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
搜索文档
盈利与现金流共振释放 晶科科技储能业务持续放量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2:1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2亿元,归母净利润3.56亿元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82%,金额已超越2024年度全年净利润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提升454.05%,达到32.73亿元 [1]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53.94亿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投建的肥东晶英100MW/200MWh储能项目于2025年9月顺利并网,为合肥市首个百兆瓦级电网侧储能项目 [2] - 2025年公司新增开发储能规模达6GWh,投运及待建项目3GWh [2] - 公司计划对储能业务采用轻重结合的商业模式,持有和转让并行 [2] - 公司在光储融合、售电、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兴业务领域积极布局 [2] 战略与展望 - 公司表示一直在积极关注投资并购机会 [1] - 公司持续聚焦数字资产等新金融模式的前瞻趋势和投资机遇 [1] - 公司通过布局新兴业务,结合发电侧电源数量和用电侧客户优势,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并创造更大收益 [2]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迎新阶段 多能并举和电网升级受关注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2:2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加 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这标志着我国能源体系建设将进入新阶段。 对此,能源领域重点企业和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新的提法重点在于系统能力重 构,清洁能源和电网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进一步加深,新能源、电网、储能等领域未来数年的发展值 得重点关注。 ◎记者 王文嫣 坚持多能并举 部分领域已有超预期展望 风、光制造氢能也将成为"十五五"时期的能源发展新趋势。据中国能建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推进建设 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即将投产,项目采用绿电直供模式,通过电—氢 —氨—储多能协同动态匹配技术、柔性合成氨技术、一体化柔性调控及仿真技术等世界领先技术,以绿 电制取绿氢,合成零碳燃料,贯通了氢能全产业链条。此外,中国能建还有多个风光制氢项目正在推 进。 电网稳定成为核心问题 特高压、需求侧建设引关注 《建议》中有多处涉及能源领域的部署,如"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科 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 ...
协鑫能科20251030
2025-10-30 23:21
公司概况与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为协鑫能科,主营业务聚焦于能源领域[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35亿元,同比增长5.0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25.78%[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46.39%[3] * 每股收益0.4819元,同比增长25.76%[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2%,同比增长0.48%[3] * 总资产达409.62亿元,增长1.2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123.38亿元,增长5.1%[3] 业务运营与资产规模 * 公司稳健运营区域能源中心,以热、电、冷联产为核心[10] * 今年1-9月上网电量68.2亿千瓦时,用气量773万吨[10] * 公司现有装机容量640万千瓦,其中风电与光伏占比60%[10] * 储能运行容量85万千瓦,在江苏省投运储能装机容量超过15万千瓦[10] * 管理的用户容量达到20GW[11] 能源服务与数字化业务发展 * 能源服务业务规模大幅扩张,涵盖售电、虚拟电厂、撮合交易等[4] * 能源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约为70%[23] * 三季度公司整体收入25亿元,其中能源服务收入5亿元,占比20%[29] * 能源服务业务毛利率达到50%以上[28] * 公司管理的可调负荷达85万千瓦,占全国虚拟电厂负荷显著份额[2] * 在江苏省管理的虚拟电厂负荷超过全省份额的30%[8] * 公司在上海、浙江、四川、深圳获得虚拟电厂牌照[8] * 利用30多年的能源经验和13年用户数据,结合AI大模型实现精准预测[11] 具体业务进展与项目布局 * 面向工商业客户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新型电力系统、电力交易及碳中和[9] * 今年新投运工商业光伏85万千瓦,比去年增长28%[9] * 售电服务交易量241亿千瓦时,已投运12个碳中和项目[9] * 公司积极布局储能和算力配备领域,参与国内外龙头科技公司招投标[5][19] * 建德储能项目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造价4,300元/千瓦,预计2029年开始投产[5][20] * 该项目利用现有天然水库,造价较浙江省平均低20%以上[20] 战略规划与未来展望 * 未来三年计划将能源服务的收入和利润占比提升至40%以上[30] * 目标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30] * 公司认为尽管行业面临挑战,但总体机遇大于挑战,对未来充满信心[6] * 将继续夯实热电联产业务,同时加大风电、光伏及储能领域投资[21][22] * 政策(如136号文)带来市场机遇,公司已采取策略应对电价波动等不确定性[28][31][34] 风险应对与商业模式创新 * 对于分布式光伏项目不确定性,采取自持、出售及合作三种策略[32] * 通过与国资企业合作,可仅出资20%资本金,提升回报率[32][33] * 与蚂蚁合作,结合能源管理经验与机器学习算法,聚合光伏储能资产并提供服务[5][13] * AI技术应用于数据处理、效率提升、能源预测与交易优化[25][26] * 在微电网和分布式场景中,通过直接售电给用户节省成本(约0.15元/度),提升盈利能力[17][18]
南网能源(003035):业绩拐点已至,静待工商业储能放量发展
东吴证券· 2025-10-28 18: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南网能源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拐点已至,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54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125.1% [7]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45%,业绩超市场预期 [7] - 公司正聚焦核心优势,布局“深度脱碳”,行业底部反转逻辑清晰 [7] - AI赋能节能服务,公司迭代升级“启成”综合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实现1,101个项目、2,902个用户的线上化管理,汇聚源荷资源逾700个项目,总容量超过25万千瓦 [7] 行业前景与公司机遇 - 136号文落地推动发电侧现货市场发展,用户侧现货市场即将到来,利好工商业储能放量 [7] - 独立储能发展态势良好,大储利用率与时长显著提高,政策催化自发性需求 [7] - “碳中和”进程加速,报告重视RWA与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碳交易融合的产业链机会,虚拟电厂可通过RWA将分散资产通证化,形成“共享电厂”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报告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77亿元、5.57亿元、6.75亿元 [1][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76亿元、39.85亿元、45.00亿元,同比增长13.36%、11.44%、12.90%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0.15元、0.18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9.63倍、33.96倍、28.01倍 [1][7]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5.39%、36.39%、37.50%,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3.34%、13.96%、15.00% [8]
协鑫能科前三季度实现净利7.62亿元 同比增长25.78%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21:12
本报讯(记者曹卫新)10月27日,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能科(002015)")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79.35亿元,同比增长5.07%;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25.7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亿 元,同比增长46.39%。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协鑫能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 元,同比增长24.43%;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4.37%。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核心主题,协鑫能科通过业务结构转型升级适配电力市场化发展,构建起兼具稳 定性与增长性的盈利模式。 在交易服务端,围绕电力交易,协鑫能科持续提升能源资产管理、虚拟电厂、售电、绿电、绿证、碳资 产交易等能源服务的业务规模。2025年前三季度,协鑫能科管理售电量约241.23亿kWh,绿电交易7.86 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4.15亿kWh。 作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协鑫能科虚拟电厂业务实现跨区域规模化发展,已从核心区域江苏成功拓展至上 海、浙江、四川、深圳等多个省市。截至 ...
同比增长25.78%!协鑫能科前三季度净利润达7.6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9:48
10月27日,协鑫能科(002015)(002015.SZ)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报告 显示,2025年1—9月,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79.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7%;归母净利润7.62亿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8%;扣非归母净利润6.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39%。单季度表现同样亮 眼,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3%;扣非归母净利润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14.37%。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协鑫能科对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度锚定,以及"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的持续深化。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核心主题,通过业务结构转型升级适配电力市场化发展,构建起兼 具稳定性与增长性的盈利模式。公告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动力: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 目的滚动开发,叠加售电、绿电、虚拟电厂等能源服务业务的规模化拓展,推动能源服务板块收入利润 大幅提升;风电、热电联产等存量电厂运营效率优化,实现业绩同比提升。 能源资产作为公司发展的"压舱石",凭借优质资产储备与精细化运营筑牢收益底盘。协鑫能科以电力、 热力销售为根基,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 ...
协鑫能科前三季度净利润7.6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9:37
截至9月30日,协鑫能科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6402.41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60.08%。同 期,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达1910.54MW。在交易服务端,管理售电量约241.23亿kWh,绿电交 易7.86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4.15亿kWh。 10月27日,协鑫能科(002015.SZ)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1-9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35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5.07%;归母净利润7.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8%;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4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3%。 公告指出,其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动力: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滚动开发,叠加售电、绿 电、虚拟电厂等能源服务业务的规模化拓展,推动能源服务板块收入利润大幅提升;风电、热电联产等 存量电厂运营效率优化,实现业绩同比提升。 截至9月30日,协鑫能科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达835MW,其中在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的实际可调负 荷占比约35%。 ...
协鑫能科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增 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5.78%
新浪财经· 2025-10-27 18:42
目前,协鑫能科虚拟电厂业务实现跨区域规模化发展,已从核心区域江苏成功拓展至上海、浙江、四 川、深圳等多个省市。截至9月30日,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达835MW,其中在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 的实际可调负荷占比约35%,凭借国家"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一级资质,公司平台管理用户规模已超 20GW。(刘丽丽) 截至9月30日,协鑫能科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6402.41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高达60.08%,绿 色能源资产布局成效显著。 另外,协鑫能科聚焦节能服务与交易服务两大核心方向,实现规模化突破。在节能服务领域,协鑫能科 持续滚动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分布式能源资产运营管理规模稳步增长。截至9月30日,分布式光伏项 目并网装机容量达1910.54MW。在交易服务端,2025年1-9月,协鑫能科管理售电量约241.23亿kWh, 绿电交易7.86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4.15亿kWh。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0月27日消息,协鑫能科今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报告显示,2025年1- 9月,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79.3 ...
陕西大力推进新型电力产业链建设
陕西日报· 2025-10-27 08:48
9月12日,在延安市洛川县,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陕西段)陕1标段顺利完成接地 极线路跨越110千伏黄土Ⅰ、Ⅱ线架线施工任务(资料照片)。 前三季度陕西电网最大负荷4491万千瓦,全网负荷、日用电量均3次创新高;西安、宝鸡、汉中等8个市 (区)电网负荷、日用电量共计47次创新高。 屡创新高、体量巨大的负荷下,陕西为何不缺电?保供底气从何而来? 这十足的底气来自陕西电力各部门齐心协力大胆谋、加油干,更来自陕西逐步构建起来的强大新型电力产业 链。一系列强网架、拓通道、优调节、促交易的硬举措、高标准,不断推动新能源利用率提升,持续推进全省电 力产业绿色转型。 大项目挺起高压电传输脊梁 10月7日清晨,电力工人石林齐攀上大荔县下寨镇一座数十米高的铁塔,开展架线作业。地面上的技术员仰 头紧盯着,指挥工人将粗重的电缆牵引至预定位置。 这是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三通道输变电工程(包13)开展的带电跨越施工的场景。"此次跨越施工风险高、 难度大,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规范操作,确保万无一失。"国网陕西建设公司超高压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宇说。 作为区域内电力传输的重要枢纽,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三通道输变电工程 ...
2030 年用电晚高峰或存1750万千瓦供电缺口,江苏如何变负荷为能源
第一财经· 2025-10-25 23:31
江苏电力供需核心挑战 - 2030年江苏电力晚高峰供电缺口预计达1750万千瓦,若风光新能源与负荷侧资源不参与平衡 [1] - 2025年江苏夏季最高用电负荷突破1.55亿千瓦,风光装机1.1亿千瓦占比超45% [1] - 新能源间歇性与波动性对电网调度和消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春秋季及节假日新能源消纳困难 [1] 虚拟电厂解决方案与现状 - 虚拟电厂通过智能化技术聚合分散资源形成可控整体,提升电网对风光消纳能力 [2] - 江苏已取得阶段性突破,截至今年7月1日有14批次25家虚拟电厂进入市场参与调节 [2] - 江苏建立三级调度体系与三方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分层管理和协同调度 [2] - 需求侧资源常态化利用总体成本1.5-5元/千瓦时,建设成本200-400元/千瓦 [2] - 虚拟电厂聚合开发投资仅为建设传统电厂的10%-20%,远低于抽蓄电站5000-6000元/千瓦投资 [2] 需求侧资源激励措施 - 长三角地区设定需求响应补贴,削峰响应基本标准在3-4元/千瓦时 [1] - 上海对虚拟电厂给予单个平台每年最高补贴150万元 [1] - 响应时间越短获得的补偿资金越高 [1] 虚拟电厂发展面临的挑战 - 需求侧资源分散、规模小、个性化导致精准调控难度大,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3] - 激励措施力度不足,现有奖补难覆盖用户损失及设备改造投入,影响用户积极性 [3] - 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价格机制,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参与机制不完善 [3] - 虚拟电厂定位模糊,在现有电力管理体制中亟需完善政策和市场环境 [3] 虚拟电厂常态化发展建议 - 虚拟电厂需强化数智化赋能,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 [4] - 完善多类型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如实施节点电价反映不同节点资源价值 [4] - 区域内协调各省确定跨省容量需求,通过完善市场传递合理价格信号引导社会投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