭蕉叶脉、太湖石等元素,营造园林层次感与仙气意境 [2] 产品品质与检验标准 - 成功作品需满足两点:檀香木保留醇厚奶韵(无苦味),一米外画面仍栩栩如生 [2] - 高档檀香扇在苏州传统中为嫁妆必备,象征婚姻调和与情绪疗愈功能 [3] 文化象征与消费场景 - 檀香扇被赋予"幸福快乐一辈子"的寓意,用于平息夫妻争执,兼具实用与情感价值 [3] - 扇面图案(如芭蕉)隐含人生哲理,引导使用者豁达面对风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