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利文化体验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已达4处,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活着”的遗产彰显川人治水智慧
四川日报· 2025-09-11 08:26
9月10日上午,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公布了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四川彭州湔江堰成功入选。目前我省世 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数量达到4处。 水利灌溉,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支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则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此次新入选的彭州湔江堰有何特点?我省4处世界灌溉工 程遗产又蕴藏着哪些传承古今的治水智慧? 此次申遗成功的遗产体系及保存现状包括水利工程遗存、非水利工程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其中,水利工程遗存更是一部"治 水智慧的活态史书"。 为什么是湔江堰? 彭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湔江堰巧妙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优势,采用平梁分水的技术方法,形成"湔水九分"的水网脉络,解决 了湔江来水四季不均、春旱夏涝的状况,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也充分体现了古人"灌排兼用,平分春水"的治水理念。 双水源互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相比我省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彭州湔江堰的建设时间晚了100多年。它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湔江堰灌溉工程是龙门山系众多小冲积平原平梁分水的杰出代表性工程。"彭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水利工程不仅满足了灌排 需求,而且形成分水灌溉、泄洪排沙,相互依存、共为体系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