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业务

搜索文档
突然爆火后,电报终将消失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4 15:44
电报曾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如今却逐渐从生活中隐退。1995年前,北京的个人电报业务量每月 曾超300万封,而现在一天不过百余封。今年5月1日,随着杭州电报服务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北 京西单联通营业厅还能发送电报。这让电报重获人们关注,让以"慢"取胜的电报继续牵动人们的心弦。 ■探访 体验情感传递的仪式感 23岁的关先生从香港来京旅游,他在行程中特意安排了发电报这个环节。"我之前从没接触过电报,特 意来体验一下。"第一次发电报的他,准备发两封电报到广州——"欢迎乘坐1号线时光列车"是发给朋友 的,另一封祝贺新婚幸福的是发给表哥的。 李女士今年博士毕业,她的5封电报都是发给同学的,内容是祝大家毕业快乐。"在用电脑和手机记录文 字的时代,传统的电报象征着凝固的时光,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李女士感慨地说。 "杭州停止营业后,我们这里的电报受理量每天在80至100封,比之前增加了近十倍。"营业厅的工作人 员吴薇观察到,5月20日和21日两天发电报的顾客也特别多,最特别的一封电报,内容竟然是一首诗。 今年53岁的陈宝凤,如今是报务岗位上最"年轻"的报务员,她和54岁的赵刚是北京仅有的两位报务员 了。她说自己201 ...
北京每天个人电报量仍有百余封!发个“甥”字,您能读懂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4 13:26
电报业务现状 - 北京目前仅剩西单联通营业厅提供电报服务,日均业务量80-100封,比杭州停业前增长近10倍[4] - 4月30日单日受理量达127封,5月20-21日出现明显业务高峰[4] - 电报内容以祝福类为主,包括结婚祝福、高考祝福等,占比很大[6] 用户画像 - 23岁香港游客专程体验,首次发送两封电报给广州亲友[2] - 31岁博士毕业生发送5封毕业祝福电报,认为电报具有特殊纪念意义[3] - 60岁退休人员代发二十余封高考祝福电报,每隔三四天就要办理一次[4] 业务运营 - 电报系统已完成自动化升级,支持电报码和拼音两种输入方式[7] - 北京作为全国电报中转站,业务量曾从1958年300万封增至1990年4400万封[11] - 2010年公众电报业务量仅200多封,已不列入统计指标[15] 行业变迁 - 1995年前北京个人电报月均超300万封,目前日均仅百余封[2] - 程控电话普及(1993年)和移动通信资费下降导致业务量大幅下滑[15] - 汉显寻呼机和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对传统电报形成冲击[15] 未来规划 - 计划升级电报纸设计,将营业厅打造为怀旧打卡地标[15] - 尝试将电报融入旅游纪念、文化活动等特定场景[15] - 保留两位报务员岗位并培养接班人[15]
杭州5月1日起全面停止电报业务!昨夜,他们都赶来了
环球网· 2025-05-01 08:40
来源:浙江新闻 终于还是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据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 赴一场特殊的告别 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座位排到电信营业厅门口 2025年5月1日起 杭州全面停止电报业务 (此后全国仅剩北京提供发报业务) 这也意味着 4月30日成为杭州地区 提供电报服务的最后一天 当晚,很多人赶到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武林营业厅 晚上8时半 本已到了营业结束时间 但电信营业厅里 仍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填写座位一直在加座 几乎排到了电信营业厅门口 杭州分公司武林营业厅。浙江日报记者 孙潇娜 沈吟 摄 中国电信 请他帮发一封电报留个纪念 家在杭州钱塘区的初三学生钟宸 是妈妈陪来发电报的 他说马上要中考了 想给自己发一封电报 祝自己中考成功上岸 在营业厅一角 一位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 他今天要发20多封电报 "是帮网友代发的。" 他说,社交平台上一些 不在杭州的网友 晚,杭州电信武林营业厅。浙江日报记者 孙潇娜 沈吟 摄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 杭州电信武林营业厅内 人流量一直很大 每天最多要发上千份电报 这种带着"时光滤镜"的仪式感 成了很多人扎堆发报的动力 来自上海的王先生 专门和同事赶来杭州打卡 "除了给亲友寄, 我还要留一封给自己。" ...
光阴的故事丨在5G时代发最后一封电报 电波中承载不变爱与记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8 07:49
电报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即时远距离的通信方式。而如今,发电报早已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全国仅剩两个提供发电报服务的城 市:北京和浙江杭州。而从5月1日开始,杭州也将正式停止电报业务。 小学生 丁琪清:它也快要结束了,所以说我想要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祝福妈妈生日快乐。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武林营业厅店长 蒋小叶:现在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他们有些从周边过来,或者是到这里来旅游的时候,都会想到先到这里来,先发一 下电报。 公告发布后,营业厅的发报业务突然激增。作为杭州最后一位专职电报员,今年60岁的任宏在快退休的时候,也迎来了"高光时刻"。线上,网友们热烈讨 论"如何发一封电报"。线下,发电报的人排起了长队。在这个动动手指就能联通全球的信息时代,大家的电报都会发给谁?这种已经成为光阴里过去时的通 信方式又承载着多少的记忆和情感? 0:00 早上7点半,任宏已经开始工作了。这些天,他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单位,而且已经连续二十多天没有休息了。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电报员 任宏:这些都是还没有发出的电报。这里还有一千多张吧,这两天客户发电报的比较多,太多了,积压的量比较大一点。这个 写的是"有急事速回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