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货物
搜索文档
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突破50万吨 “空中丝绸之路”激活河南开放强引擎
河南日报· 2025-10-26 07:17
核心观点 - 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突破5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超过40%,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国际货运航班超万架次的航空口岸,标志着其物流能级的显著提升 [1][2] - 通过优化通关环境、复制“双枢纽”模式,该口岸正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型,并成为驱动区域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2][3] 货运规模与增长 - 截至10月22日,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累计达50.3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1] - 监管的国际货运航班超过1万架次,使该口岸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跻身“万架次俱乐部”的航空口岸 [1] - 监管的国际货邮量从2019年的33.79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7.16万吨,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五、中西部第一 [2] 货物结构优化与产业吸引力 - 出口货物结构从过去的服装、小商品为主,优化升级为以精密仪器、生鲜冷链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流 [2] - 高效的通关能力(如使用移动单兵设备可在30分钟内完成货物查验放行)吸引了速卖通、希音、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以及赛峰短舱等高端制造企业落户 [2] 运营模式与区域经济影响 -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双枢纽”模式成功复制至布达佩斯、吉隆坡等地,今年前三季度监管的“双枢纽”货邮量达13.5万吨,约占全部国际货邮量的30% [3] - 该空中通道成为区域融入全球经贸的强劲引擎,带动河南省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高于全国14.7个百分点 [3] 政策与设施支持 - 为支撑高位运行的货运量,海关部门推出了24个专项方案和274条具体措施以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2] - 该口岸的发展是响应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政策导向的体现 [1]
陕西自贸试验区结出高水平开放硕果
陕西日报· 2025-10-23 08:35
口岸营商环境与陆港建设 - 实施“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使跨境电商货物查验免去重新掏箱步骤,节省成本并提高发运效率[1] - 通过“跨境出口统一版+西安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辅助系统”优化监管流程,截至今年9月监管跨境电商商品货值9.34亿元[1] - “先入区、后检测”模式用于进境粮食,大幅缩短滞港时间并节省仓储费用,1月至9月有3000吨乌兹别克斯坦绿豆通过中欧班列(西安)进境[2] 通关效率与企业成本 - 快速监管模式使公司超过四分之一的货物通关,每个集装箱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节省成本3800余元,通关时间缩减4至5小时[2] - 打造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实现智能核验通关,“铁路运输舱单归并”创新做法在全国复制推广[2] - 制度创新成果显著,40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62项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1]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抓手,实施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推动科创成果、企业和产业在自贸试验区落地[3] - 通过科技经纪人提供全流程服务,包括协助初创企业选择研发场地、对接市场寻找下游客户[4] -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力,推动省市级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涌现[4] 贸易成效与经济贡献 - 截至今年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8万亿元[5] - 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5] - 自贸试验区正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全面推进、提质跃升”,未来将探索更高水平开放和更大力度改革[5]
从仓储、航运、软件等多领域亮眼“成绩单” “数”读经济韧性与活力
央视网· 2025-10-10 12:05
仓储行业运行情况 - 9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49.6%,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仓储业务活动有所回升[1][3] - 新订单指数为51%,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其中有色金属、矿产品、医药等品种需求旺盛[5] - 设施利用率指数为51%,钢材、有色金属、农副产品、棉麻等品种的设施利用率指数高于50%[5]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且保持较高水平,企业员工指数明显回升,显示企业对未来预期乐观[5] - 三季度仓储指数均值为49.7%,比2024年同期均值回升0.9个百分点,显示行业韧性提高[7] 国际航空货运发展 - 截至9月30日,2025年全国共新开169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352个[6][12] - 9月份全国新开17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每周增加超过46个往返航班[9] - 新开航线航向结构为亚洲航线81条、欧洲航线66条、北美洲航线15条、大洋洲航线3条、南美洲航线2条、非洲航线2条[11] - 货运货物主要包括跨境电商货物、高端制造业货物、高附加值货物、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鲜货物等[1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软件业务收入96409亿元,同比增长12.6%[14][16] - 软件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软件业务出口404.4亿美元,同比增长6.4%[16] - 软件产品收入实现两位数稳定增长,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1.9%[18]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行业收入近七成[18]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大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21] - 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21] - 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中小企业利润总额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近三分之二,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增速较快[21] - 8月份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1.9%,连续17个月处于扩张区间[23] - 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4%[25] - 已遴选101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动4.5万家中小企业转型改造,推出数字化技术产品1万余项[27]
专访丨航空“双枢纽”加速马中合作——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
新华网· 2025-09-25 13:13
新华社吉隆坡9月25日电 专访|航空"双枢纽"加速马中合作——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 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 李文哲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马中两国共同打造的郑州-吉隆坡航空"双枢 纽",是两国经贸合作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战略项目,不仅助推经贸增长与产 业协同,还为东盟与中国搭建了更加快捷、高效的联通渠道。 由马中双方共同主办的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日前在吉隆坡国际机场举行。陆兆福 在活动期间受访时表示,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通过"双枢纽"合 作模式,马中两国航空货运将进一步拓展,实现互利共赢。 陆兆福指出,吉隆坡地处东南亚十字路口,可与亚太、中东及全球市场实现无缝对接;郑州作为中国内 陆航空与物流枢纽,不仅连接中国庞大的国内交通网络,还衔接中欧班列等国际通道。两地枢纽优势互 补,通过共享运力和资源,共同打造覆盖"东盟-中国-全球"的多向物流生态系统。这一模式将两大机场 从区域节点提升为全球性枢纽,增强全球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性、韧性和竞争力。 "这种以共同发展目标为驱动的合作模式,将航空物流定位为贸易流动 ...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空中丝路”助力马打造区域货运枢纽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01:34
航空货运合作进展 - 马来西亚与中国郑州建立航空货运双枢纽 以郑州为中国物流分拨中心 以吉隆坡为东南亚货物集疏中心 [1] - 吉隆坡-郑州航线从每周3班增至每周10班 货运量大幅成长 [1] - 马来西亚考虑增开吉隆坡及其他城市与河南间航班 简化通关程序支持双枢纽合作 [1] 货运量增长数据 - 2024年1-8月郑州-吉隆坡航空货运量达2024年全年总量的5倍 [1] - 同期榴莲运输量为2024年全年的3.3倍 [1] - 郑州空空中转至全中国的鲜食榴莲量为2024年的29倍 [1] 货物类型与流向 - 中国跨境电商货物 电子产品 工业品通过货运航线持续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1] - 马来西亚计划成为中国产品转运往东盟国家的枢纽 [1] 未来合作方向 - 共同构筑空中物流大通道 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 [2] - 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 谋划两地航空产业发展基地 [2]
广西3案例入选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
广西日报· 2025-09-18 11:03
边境口岸出入境车辆边检快捷通关查验模式中,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联合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 总站,对提前备案的出入境车辆和驾驶员实施远程自动读取、"生物比对+智能分析"查验识别做法,实 现"一次备案+无感核验"。通过数据交互机制,货运代理公司向广西凭祥综保区申报的信息一键同步提 交至边检快捷通关系统,实现"一单两报、线上申报",大幅缩减通关时间。改革后,单台车辆查验时间 缩短至15秒左右,效率提升约75%。该模式每天为企业节省6小时人工申报时长,每年为口岸已备案的 144家货运代理企业节约成本共计6000余万元。 出口跨境电商货物海关监管与铁路安检平行作业模式中,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联合南宁邮局海 关运用顺势监管和平行作业理念,通过完善监管场所设施、建立铁路混装跨境电商重点物品清单、优化 查验作业流程等创新举措,实现海关监管与铁路安检"同场平行、结果协同"。改革后,企业通关时间缩 短0.5天,节省吊柜费600元/柜,显著提升了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刘冬莲) 9月15日,商务部正式公布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29个"最佳实践案例",广西自贸试验区3项案例入 选,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这3个入选案例分别为:船载新能源 ...
多领域活力数据折射经济强大韧性与潜力
央视网· 2025-09-08 08:53
零售业景气指数 - 9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达50.6%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创近8个月新高 [1][3] 航空货运与物流 - 8月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5条 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30个 [4][6] - 前8个月累计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52条 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300个 [6] - 新开航线以亚洲76条和欧洲55条为主 北美洲14条 [6] - 货物结构以跨境电商 高端制造业 高附加值及电子产品为主 [6] - 8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05.1点 环比回升0.01% 同比回升0.8% [8] 轻工业运行 - 前7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8] - 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 利润7601.1亿元 [8]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4% 占社零总额17.4% [10]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动自行车 洗衣机 空调产量分别增长33.2% 9.4% 5.1% [10] - 轻工商品出口535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占全国出口总额25.1% [12] - 21个大类行业中11个保持出口增长 [12] - 主要行业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制造业增速 [13] 外资与对外开放 - 广东前7个月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 同比增长32.7% [12] - 广东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6.7亿元 同比增长8.2% [15]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广东外资总额29.1% [15] - 广东推进重大外资项目 包括赛威百亿级智能制造基地和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 [16] - "十四五"期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增19个 总数达174个 实现全国全覆盖 [18]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不足万分之一国土面积贡献全国五分之一进出口总值 [15] - 河南 四川 重庆等中西部省市外贸增速迅猛 特殊区域进出口值占本地外贸一半以上 [15] - 2024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较2020年增长超30% [15]
上海市首个航空前置货站试运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7:33
行业动态 - 上海市首个航空前置货站松江综保区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 [1] - 首票货值约1 6万美元 总重量1 4吨的跨境电商货物顺利完成验放手续 [1] - 货物从松江综合保税区发运至浦东国际机场装机出运 [1]
从制造、消费、运输、税务等多领域重磅数据 “数”读经济加力发展动力强劲
央视网· 2025-07-02 13:44
电子信息制造业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同期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高4.8个和1.6个百分点 [1] - 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49万亿元(同比+9.4%),利润总额2162亿元(同比+11.9%)[3] 航空货运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17条,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233个 [6] - 航线结构以亚洲(54条)、欧洲(45条)为主,货物以跨境电商、电子产品、汽车配件为主 [8] 轻工业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营业收入9.27万亿元 [9] - 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超3.5万亿元(同比+11.9%),家具类(+21.4%)、家电类(+30.2%)增长显著 [9] - 轻工商品出口3732.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25% [11] 新质生产力 - 2024年数字经济、高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97万亿元,总营收同比+7.1%,利润总额+5.2% [13] 基建与交通 - 国产飞机C909首次载旗执飞国际商业航班(呼和浩特-乌兰巴托航线)[17] - 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世界在建最长桥梁,全长172.9公里)首座斜拉桥合龙 [18][19] 电影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292.31亿元(同比+22.91%),国产影片票房266.37亿元(同比+38.64%)[21]
每天有约200万颗荔枝经鄂州花湖机场运往全国
中国民航网· 2025-06-19 19:46
航空物流网络建设 - 鄂州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2条,其中国内货运航线58条,国际货运航线44条,通达亚洲15国、欧洲10国、美洲4国、非洲1国 [2][9] - 机场1.5小时航程覆盖全国90%主要经济体,区位优势显著 [7] - 2024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86.5万吨,较2023年24.5万吨增长253%,全球排名从第16位跃升至第5位 [10] 生鲜物流时效性突破 - 开通4条"荔枝航线",每日运输近50吨荔枝,自5月中旬累计运输量突破1000吨 [3] - 鲜花跨境运输实现1.35万公里次日达,单次运输量达1100公斤云南鲜花至迈阿密 [4][7] - 采用温度监测系统和SOP标准作业流程,缩短中转停留时间保障鲜度 [6][7] 临空产业集群发展 - 累计引进225个亿元以上临空产业项目,包括25个制造业项目和5个投用产业园 [8] - 九州通沃田国际供应链中心项目聚焦医药物流,实现智能化管理 [8] - 中实物流投资2亿元建设国际航空货运中心,规划1万平方米站房带动跨境电商等产业发展 [8] 全球供应链枢纽升级 - 从"综合货运枢纽"向"全球供应链枢纽"转型,货机可直达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9][10] - 运输品类扩展至电子产品、机械零配件、跨境电商货物等高附加值商品 [10] - 形成覆盖生鲜、医药、高端装备的多维度物流解决方案 [2][7][8]