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视摄像头

搜索文档
汽车CIS,豪威力压安森美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4 09:13
汽车成像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汽车成像市场规模达到59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长至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 [1] - 到2030年出货量将增至4亿台,以环视、卫星ADAS和座舱内应用为主 [1] - ADAS前置摄像头最具价值,但侧视和卫星摄像头增速更快 [1] - DMS是座舱内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受欧盟法规推动 [1] - 后视摄像头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被环视系统取代 [1] - 图像传感器收入增长,但镜头组和集成组件增长更强劲 [1] 市场竞争格局 - 豪威科技和安森美是汽车CIS市场最大供应商,豪威科技在成本敏感领域表现强势,安森美在大批量项目中地位稳固 [4] - 索尼在高分辨率摄像头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4] - 法雷奥引领智能和观看摄像头市场,其次是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 [4][5] - 舜宇光学科技在镜头市场领先,其他领先公司包括世高和奥普特龙 [5] - 舜宇、LG Innotek和海康威视等摄像头制造商提供完整模块,对一级供应商构成挑战 [5] - 中国正在构建从传感器到模块的全集成供应链,支持比亚迪等OEM厂商 [5] - OEM厂商和一级供应商采用多源CIS策略,寻求供应链韧性 [5] 技术发展趋势 - ADAS分辨率向800万像素过渡,以提升物体识别能力 [7] - 高动态范围、LED闪烁抑制和宽视场是传感器的关键要求 [7] - 市场转向集中式融合架构,索尼尝试将串行器集成到图像传感器中 [7] - DMS主要依赖2D RGB传感器,逐渐转向RGB-IR传感器 [7] - 混合镜头组结合玻璃和塑料,优化成本、尺寸和热稳定性 [7] - 热成像和SWIR摄像头仍属小众,主要用于高端汽车夜视和高级ADAS [7] 多摄像头架构与功能集成 - 分布式摄像头架构重塑ADAS市场,单前置智能摄像头被多侧视、后视和全景摄像头取代 [10] - 360°环视摄像头是销量主要贡献者,尤其在停车辅助和L2+自动驾驶成为标配的情况下 [10] - DMS逐渐成为欧洲及其他地区法规和设计的必需品,RGB-IR和全局快门传感器提升系统价值 [10] - 镜头组转向混合解决方案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10] - 电子后视镜和外部访问摄像头等新功能在高端电动汽车平台涌现 [10]
专访‖保隆科技张祖秋:在全球竞争中定义新角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09:31
文章核心观点 保隆科技作为从传统零部件起步的本土企业,紧扣“顺应产业趋势 + 能力延伸”双主线发展,以智能驾驶与空气悬架系统双轮驱动,通过差异化能力破局国际竞争,展现中国零部件企业从本土走向世界的进阶之路 [7][17][22] 在变革中锚定成长逻辑 - 公司发展遵循“目标驱动型成长”,通过设立超越当下资源能力的目标,倒逼技术与资源整合能力提升 [9] - 早期传统业务积累的制造能力成为切入新兴领域的基石,如依托橡胶工艺拓展至空气弹簧、TPMS,目前TPMS市占率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11] - 公司构建“现金牛 + 增长极”生态,传统业务全球化布局和成本优化,新业务聚焦高附加值领域,研发投入持续保持8%左右,2025年计划新增200余名技术和工程人员 [15] - 全球布局遵循“先海外后国内,再全球协同”路径,早期做海外业务,2005年后在欧美设制造基地,2023年匈牙利欧洲制造中心一期启用 [15] 智能驾驶与空悬系统双轮驱动 - 上海车展公司扩大展台面积,展出近两年新品,以智能驾驶传感器与空气悬架系统为核心展品,展现技术落地与全球化布局成果 [16][17] - 智能驾驶领域以“差异化解决方案”破局,COB在线封装技术让环视摄像头国内领先规模化应用,4D雷达推进定点,将与相关系统集成形成全栈能力 [17] - 公司认为工信部监管ADAS市场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AEB、高速NOA等功能渗透率会持续提升 [17] - 公司与均联智行深化合作,从产品端、业务端、前置研发环节协同,构建“硬件 + 软件”协同方案 [19] - 空气悬架系统已全球化布局,实现技术覆盖,零部件自制率高,在欧洲获项目定点,匈牙利工厂降低成本、快速响应客户 [21] - 公司对国际巨头采取“竞合策略”,与蒂森克虏伯倍登技术共享,形成“技术互补 + 成本优势”竞争力 [21] 破局国际竞争的进阶之道 - 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催生增量市场,吸引新参与者,行业竞争残酷,本土企业破局点在于“差异化能力” [22] - 本土企业破局的差异化能力包括聚焦细分领域、从单品供应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转型、全球化布局“接地气” [22] - 本土企业成长为跨国企业的挑战有关键三点,即品牌认知积累、技术合规体系建设、文化整合能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