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
icon
搜索文档
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 - 北斗三号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全球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2] - 国产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负载500公斤重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 [2] - 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产线验证,国产化率突破83% [2]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 [2] - 全国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3%、12.8%、11.8% [3] 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 - 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 [3] - 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3] - 智元人形机器人通过自研一站式开发平台和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提升生产能力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4] - 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上接连取得突破 [4] -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实现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 [5] - 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6] - 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6]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6]
坚持创新引领实体为本服务赋能全力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广州日报· 2025-06-11 06:14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广州将加快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构建以珠江为纽带的海洋创新发展带[2] - 计划高水平打造临港经济区,深化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形成点上开发、适度集聚、优近拓远的发展格局[2] - 对标先进城市和地区,深入挖掘发展潜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塑造海洋经济新动能新优势[3] 海洋产业布局 - 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巩固远洋运输、航运交易、海洋旅游等产业优势[2] - 大力发展法律服务、金融服务、船舶认证检测等专业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 - 聚焦港、船、能、药、游等赛道,推动船舶和海洋工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邮轮游艇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3] 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 - 建好用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 - 高水平建设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广东)、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深耕深海极地、水下无人系统等关键领域[3] - 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深海空天融合发展[3]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 - 全面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中船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 - 推动船舶制造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制造基地[2] - 完善本地配套,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加强强链补链延链靶向招商和企业培育[2][3] 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 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开展海洋能、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 - 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2]
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梦想”号总设计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挺进地球深部的“国之重器”
环球网资讯· 2025-05-19 07:01
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 "梦想"号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集成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多项国际首创设计 [1] - 该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综合性能大幅提升且运营成本控制良好,突破全球技术难题 [1] 技术参数与性能优势 - 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高81.2米(相当于25层楼),最大钻深能力1.1万米,为全球唯一有望钻透莫霍面(地壳与地幔分界面)的钻探船 [3] - 船舶综合性能国际领先:可抵御16级超强台风,最大可变载荷1.5万吨,续航作业120天(比国外同类船提高60%),最大航速超13节(比国外先进船型提速8%) [3] - 钻采作业能力国际领先:配备全球首台兼具油气勘探与岩心钻取功能的液压举升钻机(举升能力907吨),采用连体双月池设计提升硬岩钻进效率 [4] - 船载实验能力国际领先:实验室面积比国外同类船扩大40%,涵盖9大学科研究功能,为全球最大、功能最全的"海上移动实验室" [4] 行业竞争与创新突破 - 全球现役同类船仅剩日本"地球"号(5.7万总吨),美国"决心"号已退役,"梦想"号以3.3万总吨实现更高钻探效率且运营成本显著优化 [5] - 独创4种钻探作业模式,通过创新设计将空船重量降低1%、重心高度降低2%,总高度比"地球"号减少40%,通航适应性提升 [6]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具备自主组织深海钻探航次能力,从国际合作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 [7] - 推动中国从"造船大国"迈向"海洋强国",重塑全球深海探测格局,为国际科学界实现"打穿地壳"目标提供关键装备支撑 [7]
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融湾向海、走向世界 “海上城堡”“海上渔场”都是广州造!
广州日报· 2025-05-19 03:13
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 - 广州船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2024年预计超500亿元,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两家企业合计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13.2% [1][10] - 广州龙穴岛造船基地年造船产能超550万载重吨,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 [10] - 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定位 [1][11] 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一号"由黄埔文冲建造,配备15个养殖舱,预计年养殖量8000多吨 [2] - 公司自主研发"鸿鹄"系列支线箱船和"海鲸"系列散货船,总成建造全球最先进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 [3] - 公司为全球领先支线集装箱船建造基地、国内最大公务船建造基地及华南最大气体船建造基地 [2]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建造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可装载约4000台汽车 [4] - 全球最大半潜船制造商,市场占有率50%,手持订单近40艘汽车运输船居世界第一 [4][5] - 手持造船订单90余艘,80%为甲醇/LNG双燃料绿色船型,交船期排至2028年 [6] 技术创新突破 - 广州海工发布中国首个兆瓦级无轴轮缘电力推进器,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7] - 中船六〇五院设计国内首艘全铝合金单体海洋指挥船等创新船型 [8] - 完成全球首个滨海抗17级台风、设计寿命40年的海上系泊工程 [9] 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占全球55.7%,连续15年世界第一 [10] - 广州规划2030年建成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形成"一带三区"海洋产业格局 [11] - 广州拥有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具备海洋新能源开发潜力 [10]
《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快讯· 2025-05-12 17:17
科技自立自强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1] - 在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1] - 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前瞻部署 [1] - 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1] 技术突破 - "祖冲之"系列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取得突破 [1] - "嫦娥六号"探测器取得突破 [1]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取得突破 [1]
市场要变盘了,警惕这三类公司!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3-20 18:45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延续缩量震荡整理结构 三大指数均收跌 沪指考验3400点支撑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跌约1% [1] - 港股大幅下挫 恒生指数跌逾2%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3% 场内超3200股飘绿 [1] - 保险 券商 酿酒等权重板块回落 新华保险跌近5% [1] - 前期高位股阳光乳业 万马股份 美力科技等尾盘"炸板"跳水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 个股跌多涨少 [2] 深海科技行业 - 深海科技概念再迎爆发 板块中10余股涨停 包括神开股份 大连重工 巨力索具 海默科技等 [2][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 凸显其国家战略地位 后续政策与资金支持可期 [3] - 上海市海洋局将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 浙江省 厦门市 青岛市等地同步推进海洋经济布局 [3]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对GDP拉动作用显著 深海科技在探测装备(如"梦想"号钻探船 "奋斗者"潜水器)及产业链(探测 装备制造)取得进展 [3][4] - 深圳海洋发展局与华为 腾讯签约 加速科技与海洋产业融合 但相比低空经济的短期爆发 深海科技更强调长期安全布局 [5][6] - 市场反馈显示深海科技题材短期炒作活跃 但中期持续性和空间可能不及低空经济 [7] 北交所监管动态 - 北交所对两家操纵春光药装和恒合股份的私募开出罚单 限制交易1个月 涉事机构去年已被处罚4次 [8][9] - 监管信号显示管理层严打妖股炒作 资金情绪博弈出现分歧 同时市场进入一季报披露期 业绩证伪行情将分化题材炒作 [10] - 建议关注AI等板块中订单充足(如预收账款)与现金流健康的公司 规避连续两年一季度亏损 净利润同比降超50% 商誉占比超净资产30%的企业 [10][11]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新兴领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东吴证券· 2025-03-16 13: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深海科技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框架,政策端持续加码,未来中央和地方将发布更多支持政策和产业规划,相关产业将快速发展 [4] - 深海科技战略价值体现在经济安全与地缘竞争两大维度,能缓解能源和战略资源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关系到制海权,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4] - 未来深海科技技术突破围绕智能化、国产化与生态化展开,深海工程装备、深海信息技术和特种材料加工将成为技术攻坚重点方向 [4] - 投资机会筛选上,深海材料、装备、探测等细分领域国产化替代空间大,建议关注技术成熟度高、政策支持明确的领先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背景 - 政策背景可追溯至“十四五”规划强化海洋强国目标,《“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海资源开发与技术创新”方向,2023年《深海法》提供法律保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并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4] 战略价值 - 经济安全方面,深海蕴藏丰富资源,开发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和战略资源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4] - 地缘竞争方面,深海是未来军事博弈新疆域,涉及关键技术,我国深潜器常态化巡航能力关系到南海、西太平洋制海权,且能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4] 技术突破 - 智能化方面,AI技术融入深海数据处理与装备升级,通信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4] - 国产化聚焦核心装备与材料,如“梦想号”实现11000米钻深能力,钛合金耐压壳体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深海传感器国产化率显著提升 [4] - 生态化强调开发与保护平衡,如监测珊瑚礁生态,规范深海采矿环保标准,推动绿色开发 [4] - 深海通信技术向光纤和声学融合方向发展,光纤环水听器应用比例提升 [4] 投资机会 - 深海材料(钛合金)、装备(潜航器/钻井平台)、探测(水声通信)等细分领域国产化替代空间大,建议关注宝钛股份、中科海讯、海兰信、中国海防、长盈通、东方电缆、深水海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