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
搜索文档
高盛调研三花等“中国机器人供应链”:产能规划已达每年10万至100万台
华尔街见闻· 2025-11-09 18:21
然而,报告强调,没有一家公司确认收到了大规模订单或明确的生产时间表。供应商普遍采用的策略 是"逐步爬坡",即根据实际订单的落地情况来逐步扩大生产规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迫在眉睫 的产能过剩风险,但无疑是一场基于预期的豪赌。 据追风交易台,高盛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 时间点明确:供应链的共同预期将大规模量产的爆发点锁定在2026年下半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时间 锚点。 信心博弈:供应商们正在用真金白银(土地、工厂、产线规划)对行业的未来下注。这种"产能先行"的 策略,一方面展示了产业链对终端客户(尤其是特斯拉等头部玩家)需求爆发的强烈信心,另一方面也 蕴含着订单不及预期可能带来的闲置风险。 价值链重构:供应商正从"卖零件"向"卖模块"升级,这预示着产业链的价值正在向上游的集成化、模块 化供应商集中。那些能够提供从执行器到传感器集成方案,并具备全球化生产能力的公司,将拥有更强 的议价能力。 关键观测指标:报告明确了未来1-2年内验证行业拐点的两大关键事件:(1)特斯拉擎天柱 (Optimus)第三代机器人预计在2026年2月/3月发布;(2)全球人形机器人公司在2025年底/2026年初 公布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