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深号深海智能原位实验观测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群星闪耀!深圳发力基础研究 已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92家
深圳商报· 2025-05-16 00:58
深海生态研究 - 深圳市海洋生态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联合国"海洋十年"西太平洋黄昏带生态系统研究计划首航任务,采集南海北缘大陆架四个站位的海洋沉积物、水样、微生物样品和现场图像 [1] - 黄昏带覆盖海水深度200-1000米范围,是海洋生产力最活跃区域,TOWER计划以"西太平洋海洋黄昏带原位立体生态观测和生命过程研究"为主题,将推动海洋黄昏带观测和研究手段革新 [2] - 实验室计划下个月进行南海3000米海试 [3] 重点实验室建设 - 深圳市累计有492家国家部委、广东省、深圳市级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新增15家市重点实验室和11家省重点实验室 [1] -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和省市产业发展需要,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高能级创新平台 [4] - 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专注于生成大模型、通用认知和可解释智能,整合多模态信息模拟人类行为 [4] - 深圳超滑技术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超滑科学和技术研发,开发基于超滑技术的颠覆式产品 [4] 科技创新体系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与深圳清力技术有限公司构建"源头创新-中试验证-产业落地"全链条协同体系 [6] - 深圳市启动2025年度重点实验室组建资助项目申请,围绕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领域布局 [6] - 2025年度资助项目分为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研究类,单个最高资助500万元,企业资助额不高于项目总预算50% [7]
将深海科技搬进校园
深圳商报· 2025-05-15 07:30
当天下午的主题讲座中,王勇教授从"发现、利用、保护"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深海科技的创新成果与 未来挑战。他解析了深海油气、可燃冰、多金属结核等资源的战略意义,并指出,深海微生物的特殊适 应机制可能为医药、环保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应用。 学生在流动科技馆展区近距离感受我国深海科技的最新成果。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王海荣 文/图)"它们为什么不愿意从条件恶劣的深海游到光照条件好、食 物丰富的浅海生活?""谁是海底最丑的动物?"5月14日,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礼堂内,来自该校 的200多名小学生抢着向台上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王勇教授轮番提问, 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让这位长期从事深海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和原位生态监测设备研发的专家连 连点赞。 "'推动形成变革性的海洋科学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将人类和海洋联结起来',这既是'联合国海 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参与这场科普活动的主要目的。"王勇 说。 作为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罗湖区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活动之一,这场在小学校园举行的活动以"矢志 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通过主题讲座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