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氢能
icon
搜索文档
2025亚太清洁氢能:激发动力点“燃”未来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44
亚太清洁氢能市场概况 - 亚太地区2050年氢能需求预计达2.35亿吨,工业领域占主导地位,电力与交通需求加速增长 [1] - 中国和印度将占亚太氢能需求的80%,但需进口补充;日韩高度依赖进口 [1][11] - 全球氢能市场2050年规模达1.2万亿美元,亚太占比50%,绿氢供应占比超95% [1][14] 投资与技术发展 - 亚太未来25年需3.2万亿美元氢能投资,52%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35%用于电解制氢 [2][25] - 中国和印度是投资重点,澳大利亚需超3000亿美元投资以支持出口 [2][25] - 亚太占电解槽专利70%、储氢专利89%,但需通过项目落地转化技术优势 [33][36] 政策与区域挑战 - 2025年亚太各国已出台445亿美元政策支持,但存在认证标准不统一、跨境定价协调等问题 [2][38] - 欧洲碳定价与补贴组合经验可为亚太提供参考,但亚太碳价水平较低 [2][45] - 中国《能源法》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地方补贴推动项目规模化 [50][5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2024年清洁氢能产能达12万吨/年,加氢站占全球30%,电解槽产能占全球60% [49][50] - 中国西北/东北地区绿电资源丰富,氢能成本优势显著,已规划800万吨/年产能项目 [50][51] - 上海探索氢能交易平台,绿色甲醇已实现商业化交易 [52] 产业链协同需求 - 需建立跨境认证框架、简化贸易流程,政府与企业需共担风险优化成本 [54][55] - 首批项目落地将决定行业走向,成功案例可催生6300亿美元低碳商品市场 [7][54] - 氢能贸易走廊发展依赖地缘稳定、外商投资简化等五大因素 [24][28]
2025亚太清洁氢能:激发动力点“燃”未来洞察报告-德勤
搜狐财经· 2025-05-30 17:30
清洁氢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 清洁氢能是实现亚太地区钢铁、工业化学等难以减排行业脱碳的关键催化剂,并代表全新经济机遇[1] - 亚太地区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2030年和2050年分别需要6700万吨和2.35亿吨氢能[9] - 中国和印度将主导亚太氢能需求,占比约80%,但需进口补充,韩国和日本需求主要依赖进口[10] 亚太氢能市场需求 - 到2050年亚太地区将占全球清洁氢能市场价值的一半,达6000亿美元[1] - 工业用户2030年占氢能需求70%,2050年航运和航空需求加速增长,电力行业成为重要用户市场[9] - 日本和韩国氢能市场价值2030年达430亿美元,2050年上升至640亿美元[13] 亚太氢能供应情况 - 绿氢在亚太氢能供应中占比最大,2030年占产能85%以上,2050年超过95%[14] - 亚太地区国内产量不足,2030年需进口1800万吨清洁氢能,2050年进口量达5300万吨,年跨境交易值1450亿美元[14] - 中国清洁氢能生产规模全球首位,拥有全球60%电解槽制造能力,已签约700多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2] 资本投资需求 - 未来25年亚太清洁氢能价值链需要3.2万亿美元资本投资,大部分流向中国和印度,澳大利亚需超3000亿美元[2] - 投资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传输(52%)以及电解制氢(超三分之一)[2] - 2025年亚太各国政府清洁氢能投资计划总额达445亿美元[33] 技术研发与专利 - 亚太地区在电解槽、储氢(89%)和氢气涡轮机(66%)等关键技术专利方面占据主导地位[30] - 日本在电解槽专利占比32%,储氢专利占比51%,涡轮机专利占比21%[31] 政策支持与挑战 - 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政府宣布清洁氢能投资计划,总额达445亿美元[33] - 氢能发展面临经济可行定价策略、风险分担框架和碳认证体系等挑战[33] - 2025年成为亚太清洁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龙头项目进入深入谈判阶段[7] 氢能贸易与供应链 - 2050年亚太氢能进口交易量中,氢气作为燃料及化工原料占45%,氨占20%,可再生电力燃料占30%,甲醇占5%[20] - 亚太区域内氢能贸易可满足约四分之一进口需求,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东南亚[21] - 氢能贸易走廊处于起步阶段,需快速扩大规模以推动全球脱碳进程[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