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健全照护制度 兜紧兜牢失能老人养老保障
四川日报· 2025-06-17 08:32
养老服务扩容提质政策 - 四川省出台《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系统部署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工作,重点关注失能老年人群体[1] - 政策提出具体务实的改革措施,立足四川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1] - 到2027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8%,对普通型和护理型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2] - 支持家庭智能适老化改造,探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2] - 推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范围,健全养老服务支付体系[2] 失能照护服务优化 - 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时全托等"喘息"服务[2] - 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推动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在失能照护中的应用[2] - 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围绕失能老年人照护适时调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4] - 健全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标准体系,实现规范化运行[4] 养老服务支付保障 - 建立失能老年人照护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福利补贴制度[2] - 加快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覆盖全体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 - 出台政策措施助力养老服务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4] 养老服务人才建设 - 加大养老护理员培养力度,完善收入分配、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3] - 支持开展家庭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发挥家庭成员亲情照顾作用[3] - 引导低龄老年人参与失能照护志愿服务[3]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增进民生福祉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2035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最新《意见》从制度保障、资源配置等四方面进行系统部署 [1] - 国家首次明确9大领域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标准框架,2023年实现动态调整,各省制定不低于国标的实施标准 [2] - 养老服务领域已建立包含16个项目的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和标准 [2] 标准化制度建设路径 - 通过细化地区/领域清单、质量标准、均衡评估办法促进服务均衡化 [3] - 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财政能力适时纳入新服务项目,实现供需同步 [3] - 202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已覆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民生核心领域 [2] 人口导向的资源优化配置 - 针对老龄化趋势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 [4] - 以县域为单元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覆盖7.48亿县域常住人口(占全国52.9%) [5] - 对艰苦边远地区采用流动服务车、送教上门等灵活服务形式 [6] 常住地服务供给改革 - 明确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解决3亿流动人口服务覆盖问题 [7] - 采取"一城一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受户籍同等权利 [7] - 重点推进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和保障性住房供给 [8] 数字化与服务创新 - 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婚姻登记等事项全国通办 [9] - 优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新增公共服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9] - 通过数据互通共享扩大优质数字公共服务资源覆盖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