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功率器件

搜索文档
功率半导体行业专家交流
2025-10-16 23:1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功率半导体行业,核心公司为安世半导体,并广泛讨论了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和下游应用市场[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安世半导体受制裁影响与市场反应 * 安世半导体东莞、马来西亚、菲律宾封测厂受中美管制影响,许多产品在封装测试完成后无法出货,逻辑产品线受冲击最大[1][2][3][4] * 安世半导体销售存在大量发货停滞问题,代理渠道销售占比超过60%,渠道库存出现严重错配[2] * 客户反应迅速,在10月份黄金周假期结束后已寻求替换方案[2] * 功率半导体企业对博士中国、比亚迪等美元结算客户销售几乎停止,部分客户尝试人民币结算[3][12] * 安世问题解决时间难判,或需重大架构调整或业务剥离[3][13] 国产替代机遇与竞争格局 * 国内逻辑信号芯片供应商稀缺,仅未上市公司润石科技涉足[1][5] * 安世在汽车功率器件上门槛降低,国产替代加速[1][5] * 汽车客户替换供应商验证周期约3-6个月,若代码管控已有其他供应商可加速切换[1][6][7] * 国内车规功率半导体市场,华虹系、新节能(拥有12寸晶圆厂)与安世直接竞争,小管子领域乐山无线电、杨杰科技等竞争激烈[1][8] * 国内汽车行业优先选择本土供应商已成共识,主机厂对供应商资质要求严格,包括拥有12寸晶圆厂或强大把控能力[12] * 国产供应商在国内车规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约为20%到30%[14] 下游需求与市场趋势 * 功率半导体下游需求复苏,电源行业受AI拉动增长显著,服务器配套电源需求大[1][10] * 储能和AI领域对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显著,但产能过剩导致单价难涨[3][16][23] * 消费电子领域出现复苏迹象,包括智能设备和无人机应用等[10] * 功率器件价格滞后于其他半导体产品,服务器赛道供不应求但价格仍处于低位[1][11] * 明年(2026年)IPD和模块需求确定,中低压部分由汽车、服务器和储能市场带动[17] * IGBT与模块需求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见底、订单复苏以及AIGC领域复苏[18][19] 产品价格与技术动态 * 8寸传统沟槽式MOS晶圆最低价约1,000元人民币,12寸晶圆最低价约2,800元人民币,高端产品可达5,500至6,000元人民币[20] * 碳化硅器件(如1,200伏40毫欧姆规格)价格从初始25-30元降至目前约6.6元,已接近底部[21] * 服务器用硅基MOS方面,华虹(优势40V)、新联电子(发力150V)、杭州新迈等技术发展较快[3][24] * 英伟达服务器白皮书提到未来核心应用功率器件将是碳化硅和氮化镓,但短期内硅基MOS仍有较大拉动作用[23] 库存与供应链状况 * 渠道库存水位相对健康,MOS约4个月,小管子约2.5至3个月[22] * 原厂自有晶圆厂多数满产,原厂库存水位不高,一般在一个月以内[22] 其他重要内容 * 安世车规市场领先优势源于严格质量体系,但国内厂商快速追赶,差距缩小[1][8][9] * 车规级ESD保护器件主要用于座舱应用,安世覆盖该领域但竞争充分[23] * 艾瑞被列入清单后,对TI(德州仪器)在中国区出货会产生影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