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质气化炉
icon
搜索文档
“喂”玉米秸秆产甲醇!全球单炉最大生物质气化炉投料一次成功
科技日报· 2025-10-14 14:37
图为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现场。受访者供图 潞安化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生物质气化炉是目前全球单炉规模最大、运行压力最高的生物质气化炉。其技术路线核心在于,将未经烘焙的原生态玉米秸 秆颗粒破碎制粉后,送入气化炉反应生产绿色甲醇。输送连续稳定,反应效果良好,有效气成分可达70%以上。"该负责人介绍,这台生物质气化炉成功投 料产出甲醇,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也标志着化工行业在绿色甲醇生产领域取得重大成功。 据了解,该生物质气化炉采用复朋炉气化技术,以玉米秸秆为气化原料,气化压力达3.0兆帕,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产量达每小时7万标准立方米。此 次工艺验证打通了绿色甲醇项目的关键路径,对后续装置全面投产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10月14日,记者从潞安化工机械集团(以下简称潞安化机)获悉,由该公司承制的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关键装置 ——生物质气化炉,一次投料成功,顺利完成工艺现场验证。目前,气化装置运行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已成功产出绿色甲醇。 H -7 M LIFE 【山口 IDZ VA DES CAN 7 t t ( ...
东华科技20250918
2025-09-18 22:41
公司概况 * 东华科技是一家综合性工程公司 专注于煤化工 绿色能化 海外基础化工EPC等业务领域[2] * 公司拥有中甲资质的化工设计院 全国仅14家 竞争格局相对有序[34] 绿色甲醇与绿色能化业务 * 绿色甲醇市场受政策溢价影响 售价7000至8000元 远高于煤制甲醇的2000多元[3] * 公司2021年起步 2023年成立绿色文化事业部 已承接6个绿色甲醇项目设计 覆盖一氧化碳加氢 氢和生物质气化等多种技术路线[3] * 绿色能化领域技术难度高于传统化工 约为1.2到1.5倍[5] * 公司在绿色能化项目上市占率较低 全国潜在项目约900个 公司参与科研设计约50个 占比近二分之一[7] * 绿醇与灰醇本质无区别 差异在于原材料 绿醇要求使用绿色电力和绿色蒸汽[12] * 绿醇生产成本较高 煤制成本3000至4000元 生物质制约3000多元 绿色电力制可能超4000元[26] * 项目推进速度高度依赖国家政策导向 若国家强制使用绿色产品则推进加快 否则多停留于科研设计阶段[8][27] 生物质气化技术 * 公司自研生物质气化炉处于中试装置建设阶段 预计年底竣工中试[4] * 该气化炉具备适应性广 生物质收集便利 制造成本低 环保性好(三废排放少 废渣为干渣可作肥料)等优势[4] * 全国有90多家企业具备生产资质 竞争激烈[4] * 生物质气化项目规模一般在10万至30万吨 对应投资约10亿至20亿元[10] * 若仅做设计业务利润较低 承接EPC业务利润可观 例如10亿元EPC项目毛利率可达10%[10] 煤化工业务 * 煤化工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2025年目标50至60个订单 目前已全面完成[14] * 2025年8月至9月 从陕煤集团大二期项目获得超50亿元订单(共6个项目) 远超预期的30亿元[14] * 陕煤二期项目交付周期一般为3年以上[15] * 新疆地区项目推进迅速 梅花宫已有三四个项目获批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政府态度积极[14] * 新疆未来项目总规模预计在8000亿至1万亿之间 公司重点跟踪战略客户的大型制气 制油 制烯烃项目[17] * 公司2025年目标在新疆获得30亿至40亿订单[17] * 2025年煤化工订单已签60多亿元 比去年和前年增加三倍[29] * 内地市场亦有支撑 如陕西延长投资约200亿元的煤制清洁能源总体设计项目[33] 海外业务 * 海外基础化工EPC项目需求旺盛 公司目前跟踪十几个重大项目 已签约50多亿元订单[19] * 主要集中于合成氨 钾肥 硫酸等传统化工领域 项目地包括印尼 埃及 越南等[19][20] * 2025年海外订单预计超过去年 其中50亿元订单来自两个大型合同[19] * 海外业务交付周期长 融资阶段需1到2年 整个项目执行周期可能需15年 且先签合同再融资[24] * 公司计划到十五五末期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工程营收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国内占比约90% 国外仅5%至10%)[2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累计已签约未完工订单共511笔 其中超三分之一是国外订单[23] 公司经营与战略 * 公司多元化经营 涉足国外市场 国内新能源 新材料 新环保 精细化工等项目 增强抗风险能力[31][32] * 公司有股权激励想法 但尚未实施 正结合十五规划评估 考核指标包括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营收利润率等[25] * 2025年共签订61个订单 主要得益于陕煤二期项目[30] * 对2026年订单预期乐观 目标在新疆实现30亿到40亿订单 内地市场也将维持一定规模[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