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茶

搜索文档
“茶和天下·雅集”走进京都万福寺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9 17:13
文化交流活动 - "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成功举办 恰逢全日本煎茶道联盟大会召开 各大煎茶流派齐聚展示特色茶艺 [1] - 活动面向日本茶界专业人士 通过跨国界文化交流展示中国茶文化 [1] - 中国驻大阪旅游办事处联合万福寺 河南省文旅厅等机构共同主办此次活动 [13] 中国茶文化展示 - 设立"中国茶体验展示区" 现场冲泡云鼎白茶 云南普洱 洛阳牡丹花茶等中国茗茶 邀请日本来宾品鉴 [2] - 展示"茶和天下精品旅游线路"图文展 精选14条中国经典茶旅路线 涵盖福建武夷山岩茶 茶马古道等自然与文化景观 [3] - 发放茶旅宣传册和中国旅游地图 日本观众表现出浓厚兴趣 咨询参与茶旅线路的方式 [5] 互动体验与表演 - 设置中国传统游戏"投壶"体验区 吸引日本观众参与 现场气氛热烈 [6][9] - 河南洛阳团队表演原创舞蹈《龙门金刚》 在大雄宝殿前展现唐代石刻艺术 刚柔并济的演出吸引众多目光 [8][11] - 展示复刻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宫廷茶器 再现陆羽《茶经》煎茶古法 现场敬献宫廷唐茶 [11][14] 活动效果与意义 - 活动集品茗 赏器 观舞与茶旅推广于一体 构建多维度文化雅会 [12] - 以茶为媒 以旅为桥 邀请日本朋友探访中国茶乡 感受茶文化历史与风土 [12]
“茶和天下 豫见洛阳”雅集在大阪中之岛美术馆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7 17:13
文化活动概述 - 为庆祝中国茶文化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文化和旅游部5月起在全球多国举办"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动 [1] - 活动以"豫见洛阳"为主题,在大阪中之岛美术馆举办,吸引中日文旅界人士及茶文化爱好者百余人参与开幕式 [3][5] - 通过主题演出、非遗展示、沉浸体验等多元形式,展现盛唐茶文化与洛阳地域特色 [19][12] 活动核心内容 - 主题演出《白居易的春日茶会》以三道茶(牡丹花茶、卢仝煎茶、宫廷唐茶)为线索,结合诗歌与舞蹈再现唐代文人雅集场景 [6][11] - 舞蹈《龙门金刚》融合唐代石刻艺术,舞者演绎金刚力士与飞天的刚柔并济之美 [9] - 使用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复刻的14件宫廷茶器,按陆羽《茶经》古法煎茶,还原盛唐茶礼 [9][13] 非遗与互动体验 - 展区陈列洛阳非遗项目:唐三彩、函关窑瓷器、二里头绿松石青铜牌饰复刻品,观众可参与手作体验 [12][14][16] - 设置汉服换装区,来宾可穿戴唐代服饰沉浸式体验茶会 [16][18] - 活动融合诗词纱幔、龙门山剪影等元素,构建具有洛阳辨识度的唐风美学空间 [4][12] 活动意义与参与方 - 通过茶文化传递"以茶会友、以茶言和、以茶通心"的精神,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19][21] - 主办方为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驻日使领馆及洛阳市政府共同承办 [22]
繁花经济 要颜值更要产值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河南花卉产业现状 - 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产业发展优势,拥有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鄢陵蜡梅、周口荷花"五朵金花" [1] - 截止2024年底,河南花卉面积达136.3万亩,从业人员55.1万人,花卉市场168个 [15] - 花卉产业存在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交易模式亟待完善等问题 [1][15] 南阳月季产业 - 南阳是全国最大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拥有15.5万亩花田,年出圃16亿株苗木,占据全国60%市场份额 [2][4] - 南阳金鹏月季公司通过研发月季树使单株售价翻倍,并打造"月季大卖场"展示窗口,实现从销售苗木到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型 [2] - 产业面临二产加工能力薄弱、三产融合不足的挑战,专家建议深挖月季在药用、食用及工业领域的潜力 [4] 洛阳牡丹产业 - 洛阳已开发出牡丹画、牡丹瓷、牡丹籽油等15大系列500多种产品 [7] - 洛阳祥和牡丹公司通过新设备使牡丹花茶烘干效率翻倍,减少损耗 [7] - 洛阳宝芳生物科技开发出20余款牡丹类化妆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8] 鄢陵花木产业 - 河南四季春园林公司通过15年育种研发"四季春1号"紫荆树,售价达同规格苗木10倍 [9] - 该公司拥有12个《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自主知识产权紫荆新品种数量占全国85.7% [9] - 线上交易占比不足两成,鄢陵正推动与花易宝平台合作并建设花木数智化平台 [12] 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从"种植热土"向"产业蓝海"跨越,延伸产业链至二产、三产 [4] - 从"遍地开花"到"精品绽放",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8] - 从"苗木大集"到"智慧花谷",利用电商和数字化平台升级交易模式 [12] 专家建议 - 打造郑州为全国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强化市场流通枢纽地位 [13] - 发展"数字农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赋能产业链各环节 [13] - 建设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库,提高品种自给率 [15]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研发花卉衍生品,创新营销模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