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选型软件
搜索文档
涉及电商等领域 最高法发布一批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9-08 10:36
司法裁判导向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电商平台、养车服务、人工智能、直播平台等线上线下产业及新技术新业态 [1] - 案例体现坚持严格保护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对盗用技术秘密等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如在技术秘密侵权案中判令连带赔偿1.66亿余元 [1] - 案例明确将他人知名字号相近文字登记为字号即使未实际使用也属仿冒行为,实现从源头制止“傍名牌” [2] 技术秘密与商业秘密保护 - 在“离心压缩机选型”软件及技术秘密侵权案中,法院认定隐名设立同业公司盗用原单位技术秘密构成共同侵权,判令赔偿1.66亿元 [9][10] - “天然蛋白酶3”商业秘密案强调即使技术方案部分信息为公众所知,整体系统性方案仍可认定不为公众知悉,依法平等保护外方权利人 [12][14] - 案件明晰员工隐名设立公司侵害单位商业秘密的责任,以及持续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的时效判断问题 [11] 网络与新业态竞争规范 - 网络游戏第三方交易平台在明知可能存在非法打金行为时仍提供交易服务,构成不正当竞争,判赔303万元 [16][17] - 搬家软件“盗图抄店”案认定非法爬取海量商品数据实质性替代其他经营者服务构成不正当竞争,保护数据权益 [25][26] - “变身漫画特效”案明确人工智能模型参数与结构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竞争利益,规范AI行业发展 [27][29] 商标与品牌保护 - “引流直播带货”案中,法院认定通过短视频和直播间攀附驰名商标商誉吸粉引流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110万元诉请 [19][20] - “某牛”字号案裁判明确将他人有影响的字号登记注册即使未实际经营但具商业意图也受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从源头制止仿冒 [5][7] - “养车服务”案对以“震虎价”低价营销活动编造传播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准确认定为商业诋毁,判赔500万元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