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技术

搜索文档
投资策略专题: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7-05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是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被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 [4][5] 各部分总结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底线思维”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核心思路,“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4][13] - “底线思维”假设对美出口全面归零,需从国内扩大内需及财政刺激、科技创新提振全要素生产力、对其他国家出口和出海三个维度对冲,对应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科技和军工、对欧洲出口占比高的品种三个确定性方向,“深海科技”是这三大方向的交集 [4][1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外部不确定性高的当下,“深海科技”是向海图强的政策公约数 [14] 深海科技的提出进一步夯实海洋经济的政策地位 - 政策提出“海洋经济”后引入“深海科技”概念,体现对相关领域持续关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标志我国海洋经济进入第二轮顶层设计阶段 [5][18] - 内陆城镇化空间趋于饱和,国家资源配置向海洋拓展,深海资源开发成新增长支点和战略方向 [5][18] - “深海科技”涵盖深海探测、防护与资源开发,国家重视自主可控的深海装备、材料与智能化系统,推动“数字海洋”“智慧海洋”建设,带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19] - 深海科技形成国家与地方双轮驱动格局,国家层面在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地方如上海、广东等地也有相关规划与部署 [22] - 中国成为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永久成员,提升国际话语权,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契合制造业升级与高端装备国产替代趋势,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顶层驱动因素 [5][24] 深海科技产业链布局 - 核心技术体系为“三深”技术,即深潜、深钻和深网 [6][26]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原材料需耐高压、耐腐蚀,零部件需高精度、抗干扰,目前我国深海材料焊接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有提升空间,能源与动力系统聚焦燃料电池、推进器系统研发 [6][26][27] - 产业链中游是核心环节,技术壁垒高,涵盖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等,未来发展重心在高端深海装备制造、智能化系统集成与深海工程建设能力提升 [6][26][30] - 产业链下游包括深海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海洋观测、数智化、国防与安全等,深海油气开发和国防产业链相对成熟,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处于起步或布局阶段,未来在军民融合、国产替代方向有发展空间 [6][26][32]
【新华社】深渊狮子鱼:极限水压下的生存奇迹
新华社· 2025-05-23 09:56
深渊狮子鱼的生存环境 - 栖息在深度大于6000米的深渊区域,承受高压低温、黑暗无光、地震频发、食物匮乏的极端环境 [4] - 是目前已知栖息在地球最深处的脊椎动物,堪称极限水压环境中的"生存大师" [4] - 马里亚纳海沟、克马德克海沟、日本海沟等地理隔离区域的深渊狮子鱼在深度分布、形态、诱饵行为等方面极为相似 [5] 深渊狮子鱼的形态特征 - 体形像蝌蚪,身体颜色较淡或接近透明,能透过皮肤看到肌肉和内脏 [4] - 体长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没有鳞片、利齿,头部膨大,尾巴逐渐变细 [4] - 发达的胸鳍是主要运动器官,摆动时能提供推力,使游动姿态优雅 [4] - 视觉、嗅觉退化,眼睛对可见光无反应,但依靠发达的听觉系统和感觉孔敏捷游动并发现食物 [4] 深渊狮子鱼的进化与分布 - 从居住在浅水区的祖先进化而来,先进入1000米水深,再随海沟形成逐步到达更深环境 [5] - 最终分散进入太平洋的多个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克马德克海沟、日本海沟等 [5] 深渊狮子鱼的适应机制 - "舍弃"鱼鳔,拥有耐压软骨,头骨不完全闭合,避免因外部高压产生脑腔破裂 [6] - 表面存在富含胶原蛋白的透明凝胶状物质,有助于维持体内稳态与浮力控制 [6] - 肌肉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使细胞膜在高压和低温环境下保持流动性和有序性 [6] - 合成酶和伴侣蛋白的关键突变可能增加蛋白质稳定性 [6] 深渊狮子鱼的研究进展 - 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团队、西北大学等科研人员依托深潜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其适应机制 [6] - 目前对适应深渊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仍有许多生存和繁衍的秘密有待发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