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发成果
搜索文档
陕西自贸试验区结出高水平开放硕果
陕西日报· 2025-10-23 08:35
口岸营商环境与陆港建设 - 实施“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使跨境电商货物查验免去重新掏箱步骤,节省成本并提高发运效率[1] - 通过“跨境出口统一版+西安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辅助系统”优化监管流程,截至今年9月监管跨境电商商品货值9.34亿元[1] - “先入区、后检测”模式用于进境粮食,大幅缩短滞港时间并节省仓储费用,1月至9月有3000吨乌兹别克斯坦绿豆通过中欧班列(西安)进境[2] 通关效率与企业成本 - 快速监管模式使公司超过四分之一的货物通关,每个集装箱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节省成本3800余元,通关时间缩减4至5小时[2] - 打造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实现智能核验通关,“铁路运输舱单归并”创新做法在全国复制推广[2] - 制度创新成果显著,40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62项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1]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抓手,实施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推动科创成果、企业和产业在自贸试验区落地[3] - 通过科技经纪人提供全流程服务,包括协助初创企业选择研发场地、对接市场寻找下游客户[4] -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力,推动省市级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涌现[4] 贸易成效与经济贡献 - 截至今年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8万亿元[5] - 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5] - 自贸试验区正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全面推进、提质跃升”,未来将探索更高水平开放和更大力度改革[5]
城数Lab. | 科创突围,“最上进大省”果然是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11:33
全国研发经费总体规模与强度 - 2024年全国研发经费总额达36326.8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1] - 2024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69%,位列世界第12位,超过欧盟2.13%的平均水平 [1] 主要省份研发经费规模排名 - 2024年有6个省份研发经费规模超过2000亿元,分别为广东(5099.6亿元)、江苏(4597.5亿元)、北京(3278.4亿元)、浙江(2901.4亿元)、山东(2597.3亿元)、上海(2343.7亿元),合计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 [1][5] - 研发经费规模排名全国前十的省份,大多也是GDP十强成员,显示研发投入与经济体量高度挂钩 [4][5] - 安徽省表现突出,其研发经费规模超越湖南等经济体量更大的省份,以1396.2亿元位居全国第九 [5][6] 主要省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前列的省份包括:广东(14.04%)、江苏(12.66%)、北京(9.02%)、浙江(7.99%)、山东(7.15%) [8] - 全国共有7个省份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线(2.69%),安徽省以2.76%的强度位列其中,是中西部地区的“独苗” [8][9] 研发投入的动态变化与典型案例 - 过去十年间,安徽省研发经费规模与投入强度先后反超多个省份,实现位次跃升 [10] - 2024年安徽省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 [13] - 2024年北京和上海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均比上年提升0.36个百分点,并列全国增幅第一;安徽、江苏、浙江均提升0.14个百分点 [16] - 天津市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23年的3.48%降至3.44%,是全国唯一有所下降的省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