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马号遥控潜水器
icon
搜索文档
一簇火苗映照万亿蓝色经济:全运圣火背后的“海上新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2:09
深海科技与海洋经济 - 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2] - 广东近年将“向海图强”战略与科技创新结合,在深海探测、机器人、工程装备等领域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产业链雏形 [10] - 广东拥有超过100个省级以上涉海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过8万家涉海企业,构成海洋科技创新矩阵 [11] 关键技术与装备突破 - “海马”号ROV是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实现了我国在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 [4] - 可燃冰海底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实现了甲烷气体稳定控制和高效燃烧,成功在1522米深海引燃“源火” [1][7] - 全球最先进、钻探能力最强的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建成入列 [11] 海洋工程装备与产业集群 - 广州、珠海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格盛1号”等海洋重器频频亮相 [2][10] - 以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为代表的造船巨头手握排期至2029年的巨额订单,正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智造”升级 [11] - 南沙企业深海智人自主研发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实现商业化应用并批量化出口 [11] 产业政策与资金支持 - 自2018年起,广东连续7年累计安排近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海洋六大产业创新发展,突破281项关键技术瓶颈 [13] - 专项资金直接带动配套研究投资17亿元,产业带动超218亿元,推动海洋六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13] - 近五年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6.8%,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3]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 粤港澳三地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深圳(AI与高新科技)、广州/珠海(装备制造与海试)、香港(国际金融与资本对接)的优势互补闭环 [14] - 香港大学与深圳前海联合研发的AI无人船“海擎一号”启动运营测试,是“香港研发、前海转化”模式的标杆案例 [14] - 今年6月发布的《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明确提出深化与香港、澳门在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