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业开发和销售
icon
搜索文档
国资援手亦解不开生死劫,深圳这家房企踏入清盘终局
第一财经· 2025-08-12 08:00
公司背景与事件概述 - 深圳房地产开发商华南城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 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的周伟成及潘路洋被委任为共同及各别清盘人[1] - 华南城是第5家被清盘的内房企业 也是首家有国资背景的开发商遭遇清盘[1] - 公司股票已暂停买卖并将继续停牌[1] 清盘触发原因 - 清盘由花旗国际于2025年1月27日提出 涉及一笔2024年4月到期的美元债 欠款金额达3.06亿美元[2] - 违约始于2024年2月初 公司因销售不及预期和现金流紧张未能支付2024年10月票据强制赎回款项及2024年4月票据利息[2] - 公司于2024年4月启动境外债务重组但未披露完整方案[2] 债务重组与谈判过程 - 清盘聆讯历经三次延期 公司极力反对清盘但未能与债权人达成一致[3] - 2022年7月在大股东特区建发支持下完成5只美元债展期 票面利率从10%以上统一调整至9%[5] - 2023年底再度发起5只美元债展期 其中4笔被债权人否决 仅1笔获得展期[6] 国资介入与支持措施 - 2021年底引入深圳国资特区建发进行纾困[4] - 2022年5月特区建发斥资19亿港元认购33.5亿股新股 持股达29.28%成为最大股东[5] - 特区建发提供多项支持包括12亿港元收购物业公司50%股权 50亿港元认购西安项目69%股权 推动60亿港元银团贷款[5] 财务恶化状况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3.2亿港元[6] - 计息负债即期部分162.95亿港元 现金及银行存款仅11.43亿港元[6] - 截至2024年底总计息负债约302亿港元 其中即期部分182.4亿港元 现金等价物仅0.4亿港元[6] - 约157.42亿港元有息负债出现本金或利息违约 净亏损89.76亿港元[6]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花旗国际起诉维好协议提供方特区建发 申索不少于14.07亿美元赔偿[6] - 此次清盘反映内房离岸重组"拖而不决—法院介入—加速出清"的典型模式[3] - 市场预期更多中小开发商与再融资能力弱的主体将面临清盘压力[3] 历史业务概况 - 公司2002年成立 是综合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开发商 2009年上市[4] - 物业开发和销售占收入比重保持7成左右[4] - 首个项目深圳华南城于2004年投入运营 曾是最大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