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形玉龙

搜索文档
上博推出红山文化盛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8 09:29
红山文化特展概况 - 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为"何以中国"系列第四展 [1] - 汇集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20家文博机构300余件文物 [1] - 展览持续至10月8日 [7] 红山文化历史地位 -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6500-5000年,分布辽西、内蒙古东南、河北北部 [1] - 距今5500年出现"坛庙冢"礼制建筑和玉礼器系统,标志进入古国文明阶段 [1] - 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最早体现精神信仰体系化和社会结构复杂化 [1] 核心展品分析 - **C形玉龙**:黄绿色闪石玉雕琢,史前玉器龙的最初形态,造型来源存在猪首、马首等学术争议 [1] - **玦形玉龙**:1984年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龙体卷曲如环,头尾切开似玦 [2][4] - **彩陶筒形罐**:内蒙古出土,融合菱形方格纹、仰韶玫瑰花纹与红山龙鳞纹 [2] - **玉三连璧**:2024年河北宣化新出土,DNA双螺旋结构造型,首次发现异形连璧 [5] 文化特征与交流 - 西辽河流域兴起,融合东北渔猎与中原农耕文化元素 [2] - 晚期形成神庙、祭坛、积石冢祭祀体系,牛河梁遗址体现文明成就 [3] - 玉器技术继承兴隆洼文化传统,龙崇拜影响黄河、长江流域 [5] 展览设计特色 - 空间设计借鉴红山礼制建筑,采用方圆结合、中轴对称布局 [6] - 主色调为"红山红"与"石墨灰",地面勾勒女神庙线图 [6] - 运用牛河梁遗址沙盘、多媒体及等比例积石冢复原展示 [6]
专访|高蒙河:从红山文化一条“龙脉”看中华文明起源
新浪财经· 2025-06-26 11:38
展览概述 - 上海博物馆"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以"龙"为暗线,展示五千多年前龙形文物的发展脉络,形成一条"龙脉",并汇聚红山文化重要考古历程和最新发现 [1] - 展览采用双线交织方式展示,主线围绕红山文化的文明成就,"龙"元素作为暗线贯穿始终,分为"龙出辽河""龙行红山""龙衍九州"三个单元 [3] - 展览通过展厅正中心的"文明之轴"将入口中心展柜的C形玉龙、玦形玉龙等文物串联起来,对照展示龙形文物在辽河流域的产生、发展、传播和红山文化的兴起、繁荣、影响 [5] 展品亮点 - 展出的龙形文物以考古出土为主,汇集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和北京、天津、上海四省三市藏品,涵盖蚌陶石玉四类材质 [6] - 吉林左家山遗址出土的石龙距今约6000多年,或为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石雕龙,与红山文化玉猪龙十分接近,或为后来各地玉雕龙的"祖形" [6] -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彩陶坡遗址发现的蚌质龙形遗物是首次考古发现的红山文化早中期的龙形文物,身躯呈现横向舒展开来形态 [8] - 展出红山文化玉龙16件,包括1件C形玉龙和15件玦形玉龙(玉猪龙),玉龙作为红山文化最为人熟知的玉器,按照器型可分为C形龙和玦形龙两种 [10] - 展厅中轴线上的C形玉龙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与国博所藏的"中华第一龙"造型相似但玉色不同 [12] - 1984年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是首次通过正式考古发掘发现的玉龙,非常精美,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视觉标识之一 [14] - 2024年内蒙古元宝山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考古出土最大的玦形玉龙,长15.8cm,丰富了内蒙古地区红山文化高等级墓葬的认识 [14][18] 红山文化研究 - 红山文化玉龙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制作规范,形制变化不大,表明红山文化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信仰和礼制 [15] - 作为红山文化礼制与信仰重要载体的玉龙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甚至超越红山文化其他类型的玉礼器 [17] - 展览集中展示近200件(组)红山文化玉器,包括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玉凤、玉人等重器,体现了红山文化复杂的玉礼体系,是后世玉礼器传统"六瑞"理念的滥觞 [17] - 展览汇聚38件(组)人像类文物,横跨距今8000至4000年,反映了辽河流域祖先崇拜的深厚根基 [19] - 红山文化坛庙冢是红山文化礼制建筑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对后世影响巨大 [23] 最新考古发现 - 聚落考古方面发现了魏家窝铺、马鞍山桥、哈民忙哈等大型聚落遗址,丰富了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分布、规模和形态的认知 [23] - 墓葬考古方面发现半拉山、元宝山、郑家沟等积石冢为主的遗址,加深了对红山文化积石冢及其反映的葬俗和祭祀行为的理解 [25] - 牛河梁遗址发现并初步确认了9个大型积石台基,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最厚堆积可达4-5米,展示了红山社会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 [25] - 在"女神庙"周边台基发现了中轴对称的道路和排水系统,与"女神庙"连为一体,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以中轴对称方式营建的礼制建筑 [25] 理论研究成果 -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红山文化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之一,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 [27] - 红山文化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文明形态,牛河梁的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把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五六百年 [27] - 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被写入人教版《中国历史》上册,是继良渚遗址之后又一列入统编教材、实证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材料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