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博士装置

搜索文档
上海虚拟电厂今夏实现多个“首次” 最大响应负荷首破百万千瓦 有望将先行先试经验推广至长三角乃至全国
解放日报· 2025-08-16 10:05
虚拟电厂发展现状 - 上海虚拟电厂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16.27万千瓦,创下新纪录,去年数值为70.43万千瓦 [1] - 上海虚拟电厂正从"技术验证"转向"常态化应用",具备调节能级和响应速度的"实战"能力 [1] - 截至今年8月,上海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接入49家运营商,总申报可调能力达203.24万千瓦,较2024年底提升81.17% [2] 虚拟电厂技术应用 - 通过调节办公楼中央空调温度(从26℃上调至28℃)缓解城市电力紧缺 [2] - 快速调节能力达到54.68万千瓦,可实现总负荷"快上快下"的效果 [2] - 首次实现居民社区虚拟电厂响应,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在15秒内削减80千瓦负荷 [4] 多元场景突破 - 首次开展规模化车网双向互动实测应用,新能源汽车通过V2G充电桩反向放电,贡献2600千瓦 [3] - 产业园区通过调节用电负荷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减碳目标,空调系统用电负荷占比达50% [3] - 居民社区试点安装"碳博士"装置,汇聚可调负荷资源近200千瓦 [4] 数据中心潜力 - 上海互联网数据中心用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近3% [5] - 智算中心参与虚拟电厂"削峰填谷"每年可节约1%电力成本,用电成本再降1% [5] - 浦东供电公司实现全国首次智算任务跨区域转移技术验证,3分钟内将任务转移至湖北十堰数据中心 [6] 未来规划 - "十五五"期间,上海虚拟电厂将具备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 [2] - 未来考虑从单个任务到任务群进行调度,技术有望推广至长三角算力集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