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
搜索文档
体重为啥总减不下来?中疾控提示2个关键“隐形推手”
人民网· 2025-10-17 15:09
文章核心观点 - 体重管理不能仅归因于饮食和运动,睡眠不足和慢性压力是导致体重失控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稳定性可有效恢复代谢平衡 [1][8] 睡眠不足对体重的影响 - 睡眠不足打破食欲激素平衡,连续两天睡眠少于5小时使饥饿素水平升高28%,瘦素水平下降18%,主观饥饿感提升24% [2] - 睡眠不足显著改变食物偏好,对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食物的食欲飙升33%-45%,而对低热量蔬果的食欲仅增加5%-8% [2] - 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身体需分泌更多胰岛素,过量胰岛素激活脂肪合成酶,尤其促进腹部内脏脂肪堆积 [2] 慢性压力对体重的影响 - 长期慢性压力导致皮质醇持续升高超过2周,会加速肝糖原分解引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使多余葡萄糖更易转化为腹部脂肪 [3] - 皮质醇会刺激饥饿素分泌并抑制瘦素释放,从而增加食欲导致体重增加,破坏代谢稳态使减肥难度显著增加 [3] 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 推荐22:00-23:00入睡,6:00-7:00起床,成年人需保证7-8小时睡眠,其中22:00-次日2:00是深睡眠黄金时段 [4][5] -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室温控制在20-24℃,湿度40%-60%,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 [5] - 睡前进行低强度抗阻运动或简单瑜伽,用40℃左右温水泡脚或洗温水浴,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6] 情绪压力管理与饮食建议 -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20分钟力量训练,可释放内啡肽缓解压力,并提升夜间褪黑素分泌改善睡眠 [7] - 晚餐应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杂粮饭和清蒸鱼,若需熬夜应准备低热量高营养零食替代高热量外卖 [8]
一个会让身体偷偷囤积脂肪、食欲暴增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
齐鲁晚报· 2025-09-21 22:18
皮质醇基本概念 -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 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基础功能[2] - 皮质醇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 清晨6-8点达到峰值 晚上分泌量降低[2] - 当人体感受到压力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会增加皮质醇分泌 因此被称为压力荷尔蒙[3] 皮质醇功能作用 - 皮质醇是身体的24小时全天候警报系统和应急总指挥 主要作用在于应对生存危机和压力[4][5] - 清晨时段作为起床号提供能量 压力情境下作为消防队长调动全身资源 紧急事件后作为后勤部长负责修复身体组织[6] - 正常水平有利于调节压力 分解脂肪 稳定血压 但现代人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导致皮质醇持续高水平分泌[7] - 持续高皮质醇水平可能导致疲劳 体重增加 代谢综合征 食欲失控 肌肉流失 骨质疏松 焦虑和失眠等健康问题[7] 皮质醇与肥胖关系 - 皮质醇本身不是肥胖元凶 而是重要的助推器和搅局者[8] - 肥胖主要元凶是长期热量盈余 即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9] - 高皮质醇水平会增加食欲 促使选择高能量食物 导致腹部肥胖 内脏脂肪又会刺激更多皮质醇分泌[11] - 形成皮质醇与肥胖的恶性循环:皮质醇升高导致腰围增加 肥胖又促使皮质醇分泌更旺盛[11] - 减肥根本方法仍是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12] 咖啡因对皮质醇影响 - 咖啡因作为中枢神经兴奋剂会刺激HPA轴 促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皮质醇和肾上腺素[13] - 空腹状态血糖较低 身体处于轻微压力状态 此时喝咖啡可能升高皮质醇[13] - 每天大量饮用咖啡(多杯浓咖啡/空腹/下午晚上饮用)会使HPA轴长期处于轻微激活状态[13] - 习惯性咖啡使用者会产生耐受性 皮质醇反应减弱但不完全消失[15] - 建议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400毫克(约3-5杯) 避免过量饮用[15] 皮质醇检测方法 - 网上自测方法(疲劳感 腰腹肥胖 食欲等)非常不靠谱 可能误导消费者[16] - 疲劳 腹部肥胖 食欲增加等症状可能由睡眠不足 营养缺乏 甲状腺问题等多种因素引起 无法直接归因皮质醇[16] - 个体基础水平和对压力反应存在差异 感觉无法量化皮质醇数据[16] 皮质醇管理策略 - 保证充足高质量睡眠是恢复皮质醇节律的最重要方式[18] - 早晨避免空腹喝咖啡 建议先食用全麦面包 坚果或鸡蛋等食物[19] - 出现心悸 焦虑或胃部不适时应调整饮用习惯[19] - 下午和晚上避免饮用咖啡 防止影响夜间皮质醇分泌和睡眠质量[19] - 通过深呼吸 瑜伽 社交接触大自然等方式管理压力[20] - 进行规律适度运动 结合有氧和力量训练 并保证充分休息恢复时间[20] -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 保持食物多样性和均衡营养的饮食习惯[20]
你的压力是可控的:了解大脑对皮质醇的反应
36氪· 2025-06-03 11:22
皮质醇的作用机制 - 皮质醇是人体应对压力时释放的化学信使 帮助祖先在威胁中生存 但在现代环境中可能成为负担 [2] - 压力触发下丘脑激活神经生物学路径 促使肾上腺释放皮质醇 这种机制在急性应激期间发挥多种重要功能 [3] - 短期压力下皮质醇可释放葡萄糖满足能量需求 促进大脑信号传递 调节免疫反应以优先保障生存 [7] 长期压力的负面影响 - 持续皮质醇升高与记忆损伤 免疫抑制 代谢问题直接相关 导致神经元结构变化和执行功能下降 [4] - 现代社会的长期压力源包括有毒生产力 金融不稳定 信息超载等 超出人体生理设计适应范围 [4] 皮质醇管理策略 - 认知重估能改变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将生理反应重构为"迎接挑战"可改善心血管系统反应 [8] - 采用60-90分钟集中工作后短暂休息的模式 配合深呼吸或散步 可顺应自然皮质醇节奏 [8] - 适度有氧运动如每周3-5次30-40分钟步行/游泳/骑行可有效调节皮质醇 但过度高强度锻炼会加剧失衡 [8] 压力调节的适应性 - 皮质醇反应系统具有可塑性 通过日常习惯和思维模式能主动重塑其作用机制 [9] - 个体可通过2-3周的小规模实验筛选最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 并整合到日常工作流程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