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

搜索文档
山西虚拟电厂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放宽准入条件
中国发展网· 2025-07-31 16:09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郭建军报道 在能源领域不断变革的当下,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管理模式, 正逐渐崭露头角。山西省在虚拟电厂的发展与建设方面积极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虚拟电厂 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什么是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并非传统意义上拥有实体厂房和发电设备的电厂。简单来说,它更像是一个"电力大管家",借 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小型风力发电装置, 可调节负荷,像一些工业企业能够根据电网需求调整用电功率,以及储能系统,比如常见的蓄电池储能 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发电集合体"。通过精妙的算法,依据电力现货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价格信 号,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精准调度,从而实现与传统电厂类似的电力调节效果,为电力系统的稳 定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贡献力量。 二、山西虚拟电厂发展现状 山西省在虚拟电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2025年2月,有消息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传出,随着进入山西电力市场的虚拟电厂聚合用户从107户增加至122户,聚合容量从82.18万千瓦大幅 跃升至201.38万千瓦,最大可调节负荷达到25.63万 ...
多地积极布局虚拟电厂 行业多元化盈利模式待探索
证券日报· 2025-07-29 01:13
虚拟电厂政策部署 - 上海市、重庆市、青海省等多地围绕虚拟电厂建设及运行进行工作部署 [1] - 青海省能源局组织编制《青海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相关政策举措有助于推动虚拟电厂规范化发展 增强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支撑能力 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完善 [1] 虚拟电厂产业链与发展趋势 - 虚拟电厂产业链上游包括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及储能产业 中游为运营环节 下游为电力需求市场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2] - 规模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地方实施细则出台 各类企业广泛参与 产业链结构逐步清晰 [2] 虚拟电厂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达102亿元 2030年有望达千亿元 [3] - 现阶段商业模式以需求响应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为主 盈利效率受电价差价影响较大 [3] - 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加速建设为探索灵活盈利模式带来可能性 需结合电力体制改革推进 [3]
重要合作!比亚迪、京东方放大招
行家说储能· 2025-07-28 18:25
比亚迪储能合作 - 比亚迪储能与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CCS武汉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绿色船舶技术标准创新[2][5]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电池动力船舶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聚焦新型动力电池安全测试认证、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创新及行业标准制定[5] - CCS武汉所是中国新能源船舶规范法规的主要起草机构,也是全球海事规则的重要参与者[4] 京东方能源合作 - 京东方能源与成都高新发展、川投能源签署战略协议,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及虚拟电厂领域[6][7] - 先期项目将开发四川地区新型电化学储能及虚拟电厂,目标成为该地区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10] - 项目通过虚拟电厂调度实现削峰填谷、应急备用,提升园区能源稳定性并降低用电成本[10] 行业动态 - 两起合作均于7月25日签署,反映储能行业在船舶标准与工商储应用场景的快速拓展[1][6] - 合作模式均强调技术、市场与资本资源的整合,凸显行业协同发展趋势[5][7]
“技术+资本+场景”全链条赋能 成都高新区推进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第一财经· 2025-07-25 17:56
项目合作与规划 - 三方合作优先开发四川地区新型电化学储能及虚拟电厂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园区能源供应稳定性,降低用电成本,实现"削峰填谷、应急备用"的能源管理目标,为成都高新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3] - 项目整合川投能源资本运作能力、京东方能源智慧技术优势及高新发展本地化服务资源,形成"技术+资本+场景"全链条赋能模式 [4] - 项目将作为四川省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标杆工程,助力全省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500万千瓦目标,建成后将刷新四川地区单个用户侧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 [4] 技术应用与示范 - 项目将作为成都市虚拟电厂重要且优质的柔性可调节资源参与需求侧响应,解决用电高峰时段电网电力稳定供给缺口问题,成为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的协同一体化示范项目 [4] - 成都高新区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入选国家示范清单,将持续构建多能互补、智慧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数字能源应用样板 [5] - 华为清洁能源大基地联合创新中心围绕电站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光储充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等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5]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四川省印发文件鼓励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强联合,推动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先行先试,促进产业降本增效,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储能产业基地 [3] - 成都高新区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4+1"图谱,包括光伏、氢能、数字能源(含新型储能)、核能以及新材料(含固态电池) [5] - 成都高新区将通过场景招商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向成都高新区聚集 [5]
用电负荷连破历史纪录,“模范生”浙江如何高温应“烤”?
36氪· 2025-07-25 07:29
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上扬。 7月16日,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截至7月16日12时40分许,今夏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 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这并非今夏浙江电力负荷首次打破纪录。 据浙江省能源局介绍,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较去年提前15天冲破1.2亿千瓦 大关,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 据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 面临"用电增量全国最大、发电设备利用率全国最高、外来电占比全国最大"的"三最"挑战。 居民空调全开,企业赶工生产。 面对"三最"挑战,浙江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打出了一套迎峰度夏"组合拳",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筑 牢能源基石,也为全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浙江样板"。 01 另一方面,浙江也在提前布局,加快重大电源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浙江一批"压舱石"电源项目密集投运:浙能嘉兴9号机、国能北仑8号机、华润温州3号机等 三台百万千瓦级高效煤电机组按期投产,这些项目超额完成迎峰度夏前的装机计划,成为浙江迎战夏峰 的关键力量。 1-5月,全省能源投资达754亿元,同比增 ...
广西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广西日报· 2025-07-20 09:13
电力负荷创新高 - 广西电网电力负荷达352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1] - 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电力负荷攀升南宁柳州钦州防城港贵港来宾玉林北海8地市电力负荷均创新高 [1] - 钦州防城港来宾玉林出现多次电力负荷创新高 [1] 新兴产业用电增长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 [1]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同比增长17.9% [1]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51% [1] - 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同比增长119.6% [1] 电源供给与电网建设 - 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328.8万千瓦同比增长70.7% [2] - 广西电网5个主网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新增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5公里变电容量123万千伏安 [2] 新型储能与电力调配 - 广西并网17家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 [2] - 新型储能装机总容量达295.9万千瓦同比增长37.6% [2] - 广西电网24小时监控电力供需平衡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2]
电力行业点评报告:重视RWA与虚拟电厂、电交易、碳交易融合的产业链机会
东吴证券· 2025-07-16 14: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甘肃执行330元/KW·年,容量回收固定成本100%,容量电价超市场预期 [6] - “碳中和”进程进入深水区,电的绿色价值提上日程,火电容量价值超预期,反映“绿色电力”“碳中和”进度或超预期,电价改革或进入绿色价值改革阶段 [6] - 重视RWA与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碳交易融合的产业链机会,虚拟电厂通过RWA将分散资产通证化,光伏电站未来发电收益可拆分为小额代币降低投资门槛 [6] - 投资意见为关注火电容量价值提升对板块估值的提振,关注甘肃能源等公司;继续关注特定区域火电配置机会;关注RWA与相关交易融合的投资机会,推荐南网能源等 [6] 相关目录总结 重点公司估值 |代码|公司|总市值(亿元)|收盘价(元)|EPS(2024A)|EPS(2025E)|EPS(2026E)|PE(2024A)|PE(2025E)|PE(2026E)|投资评级| |----|----|----|----|----|----|----|----|----|----|----| |000600|建投能源|144.56|7.99|0.29|0.74|0.86|27.22|10.80|9.29|买入| |002015|协鑫能科|213.14|13.13|0.30|0.52|0.61|25.76|25.03|21.50|暂未覆盖| |003035|南网能源|178.79|4.72|-0.02|0.13|0.15|——|36.31|31.47|买入| |601222|林洋能源|119.90|5.82|0.37|0.41|0.46|15.93|14.20|12.65|买入| |300682|朗新集团|225.77|20.90|-0.23|0.42|0.54|——|49.47|38.70|暂未覆盖| [5] 行业动态 -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指出2026年起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标准暂按每年每千瓦330元执行,执行期限2年,100%容量回收固定成本超国家发改委预期 [6] - 甘肃风光火现状下火电容量价值超预期,电量功能属性下降,反映“绿色电力”“碳中和”进度或超预期,电价改革或进入绿色价值改革阶段 [6] - 虚拟电厂通过RWA将分散资产通证化,如协鑫在江苏聚合550MW可调负荷,光伏电站未来发电收益可拆分为小额代币 [6]
逐绿前行绘新景 绿潮涌动向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7-16 06:24
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 - 东方电子集团烟台市数字虚拟电厂运营中心通过智能化协调控制实现电力资源削峰填谷,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4] - 云储新能源科技公司采用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设计实现储能系统"本质安全"[4] - 烟台港智慧滚装码头使用智能转运装备AT-AGV实现商品车高效搬运,中控室可远程管控作业[4] - 2025年上半年计划培育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组织2家公司申报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5] - 淼盾物联联合政府打造"两化一网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覆盖全区4万余家企业隐患数据[6] 绿色产业与智能制造 - 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智能工厂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绿色工厂10家[6] - 联东U谷·芝罘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签约企业50余家,优先引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7] - 宏洲海洋入选2025年度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烟台港芝罘湾港区等1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9] - 冰轮环境天源智擎大模型入选省级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项目[9] 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 - 夹河·幸福新城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及低空经济、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10] -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应用3D裸眼折屏、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实现工业与文化深度融合[12] - 醴泉啤酒厂改造为"产商文旅"综合体,涵盖博物馆、精酿工坊、商业街及文旅体验中心[12] 人才引进与创新生态 - 每年引进青年人才1.2万人以上,数量居全市首位,提供人才公寓租金补贴及定制化服务[9] - 举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为机器人产业储备人才[10] 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 - 改造老厂房减少建筑垃圾,棉纺厂、钢铁厂等工业遗存转型为创意产业园[11] - 幸福湾活力海岸、夹河湿地公园等新消费场景成为海岸线旅游热点[11][12] - 北极星钟表厂与啤酒厂工业遗存构建多元业态集聚的消费新场景[12]
用电负荷五天内三创新高江苏“三招”顶住高温“烤”验
新华日报· 2025-07-13 07:22
用电负荷创新高 - 7月7日江苏13个设区市用电负荷峰值集体刷新历史纪录,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52亿千瓦,年内第三次创历史新高[1] - 苏州3307.5万千瓦、无锡1651.5万千瓦、南京1643万千瓦、南通1304.5万千瓦等城市用电负荷均创新高[1] - 预计7月下旬入伏后可能出现40℃以上连续高温,用电负荷可能再创新高[1] 能源保障措施 - 煤电作为能源结构基石发挥关键托底作用,6月27日全省迎峰度夏支撑性煤电项目配套送出工程全部投运[2] - 常州、盐城、张家港等地600万千瓦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相继投产,提升清洁煤电机组比重[2] - 借助跨省输电工程争取区外来电,7月3日区外受电规模达2248万千瓦,次日攀升至3198万千瓦[3] - 计划今夏区外来电最大达3700万千瓦,优化省间电力现货等短期购电机制[3] 新能源发展 - 截至5月29日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46%,比"十四五"初增长1.91倍[4] - 7月3日风光新能源发电达6047万千瓦创纪录[4] - 构建多元化储能矩阵,7月6日93座新型储能电站同时放电,最大放电功率714万千瓦,可满足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用电需求[4] - 储能矩阵包括64座电网侧和29座电源侧电站,能储存电量1450万千瓦时[4] 储能技术应用 - 江苏新型储能装机761.6万千瓦,涵盖电化学储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装机规模全国第四[6] - 华电仪征风光集中配建储能项目预计年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超6800万千瓦时[5] - 国信苏盐淮安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单次储电量达120万千瓦时,可满足60万户家庭每日高峰用电需求[5] 需求侧管理 - 去年夏季居民空调负荷最高达2796万千瓦,占最高用电负荷近20%[7] - 国网江苏电力通过软件邀约居民调节空调温度,2024年夏季至今年初让出电量负荷超50万千瓦[7] - 江苏启动建设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整合居民大功率智能电器形成千万千瓦调配能力的"虚拟能量池"[8] - 空调每调高1℃可让出0.06千瓦负荷,全省4300万居民同步行动相当于一座大型电站调节能力[8]
浙江首次开展新型主体市场化电力响应
中国能源网· 2025-07-11 16:49
虚拟电厂市场化响应 - 浙江省首次开展新型主体市场化电力响应 19家虚拟电厂聚合265家二级用户参与 最大调节负荷29万千瓦 [1] - 虚拟电厂作为资源聚合类新型主体代表 可有效聚合分布式电源 可调节负荷 储能等分散资源 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市场交易 [1] - 本次响应需求为7月8日16:00至18:00 每半小时为一个交易时段 每个时段50万千瓦需求容量 [1] 市场机制与规则 - 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包含需求确定 交易组织 基线认定 效果评估 费用结算等环节 [1] - 《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虚拟电厂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联调接入 注册申请 用户聚合 能力认证 参与市场五大环节 [6] - 《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实施细则》发布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规则 为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提供空间 [6] 参与效果与收益 - 潮流科技虚拟电厂首次参与响应3 46万千瓦时电量 获取2 7万余元收益 [6] - 市场化响应打通新型主体常态化参与电力市场获取收益的通道 实现从邀约型向市场型转变 [6] 未来发展规划 - 浙江将持续完善市场机制 拓宽分布式电源 储能等新型主体参与范围 [7] - 根据电网供需情况常态化启动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 保障电力安全供应 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