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技艺
icon
搜索文档
泉州小吃 添彩“美食之都”
人民日报· 2025-11-06 06: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31日公布新一批"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名单,福建泉州市成功入选,获"美食之 都"称号。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6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与美食的汇聚之地。 以"山海融合、清鲜雅味、多元共生、市井烟火"为独特风味体系,承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泉州 的美食基因里体现着开放与融合,与新闽菜一脉相承;泉州入选"美食之都"后,也将带动新闽菜在全世 界进一步传播。 街边不起眼的一碗面线糊里,盛着传承数百年的非遗技艺;古厝老巷飘香的姜母鸭,浓缩着独特的味觉 传奇——这座刚被授予"美食之都"称号的古城,正用舌尖上的美味吸引大家的目光。 ...
文化中国行·非遗焕新丨岁岁重阳 九九安康
央视新闻· 2025-10-29 09:38
重阳节文化内涵 - 节日核心意义包括登高敬天地和敬老报亲恩 [1] - 传统习俗包含赠菊花、缝香囊、共尝重阳糕及家人团聚 [3] - 强调敬老陪伴是长情传承 体现家庭温暖与社会关怀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 - 天津泥人张彩塑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超百年历史 [5] - 作品取材自民间故事与历史人物 注重塑绘形神四大要素 [5] - 非遗技艺在传统节日中通过创意形式焕发新生 [5] 文化传播与协作 - 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出品 [8] -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提供专项支持 [8] - 制作团队涵盖监制、制片、编辑及专家顾问等多方专业协作 [7]
“世界上最古老的阿胶品牌”——福牌阿胶获劳伦斯世界纪录认证
齐鲁晚报· 2025-10-17 21:34
核心观点 - 福牌阿胶被劳伦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阿胶品牌" 这是中国阿胶文化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里程碑 [1][4][23] 历史传承与认证 - 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691年 拥有清晰连续的传承谱系 [3][6] - 1856年咸丰皇帝御赐"福"字 福牌阿胶由此被封为"贡胶" [3] - 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6] - 1950年融合多家老字号作坊成立新中国第一家国营阿胶厂 [6] - 认证依据是品牌与"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艺"这一非遗技艺从未中断的传承链 [6] 品牌价值与行业影响 - 认证为阿胶行业树立了历史与品质的标杆 对"最古老、最正宗"的争论进行了权威正名 [8] - 认证为阿胶文化提供了真实可考的品牌发展史 成为其走向世界的"身份证" [11] - 此次认证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证明优秀传统文化能跨越地域获得国际共鸣 [23] 生产工艺与质量管控 - 生产遵循古法"四十九道工序" 并融合DNA分子级检测与AI智能管理等现代科技 [13] - 公司坚守"以第一质量做第一品牌"的理念 荣获"2024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 [16]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公司构建了"吃阿胶、喝参芪、品参茸、冲速溶、享补血"和N系列产品的"5+N"产品战略布局 [16] - 为消费者开发了鲜炖阿胶、福胶小丸子、阿胶酸奶酪等新吃法体验 [16] - 公司坚持建设"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构建开放的创新研发体系 [16]
非遗认证!美好食品以守正创新守护川味基因
中国食品网· 2025-10-10 09:57
非遗认证与市场地位 - “美好小酥肉制作技艺”于2025年9月正式入选成都市新津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 - 该产品年销售额达14亿元人民币,并已连续四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 [1][9] - 公司作为该非遗技艺的保护单位,致力于传统技艺的现代化传承 [1] 产品历史与文化内涵 - 小酥肉源于古代宫廷宴席,历经四代匠人传承,沉淀为川味文化中的经典符号 [1][3] - 产品在川渝地区具有深厚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是当地人童年记忆和乡愁的象征 [3] - 公司自2019年开始产品研发,通过邀请主厨参与、近300场消费者试吃等方式精准复刻传统风味 [3] 生产工艺与品质控制 - 产品生产严格遵循30道工序,传承“三炸三控”古法精髓以确保根根酥脆 [10][14] - 原料上精选猪腿肉,严格控制肥瘦比例,并坚持使用现磨汉源花椒以保留鲜麻香气 [10] - 该制作流程和标准已成为行业竞相学习和参考的范本,树立了工业化而不失本真的行业标杆 [14] 市场拓展与产品矩阵 - 产品已从川渝走向全国,进入14家工厂、超过10万家餐饮门店及千家万户的餐桌 [9] - 公司组建了寻品、研发、生产的“铁三角”团队,持续挖掘地域饮食文化,构建包括糖醋里脊、酥炸平菇在内的川味美食矩阵 [15] - 公司通过守正创新,致力于让非遗技艺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完成从“遗产”到“活产”的转变 [15][16][20]
展馆里来了德国团
河南日报· 2025-09-23 07:25
行业技术展示与吸引力 - 中国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高精尖实物展示吸引了国际专业人士的关注 包括卫星返回舱和国产芯片等 [1] - 智能机器人现场互动介绍情况 展现了行业在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 [1] - 精密涡轮机部件等展品让德国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印象深刻 显示出行业在高端制造方面的实力 [1] 国际交流与行业形象 - 来自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的100多名国际学生观摩技能大赛 表明中国技能行业具备国际吸引力 [1] - 外国嘉宾希望与中国参赛选手深入交流技能操作中的规范细节与实践巧思 反映了行业技术水平的认可度 [1] - 技能技艺领域展现的卓越实力让外国嘉宾感受到了一个真实、昂扬前行的中国 [2] 文化传承与行业融合 - 河南的非遗技艺展示吸引了首次来到中国的国际学生 体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能行业的结合 [2] - 技能领域成就展示了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精彩故事 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文化内涵和国际形象 [2]
“蒸”月饼出圈记:非遗花饽饽里的中秋新味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2:19
公司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为中秋节特别推出创新产品“馍”法月饼,采用胶东花饽饽非遗技艺蒸制而成,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巧思 [1] - 该产品自8月底开始接单,目前已订出300多盒,订单已排满,最远发往北京、上海和美国 [2] - 产品采用九宫格设计,包含黄河水波纹、中山桥落日、广寒宫玉兔等9块具有不同寓意的馍,坚持使用豆沙、枣泥、山楂等传统馅料 [4] 公司经营策略与生产模式 - 公司坚持“预订制”生产模式,绝不提前量产,以不加防腐剂、现做现发的方式保证产品口感与新鲜度 [5] - 产品制作工艺复杂,蒸制过程需反复调试以确保发酵后立体造型棱角分明,制作费时费力 [4] - 店主每年定期前往山东学习,不断吸收新技术和新造型,强调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大胆创新和拥抱变化 [5]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需求 - 创新产品满足了市场对低脂健康饮食的需求,传统蒸制方式避免了烤月饼的高糖高油问题,获得消费者认可 [2][5] - 消费者购买花饽饽不仅为了食用,更看重其文化寓意和仪式感,产品逐渐成为婚宴、寿宴、百日宴等重要场合的标配 [5] - 公司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习惯结合,例如将仪式感浓缩为一口大小,避免浪费且食用方便,精准契合当前市场需求 [2]
北京稻香村京式糕点制作技艺展厅向社会开放
贝壳财经· 2025-09-05 23:49
公司动态 - 北京稻香村前门店京式糕点制作技艺展厅于9月5日首次面向社会开放 [1] - 该展厅为2025年东城区"非遗焕新"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 [1] - 展厅本季以京式月饼为主题 邀请非遗传承人谢道云等大师现场讲解自来红 翻毛月饼 提浆月饼制作技艺 [1] - 展厅通过老物件和月饼模具(糕点戳 花棍 月饼模具)展示传统节日文化与习俗 [1] 行业活动 - 展厅将依托传统节日推出不同主题活动传播非遗技艺 [1] - 京式糕点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谢道云现场讲解翻毛月饼制作工艺 [3]
“焐”出扇上风情(遇见)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非遗工艺与市场需求 - 非遗传承人陈琴擅长檀香扇烫花工艺,能将电笔的燎烫痕迹转化为水墨晕染效果,技艺炉火纯青 [1] - 定制檀香宫扇的需求来自准新娘,要求兼具实用性与传家宝价值,体现个性化设计 [1] - 陈琴通过深度沟通(如询问客户对《红楼梦》角色的偏好)精准把握需求,定制主题为"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场景 [1] 工艺细节与技术难度 - 烫花工序需极强耐心,电笔功率调至最低,采用"焐"的技法,耗时一个月完成画面 [1] - 扇面人物场景精细度极高,包括人物姿态、器物细节(鼓凳、香炉、陶瓷立筒)、卷轴装裱状态及发丝五官的层次 [1] - 拉花工艺结合芭蕉叶脉、太湖石等元素,营造园林层次感与仙气意境 [2] 产品品质与检验标准 - 成功作品需满足两点:檀香木保留醇厚奶韵(无苦味),一米外画面仍栩栩如生 [2] - 高档檀香扇在苏州传统中为嫁妆必备,象征婚姻调和与情绪疗愈功能 [3] 文化象征与消费场景 - 檀香扇被赋予"幸福快乐一辈子"的寓意,用于平息夫妻争执,兼具实用与情感价值 [3] - 扇面图案(如芭蕉)隐含人生哲理,引导使用者豁达面对风雨 [3]
“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核心观点 - 短视频博主郑鸿杰通过内容转型聚焦非遗技艺传播和乡村文化推广 实现个人品牌差异化发展 [1][2][3] 内容创作转型 - 2015年开始拍摄自制手工艺短视频 每个视频制作周期达10-15天 从零开始摸索创作流程 [1] - 2023年战略转向非遗技艺题材 接触周边地区非遗项目并与非遗传承人开展共创合作 [1][2] - 学习大漆工艺耗时半年 剪纸走马灯制作需掌握特殊剪纸技法如折叠剪纸和力度控制 [1][2] 内容特色与形式 - 以乡间老屋和山野竹林为天然拍摄场景 使用木材等原材料制作物品 范围涵盖日用品到大型器械 [1] - 通过镜头展现淳朴乡村生活与手工技艺 采用多元形式呈现非遗技艺美学价值 [1][3] - 近期内容融合福建地域文化元素 包括莆田闹元宵习俗 泉州古村落和宁德下党乡茶馆等风土人情 [3] 运营发展路径 - 初期独立创作后因内容受欢迎组建专业团队 成为专职短视频博主 [1] - 面临同类题材博主竞争压力 部分竞争者作品视觉冲击力更强 促使公司坚持差异化定位 [1] - 未来计划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扩大非遗文化和乡村风情传播影响力 [3]
“期待再来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5:11
文旅推广活动 -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国际网红博主深度体验游活动,参与博主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覆盖粉丝总量超6000万[3] - 活动通过系列直播和短视频形式展示岳阳与张家界文旅资源,内容包括非遗技艺体验、自然景观游览及特色美食[3] - 博主平均年龄25岁,内容创作聚焦岳阳楼、大熊猫苑、张家界奇峰等核心景点,强化年轻化传播效应[3][4] 目的地吸引力 -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拥有10只大熊猫,成为国际游客重要打卡点[3] - 张家界在韩国市场认知度高,亲子游被视为"孝心黄金标准",景区配备韩文解说牌提升服务便利性[4] - 张家界融合自然景观与多元体验,包括《阿凡达》取景地营销、森林康养、极限运动(蹦极、飞拉达)及砂石画等文化项目[3][4] 文化体验内容 - 非遗项目体验覆盖岳州扇、芦苇画、巴陵戏(300年历史传统戏剧),国际博主参与汉服拍摄及戏剧互动[6] - 土家族文化展示包含织锦工艺与农耕体验,日本博主高度评价传统手工技艺[6] - 巴陵戏刀马旦表演吸引美国博主参与后空翻互动,强化文化沉浸感[2][6] 国际传播效果 - 加拿大博主扎伊德·埃利(粉丝900万)首次访华后表示"来了不想走",计划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真实中国形象[6] - 美国博主伊莲娜(粉丝1200万)称赞张家界奇峰"如电影画面",17岁年龄层代表潜在年轻客群[3] - 日本博主"米饭仙人"对比影视与现场戏剧体验,突显线下文化活动的感染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