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银沪深300ETF

搜索文档
中小公募持续布局ETF,入局时间≠竞争优势,三大因素成考量
券商中国· 2025-05-31 14:58
ETF市场新入局者 - 长城基金成为近三年来首家新入局ETF领域的基金公司 发行首只ETF产品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 并提前结束募集 [1][2] - 全市场已有54家机构布局ETF产品 总规模达4.08万亿元 其中12家头部公募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 合计占比85% [3] - ETF市场长期由华夏 易方达等头部公募主导 2019年以来虽有民生加银等中小公募加入 但多数止步于2023年ETF大发展前夕 [1][6] 行业竞争格局 - 入局时间早不等于竞争优势 交银施罗德等大中型公募早年布局ETF后长期停滞 建信基金时隔多年才重新发行新产品 [4] - 部分中小公募如国投瑞银 金鹰基金等虽早期发行过ETF 但后续未再跟进 南华基金仅保留首只湾区主题ETF [5] - 融通基金 东财基金等中小公募在2022年后持续跟进 东财基金10只ETF中有9只为2022年后成立 包括主流宽基产品 [6] 后发者布局策略 - 新入局者需重点考虑三方面:差异化指数选择 专业运营团队建设 以及产品费率与盈利模式的平衡 [1][8] - ETF业务存在较高门槛 系统成本超千万元 需配套投研和营销团队 同质化竞争下持续营销投入是关键 [8] - 部分公司如中欧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选择非ETF指数路线 中欧29只指数基金均为非ETF产品 兴证全球13只亦然 [7][8] 产品发展动态 - 长城基金旗下11只开放式指数基金中9只为2017年后成立 但此前从未发行ETF [2] - 民生加银三只ETF规模从成立时的2-5亿元萎缩至不足5000万元 反映中小公募ETF持续运营挑战 [6] - 当前宽基ETF管理费普遍降至0.15% 行业主题类维持0.5% 费率选择影响公司盈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