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矿山动力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心”突围 矿山动力行业加快自主可控攻坚
证券日报· 2025-05-22 23:4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矿山动力设备被称为矿山装备"心脏",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长期被国际品牌垄断 [1] - 矿山动力设备需承受-45℃至45℃极端温差、高海拔、高粉尘、高强度振动,保持每天22小时以上重载作业,90%以上出勤率,服役周期达15-30年 [1] - 矿用设备工作循环处于峰值负荷状态,对动力系统热管理、材料强度、控制精度要求远超常规运输设备 [2] 国内企业技术突破 - 潍柴动力2005年推出首台矿用宽体自卸车发动机,10年内实现主流整机品牌配套,市场保有量超10万台 [2] - 2017年潍柴动力与法国博杜安协同开发M系列第一代矿山动力产品,打破大吨位矿山设备发动机国外垄断 [3] - 第二代矿山动力产品具备5000米高原适应能力,综合油耗比竞品降低5%,2万小时大修周期,-45℃至45℃稳定运行,燃料兼容柴油、天然气、甲醇 [3] - 第一代产品在海外矿区完成24000小时实测,第二代进行51项可靠性提升 [3] 产业链协同与国产化进展 - 北方股份攻克矿用重型卡车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电驱动系统技术,300吨级矿用卡车国产化项目通过验收 [5] - 徐工集团交付百台无人电动矿卡至华能伊敏露天煤矿,助力破解大型矿山装备部件进口依赖 [5] - 华丰动力推进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兼容大马力柴油与天然气发动机生产 [6] - 烟台石川密封科技突破金属涂胶板技术,性能达国际同类水平,应用于矿山动力装备提升耐磨防腐性能 [6] 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 国家七部门要求加快新型矿用无人驾驶车辆等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8] - 潍柴动力配套推出矿山服务解决方案,依托5000余家服务站组建专家团队驻矿,解决配件响应慢、维修费用贵等痛点 [9] - 徐工集团以纯电无人矿卡为起点,向无人挖掘机、钻机、装载机延伸,打造全场景零碳无人矿山解决方案 [9] - 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