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医疗AI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生成式AI应用的商业变现之路(英文)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43
中国生成式AI应用的商业变现之路 - 核心争论聚焦于货币化、护城河与知识产权、用户案例和成本四个方面[1][6] - 消费级AI应用月活跃用户突破1000万,付费比率3%-13%[1][8] - 企业级AI软件目标客户约1000家,收入贡献目前为个位数到十几[1][8] AI定价策略 - 消费级AI工具年定价20-200美元,多模态内容成本更高[2][9] - 企业级AI应用订阅费80-1000美元/用户/年,或3000-20000美元许可费[2][9] - 消费级提供7-30天试用期,企业级为大规模客户提供预训练定制服务[2][10] AI用户案例分类 - AI创作包括图像、视频、音频生成与编辑[2][28] - AI生产力涵盖数据分析、排程、编码、文档生成[2][28] - AI行业工具涉及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2][28] - AI企业服务包含金融、人力资源、供应链等[2][28] 供应商差异化优势 - 用户愿为差异化功能付费,如美图AI摄影自然美化功能[2][10] - 企业级AI需执行复杂任务并产生高ROI,从高管层开始采用[2][10] - 平台整合AI与软件功能优化工作流程,积累行业知识形成护城河[6][10] 当前AI三大不同点 - 计算成本降低,DeepSeek API令牌费0.6美元/百万,低于OpenAI的1.6-8.0美元[3][16] - 从AI副驾驶发展到能规划工作流程的AI代理[3][16] - 个人或企业知识中心可生成更高准确度的定制化答案[3][16] 企业级AI付费驱动因素 - 企业偏好能带来高ROI、理解业务知识并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AI工具[17][18] - 应用供应商开发行业级AI模型和标准化解决方案[17][18] - 企业初期在管理层投入更多,逐步扩展到所有员工[17][18] 消费级AI付费驱动策略 - 聚焦1-3项AI功能,利用70-130亿定制化模型增强性能[18][19] - 面临平台供应商竞争,通过更长试用期优先扩展用户[18][19] - 保留用户依靠优质AI功能和更好效果[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