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银业务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为何要“千万存款换实习”?
虎嗅APP· 2025-05-29 18:34
兴业银行私银业务舆情事件 - 兴业银行因"2025菁英实习计划"推文引发舆情危机 该计划将新增资金达标与顶级机构实习机会挂钩 涉及摩根大通/中金资本/谷歌/字节等企业[1] - 事件暴露金融行业"资源置换"潜规则 最终以银行致歉并暂停项目告终 反映公司经营困境[1] - 舆情核心矛盾在于就业难背景下 普通人与高净值客户子女的竞争不平等现象[1] 私银业务发展背景 - 2024年末兴业私银客户达7.7万户(+11.36%) 2025年突破8万户 资产规模超万亿 增速显著但管理粗放[2] - 行业背景:信用卡业务萎缩(2024年总量7.27亿张/-5.14%) 个人贷款增速放缓(兴业同比下降1.31%) 理财业务受政策冲击[3] - 私银业务成零售转型突破口 高端客户不动产投资降42% 但定制理财规模达1.2万亿 资产配置转向银行理财[4] 行业竞争格局 - 私银市场呈现马太效应:五大行包揽AUM前五 招行私银客户16.91万户(+13.61%) 兴业7.7万户排名靠后[6][7] - 2024年私银AUM超万亿的银行达8家 工行/农行/建行AUM分别达3.47/3.15/2.78万亿 增速均超10%[8][9] - 富裕家庭数量普降:600万/1000万/1亿资产家庭分别降0.3%/0.8%/1.7% 与银行私银客户增长形成反差[6] 兴业银行私银战略 - 实施客户分级运营:600-3000万/3000万-1亿/1亿+分三级 配套健康/教育/出行/生活四大增值服务体系[9] - 创新"X+1+1+N"服务模式:通过公私联动带动私银客户增长20.18% 已扩展至27个城市分行[10] - 战略重心转向存量深耕 减少低效获客 重点提升客户综合经营深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